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医疗仪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体外反搏控制的智能化家用保健仪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心衰竭、冠心病、心绞痛、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的主要杀手,占总病死亡率63.5%。随着世界多数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心脑血管疾病易感人群急剧增加,如何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课题。根据我国卫生部发布的2000-2006《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这类疾病是导致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七年中一直处于前三位,不仅致残率高,死亡率也很高。一部分病人病情危重,经抢救脱险后又半身不遂、吞咽困难、失语或痴呆,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目前对此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血管再造、动脉搭桥以及血管内置气囊等。尽管此类方法见效快,疗效较为显著,但或存在药物反应、耐药性等问题,或因为介入性创伤手术存在大出血、感染以及其他后遗症风险。从1953年哈佛大学教授Kantrowitz提出反搏理论开始,经过纽约州立大学Soroff教授以及中山医科大学郑振声教授等不懈努力,体外反搏装置在过去50年中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和改进,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领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体外反搏控制的智能化家用保健仪,包括设备主体,以及置于该设备主体内的体外反搏控制系统;所述设备主体包括有显示面板、外界设备连接口、内置气泵及气泵连接口;所述内置气泵与气泵连接口密封连接;所述体外反搏控制系统包括心电信号采集模块、指脉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及优化控制模块;所述心电信号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心电信号,并将心电信号转化为数字心电信号;所述指脉信号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指脉信号,并将指脉信号转换为数字指脉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家用保健仪还包括腿部序贯式气囊组件、进气管及电磁阀;所述该腿部序贯式气囊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以及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的压力连接头;所述进气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体外反搏控制的智能化家用保健仪,包括设备主体,以及置于该设备主体内的体外反搏控制系统;所述设备主体包括有显示面板、外界设备连接口、内置气泵及气泵连接口;所述内置气泵与气泵连接口密封连接;所述体外反搏控制系统包括心电信号采集模块、指脉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及优化控制模块;所述心电信号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心电信号,并将心电信号转化为数字心电信号;所述指脉信号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指脉信号,并将指脉信号转换为数字指脉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化家用保健仪还包括腿部序贯式气囊组件、进气管及电磁阀;所述该腿部序贯式气囊组件包括压力传感器以及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的压力连接头;所述进气管将腿部序贯式气囊组件与设备主体上的气泵连接口密封贯通;所述电磁阀用于控制进气管的关断或导通;所述压力连接头与设备主体的外界设备连接口形成电连接,用于将压力传感器所感应到的腿部序贯式气囊组件内压力变化状态输送至设备主体;所述体外反搏控制系统还包括压力信号采集模块,该压力信号采集模块与设备主体的外界设备连接口形成电连接,并将所述压力传感器输送过来的压力变化状态采集后转化为数字压力信号;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数字心电信号和数字指脉信号进行处理,输出参考信息;所述优化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信息和数字压力信号,优化所述腿部序贯式气囊组件工作状态的控制参数,并根据优化后的控制参数输出用以调整腿部序贯式气囊组件及电磁阀、气泵工作状态的控制命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家用保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内置的散热风扇以及用于安装散热风扇的散热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家用保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用于安装干电池的电池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家用保健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设备固定装置,设置于设备主体的背侧,该设备固定装置可以相对与设备主体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化家用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嘉,张攀登,王首平,杨晓丹,辛阳,彭帅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