一种带轴向预热器的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1290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30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轴向预热器的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管板,管板上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一端与一次侧入口连通,另一端与一次侧出口连通,管板上在换热管的外侧环设有一次围筒,管板上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将一次围筒内部分隔成冷支路和热支路,管板上在冷支路的外侧设置有二次围板,一次围筒的下部在隔离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通孔,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湿蒸汽出口,壳体上设置有与湿蒸汽出口连接的二次侧热端入口和二次侧冷端入口,二次侧热端入口与热支路配合,二次侧冷端入口与冷支路配合,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二次侧冷端入口配合的给水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标准蒸汽发生器导致压力壳内介质的预热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强化传热
,具体涉及一种带轴向预热器的蒸汽发生器
技术介绍
标准蒸汽发生器(SG)的原理是:进入SG的给水与位于给水环上面的分离器与干燥器的再循环水相混合,随后,混合水流入压力围板和管束围板之间,直到管板;然后这种混合水以360°角的扇形面同时流入热支路面和冷支路面的管束。现有的标准蒸汽发生器(SG)导致压力壳内介质的预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轴向预热器的蒸汽发生器,解决现有的标准蒸汽发生器导致压力壳内介质的预热效果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轴向预热器的蒸汽发生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管板,管板上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一端与一次侧入口连通,另一端与一次侧出口连通,所述管板上在换热管的外侧环设有一次围筒,所述管板上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将一次围筒内部分隔成冷支路和热支路,所述管板上在冷支路的外侧设置有二次围板,所述一次围筒的下部在隔离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通孔,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湿蒸汽出口,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湿蒸汽出口连接的二次侧热端入口和二次侧冷端入口,所述二次侧热端入口与热支路配合,所述二次侧冷端入口与冷支路配合,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二次侧冷端入口配合的给水口。标准蒸汽发生器(SG)在产生可利用的蒸汽的同时,产生湿蒸汽,湿蒸冷凝后形成饱和水再回流利用形成再循环水,再循环水与给水混合后流入压力围板和管束围板之间,直到管板; 由于现有的标准蒸汽发生器(SG)内,没有根据换热管两侧温度的不同进行区分,进而在循环水和给水混合后全部与标准蒸汽发生器(SG)内部的水混合,这样一导致将原有温度较高的水介质的温度降低,进而导致预热效果差,蒸汽产生较为缓慢。本专利技术所述壳体具体是指一种压力容器罐,所述换热管具体是指一种热流体流通的管道,其与一次侧入口连通的一端通入热流体,热流体在壳体内将热量传递给壳体内的水介质后,由一次侧出口排出加热后由进入换热管,所述一次围筒具体是指将换热管与水介质隔开的结构,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使一次围筒外侧的水介质进入到其内侧,次围筒的设置能够避免再循环水喝给回直接与换热管接触;所述隔离板的底部与管板连接相对称的2个侧壁与一次围筒的内侧连接,所述热支路具体是指换热管进入热流体的一端周围区域;所述冷支路具体是指换热管热流体流出的一端周围区域;所述二次围板具体是指一种半圆弧状的结构,其作用是与一侧围筒之间形成导入从二次侧冷端入口进入的再循环水和给水的通道,在壳体与一侧围筒之间形成导入从二次侧热端入口进入的再循环水通道,进而避免从二次侧冷端入口进入的再循环水和给水与从二次侧热端入口进入的再循环水在壳体内混合;所述一次侧入口具体是指热流体进入换热管的结构,所述一次侧出口具体是指热流体流出换热管的结构;所述二次侧冷端入口具体是指温度较低的在循环水流入壳体内的结构,所述二次侧热端入口具体是指温度较高的在循环水流入壳体内的结构;为使蒸汽发生器的效果最佳化,只用少量再循环水同给水相混合;其余再循环水直接流入返回热支路;所述二次侧冷端入口和二次侧热端入口优选设置在与换热管顶端配合的位置。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相互配合的一次围筒、二次围板和隔离板,在一次围筒内形成热支路和冷支路,通过设置二次侧冷端入口和二次侧热端入口,将从湿蒸汽出口出来的再循环水分成温度较高的热部分和冷部分,热部分由二次侧热端入口进入到热支路,冷部分由二次侧冷端入口进入到冷支路,如此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再循环水的余热,温度较高的再循环水在热支路能够快速的蒸发产生蒸汽,提高预热效果。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在水介质、蒸汽介质和流体介质中,工作参数为一次侧压力为0.1~15.0MPa,温度为5~342℃;二次侧压力为0.1~10.0MPa,温度5~311℃;本专利技术无运动部件,具有结构简单、质量小、成本低、耐磨、耐腐蚀、结构部件易更换、适应参数范围广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条件:整个带轴向预热器的蒸汽发生器安装在一个环形支架上,与回路连接方便,便于试验人员操作;带轴向预热器的蒸汽发生器的一次侧和二次侧都采用槽隼法兰连接,拆装方便。本专利技术具有拆装方便,使用灵活,能承受住较宽的压力和温度范围,并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的特点。应用对象:在带轴向预热器SG相关试验中可以应用,以及在常规的SG试验中也能应用。并且,本专利技术重新设计了一种带轴向的蒸汽发生器,省去了SG模拟体原有的汽水分离器和干燥器,这样就把SG模拟体的高度降低至少40%,体积缩小至少50%。本专利技术不仅结构简单、部件少、质量轻、性能可靠、检修维护方便,可以应用于带轴向预热器SG的各种试验,还能在经过简易改造后进行各种SG强化传热对比试验。进一步地,换热管的数量按照热负荷试验规模和换热面积缩小比例确定,至少设置有2个,相邻换热管之间通过隔板连接。这样可以确保蒸汽发生器试验模拟的有效性。进一步地,换热管为U形管。进一步地,一次围筒的高度高于换热管的高度。如此结构使冷热在循环水不会提前发生混合,从而进一步确保蒸汽发生器试验模拟的有效性。进一步地,二次侧热端入口为圆管,所述二次侧冷端入口由若干排水管组成,所述排水管穿过设置在给水口处的给水环。再循环水流经各个排水管,给水由给水环上通孔排出,由于排水管与水环上的通孔间隔设置,使得具有一定温度在再循环水与给水分配更加均匀。进一步地,排水管为J形管,所述J形管的弯曲部为再循环水的进端。所述J形管具体设置排水的形状似J形,在循环水由J形管的弯曲部流向直管部。进一步地,湿蒸汽出口的湿蒸汽通过屏蔽泵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进入二次侧热端入口,另一部分进入二次侧冷端入口。具体是指在二次侧热端入口处上设置一个使用温度较高的湿蒸汽的屏蔽泵,在二次侧冷端入口设置一个使用温度较低的湿蒸汽的屏蔽泵。所述屏蔽泵为现有技术,是能够驱动不同温度的流体循环起来的循环泵。进一步地,管板的下端设置有与换热管配合的缓冲罐,缓冲罐内部通过挡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与一次侧入口连通,另一部分与一次侧出口连通。热流体进入换热管之前,在进入到缓冲罐内进行缓冲,有利于保护换热管在巨大的压力冲击下受损。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相互配合的一次围筒、二次围板和隔离板,在一次围筒内形成热支路和冷支路,通过设置二次侧冷端入口和二次侧热端入口,将从湿蒸汽出口出来的再循环水分成温度较高的热部分和冷部分,热部分由二次侧热端入口进入到热支路,冷部分由二次侧冷端入口进入到冷支路,如此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再循环水的余热,温度较高的再循环水在热支路能够快速的蒸发产生蒸汽,提高预热效果。2、本专利技术重新设计了一种带轴向的蒸汽发生器,省去了SG模拟体原有的汽水分离器和干燥器,这样就把SG模拟体的高度降低至少40%,体积缩小至少50%。3、本专利技术重新设计了一次围筒的高度,使冷热在循环水不会提前发生混合,从而进一步确保蒸汽发生器试验模拟的有效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带轴向预热器的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带轴向预热器的蒸汽发生器内的蒸汽流向示意图;图3是带轴向预热器的蒸汽发生器内热流体的流向示意图;图4是带轴向预热器的蒸汽发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轴向预热器的蒸汽发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轴向预热器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管板(4),管板(4)上设置有换热管(5),换热管(5)一端与一次侧入口(12)连通,另一端与一次侧出口(13)连通,所述管板(4)上在换热管(5)的外侧环设有一次围筒(2),所述管板(4)上设置有隔离板(6),所述隔离板(6)将一次围筒(2)内部分隔成冷支路(18)和热支路(17),所述管板(4)上在冷支路(18)的外侧设置有二次围板(3),所述一次围筒(2)的下部在隔离板(6)的两侧均设置有通孔,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湿蒸汽出口(1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与湿蒸汽出口(11)连接的二次侧热端入口(14)和二次侧冷端入口(15),所述二次侧热端入口(14)与热支路(17)配合,所述二次侧冷端入口(15)与冷支路(18)配合,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与二次侧冷端入口(15)配合的给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轴向预热器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管板(4),管板(4)上设置有换热管(5),换热管(5)一端与一次侧入口(12)连通,另一端与一次侧出口(13)连通,所述管板(4)上在换热管(5)的外侧环设有一次围筒(2),所述管板(4)上设置有隔离板(6),所述隔离板(6)将一次围筒(2)内部分隔成冷支路(18)和热支路(17),所述管板(4)上在冷支路(18)的外侧设置有二次围板(3),所述一次围筒(2)的下部在隔离板(6)的两侧均设置有通孔,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湿蒸汽出口(1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与湿蒸汽出口(11)连接的二次侧热端入口(14)和二次侧冷端入口(15),所述二次侧热端入口(14)与热支路(17)配合,所述二次侧冷端入口(15)与冷支路(18)配合,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与二次侧冷端入口(15)配合的给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轴向预热器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5)的数量按照热负荷试验规模和换热面积缩小比例确定,至少设置有2个,相邻换热管(5)之间通过隔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军郎雪梅徐建军彭兴建昝元锋白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