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杜鹃花容器苗专用栽培介质及其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28394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5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杜鹃花容器苗专用栽培介质,由草炭、绿化植物废弃物发酵产品、松鳞和黄沙组成,在栽培介质中,草炭占的体积比为20~30%,废弃物发酵产品占体积比为30~40%,松鳞占的体积比为30~40%,黄沙占的体积比为0‑10%。还提供了一种培育杜鹃花容器苗的方法,一个配制栽培介质的步骤;杜鹃花按照常规方法上盆,然后在根系的周围浇施菌根真菌液体菌剂,杜鹃花的株高为15‑20cm,花盆接种菌液10ml,接种后覆土养护;杜鹃花苗接种完成后,花盆撒施缓释颗粒肥,再进行养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促进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降低天然草炭的用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培养的杜鹃花容器苗株型更加丰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学领域,涉及一种杜鹃花,具体来说是一种杜鹃花容器苗专用栽培介质及其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杜鹃花(Rhododendron)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的统称。杜鹃花常开花繁茂,花色艳丽,观赏价值高,既是重要的盆栽花卉,也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花木,在花木市场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杜鹃花是根系细弱,苗木不宜裸根销售,地栽苗带土球销售会对土壤表土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容器苗培育是杜鹃花栽培的趋势。杜鹃花对栽培介质要求高,盆栽需使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偏酸性介质。传统的杜鹃花盆栽介质常用的有土栽培介质多使用黑山泥或红山泥,无土栽培介质多以草炭为主,也有使用以腐叶土为主的栽培介质。腐叶土因其收集较为困难,限制了盆栽杜鹃花的规模化生产。山泥作为栽培介质一是比较重,不利于运输,二是山泥的采挖会造成产地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山泥不是可大范围推广的栽培介质。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杜鹃花容器苗栽培介质仍是以纯草炭或者以草炭为主的无土介质。但草炭形成过程极其缓慢,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大量开采已经导致了草炭资源的极度匮乏,同时破坏了整个生态环境系统。我国地方政府、国家环保部环境保护部门、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等正在为保护中国的泥炭地生态地系统而共同行动。也就是说,草炭的开采已经收到相关法律和环保计划的保护和限制。因此,从经济和资源保护角度,杜鹃花容器苗栽培寻求其它替代或部分替代草炭的栽培介质已经势在必行。绿化植物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矿质元素和有机质,经堆肥发酵处理后可以替代草炭作为栽培介质使用。这样不但为城市固体废弃物找到了一种出路,而且可减少泥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又可降低育苗成本,可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但是在杜鹃花栽培介质中,废弃物的使用比例、关键性状的要求仍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确认。另外,杜鹃花是典型的菌根植物,人工接种菌根真菌对杜鹃花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可以提高杜鹃花根系吸收效率,尤其对硝态氮、复杂有 机态氮的吸收促进效果显著。目前杜鹃花菌根接种方法均是适用于组培苗接种的,盆栽苗接种缺少相关的技术资料参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杜鹃花容器苗专用栽培介质及其培育方法,所述的这种杜鹃花容器苗专用栽培介质及其培育方法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以草炭为主的无土介质栽培杜鹃花容器苗,导致草炭资源匮乏,破坏生态环境系统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杜鹃花容器苗专用栽培介质,由草炭、绿化植物废弃物发酵产品、松鳞和黄沙组成,所述的草炭占栽培介质的体积比为20~30%,所述的废弃物发酵产品占栽培介质的体积比为30~40%,所述的松鳞占栽培介质的体积比为30~40%,所述的黄沙占栽培介质的体积比为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绿化植物废弃物发酵产品符合《绿化植物废弃物处置和应用技术规程》(GB/T 31755-2015)相关规定,其中pH≤7.0,EC≤500μs/m。进一步的,所述的草炭中的纤维的长度为0-70mm,PH5.5-6.0,EC小于150μs/m。进一步的,所述的松鳞粉碎后自然堆放6个月以上,粒径≤15mm,pH5.0-6.0,EC≤150μs/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培育杜鹃花容器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鹃花容器苗专用栽培介质的配方配制栽培介质的步骤;2)将杜鹃花上盆,然后在根系的周围浇施菌根真菌液体菌剂,杜鹃花的株高为15-20cm,每L容量的花盆接种菌液10ml,接种后覆土,然后养护;所述的菌根真菌液体菌剂由保藏号为CGMCC No:6010的真菌菌株发酵而成;3)杜鹃花苗接种完成后,每L容量的花盆撒施缓释颗粒肥2-4g,所施缓释肥中的氮、磷、钾元素的质量比为15:9:12,每6个月施肥1次,再进行养护。进一步的,所述菌根真菌液体菌剂的制备方法为:保藏号为CGMCC No:6010的真菌菌株采用MEA固体培养基活化后,取菌落外围直径0.4~0.7mm的圆菌块,置于MEA液体培养基中,22℃-24℃,150转/min,10天黑暗培养,菌液摇好后,接种当天打碎,纯净水稀释1倍待用。进一步的,所述的圆菌块和MEA液体培养基的物料比为1~2粒:100mL。进一步的,所述的MEA培养基由麦芽提取物、胰蛋白胨和葡萄糖组成,麦芽提取物、胰蛋白胨和葡萄糖的质量比为20g:1g:20g,pH值为4.8-5.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菌根真菌菌株(OBJF31菌株),其分类命名为Oidiodendron sp.,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中,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12年4月20号,保藏号为CGMCC No:6010。上述菌株的相关内容在专利号为2012102108952的文献中有记载,在此不再赘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绿化植物废弃物的发酵产品为主要成分的杜鹃花容器苗的栽培基质和菌根接种方法,使用该栽培基质可以大大降低草炭的使用量,便于工厂化生产,性状稳定,同时避免了草炭基质表面易于结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培育杜鹃花容器苗的方法,填补了杜鹃花容器苗接种方法和剂量的技术空白,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栽培介质及培养方法,杜鹃花盆栽株型丰满、质量提高,成本降低,且养护更加方便。本专利技术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在杜鹃花容器苗培养中使用本专利技术可促进绿化废弃物循环利用,降低天然草炭的用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培养的杜鹃花容器苗株型更加丰满,是一种方便节约环保的杜鹃花容器苗培育方法。本专利技术可用于杜鹃花容器苗的生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杜鹃花容器苗专用栽培介质,由草炭、绿化植物废弃物发酵产品、松鳞和黄沙组成,所述的草炭占栽培介质的体积比为20~30%,所述的废弃物发酵产品占栽培介质的体积比为30~40%,所述的松鳞占栽培介质的体积比为30~40%,所述的黄沙占栽培介质的体积比为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绿化植物废弃物发酵产品符合《绿化植物废弃物处置和应用技术规程》(GB/T 31755-2015)相关规定,其中pH≤7.0,EC≤500μs/m。进一步的,所述的草炭中的纤维的长度为0-70mm,PH5.5-6.0,EC小于150μs/m。进一步的,所述的松鳞粉碎后自然堆放6个月以上,粒径≤15mm,pH5.0-6.0,EC≤150μs/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培育杜鹃花容器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一个根据上述的杜鹃花容器苗专用栽培介质的配方配制栽培介质的步骤;2)杜鹃花按照常规方法上盆,然后在根系的周围浇施菌根真菌液体菌剂,杜鹃花的株高为15-20cm,每L容量的花盆接种菌液10ml,接种后覆土,按照容器苗常规方法养护;所述的菌根真菌液体菌剂由保藏号为CGMCCNo:6010的真菌菌株发酵而成;3)杜鹃花苗接种完成后,每L容量的花盆撒施缓释颗粒肥2-4g,所施缓释肥的氮、磷、钾元素的质量比为15:9:12,每6个月施肥1次,其它养护管理按照常规方法执行。进一步的,所述菌根真菌液体菌剂的制备方法为:保藏号为CGMCC No:6010的真菌菌株采用MEA固体培养基活化后,取菌落外围直径0.4~0.7mm的圆菌块,置于MEA液体培养基中,22℃-2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杜鹃花容器苗专用栽培介质,其特征在于:由草炭、绿化植物废弃物发酵产品、松鳞和黄沙组成,所述的草炭占栽培介质的体积比为20~30%,所述的废弃物发酵产品占栽培介质的体积比为30~40%,所述的松鳞占栽培介质的体积比为30~40%,所述的黄沙占栽培介质的体积比为0‑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杜鹃花容器苗专用栽培介质,其特征在于:由草炭、绿化植物废弃物发酵产品、松鳞和黄沙组成,所述的草炭占栽培介质的体积比为20~30%,所述的废弃物发酵产品占栽培介质的体积比为30~40%,所述的松鳞占栽培介质的体积比为30~40%,所述的黄沙占栽培介质的体积比为0-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杜鹃花容器苗专用栽培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绿化植物废弃物发酵产品符合《绿化植物废弃物处置和应用技术规程》(GB/T 31755-2015)相关规定,其中pH≤7.0,EC≤500µs/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杜鹃花容器苗专用栽培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草炭中的纤维的长度为0-70mm,PH5.5-6.0,EC小于150µs/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杜鹃花容器苗专用栽培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松鳞粉碎后自然堆放6个月以上,粒径≤15mm,pH5.0-6.0,EC≤150µs/m。5.一种培育杜鹃花容器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鹃花容器苗专用栽培介质的配方配制栽培介质的步骤;将杜鹃花上盆,然后在根系的周围浇施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英张杰黄军华高建红顾海燕尹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