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的光伏光热装置无法在实现高光伏效率和高集热效率的同时又获得较高温度的集热介质,问题在于集热效率随着集热介质的温度不断提高会逐渐下降,因为集热介质温度越高,会造成太阳能集热装置工作在较高的温度,其向环境的散热损失就会增大。对于太阳能光伏利用,众多研究表明,多晶硅电池的电效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工作温度每降低1℃,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平均可提高0.4%~0.5%,所以若能大幅度的降低光伏电池温度对于提高光伏效率有显著意义。由此可见,为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必须尽可能降低光伏电池温度,但是这种途径不利于太阳能的高品位热利用,要满足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于获得较高温度集热介质的愿望,通常需要再通过电辅热加热方式。所以要提高集热效率和光伏效率,就必须实现低温集热和光伏电池的良好冷却,这就不可避免地以牺牲集热介质的温度为代价,从而无法获得较高温度的集热介质。基于此,若能实现高光伏效率和高集热效率的同时又获得合适温度的集热介质对于太阳能的高效利用并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就具有显著意义。专利CN104848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PC光伏集热一体化装置(1)、支架(2)、循环泵(5)和换热管(6),所述CPC光伏集热一体化装置(1)出口端经第一阀门(3)与换热管(6)进口端连接,换热管(6)出口端通过循环泵(5)经第二阀门(4)与CPC光伏集热一体化装置(1)进口端连接,所述CPC光伏集热一体化装置(1)安装在支架(2)上,所述换热管(6)的内部有蓄热介质,所述蓄热介质按质量分数计,硝酸钠30%~50%、氯化钠10%~20%、正十二醇10%~20%、羧甲基纤维素1%~2%、硼砂1%~3%、余量为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PC光伏集热一体化装置(1)、支架(2)、循环泵(5)和换热管(6),所述CPC光伏集热一体化装置(1)出口端经第一阀门(3)与换热管(6)进口端连接,换热管(6)出口端通过循环泵(5)经第二阀门(4)与CPC光伏集热一体化装置(1)进口端连接,所述CPC光伏集热一体化装置(1)安装在支架(2)上,所述换热管(6)的内部有蓄热介质,所述蓄热介质按质量分数计,硝酸钠30%~50%、氯化钠10%~20%、正十二醇10%~20%、羧甲基纤维素1%~2%、硼砂1%~3%、余量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CPC光伏集热一体化装置(1)与换热管(6)进口端之间还设有热电制冷片(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介质,按质量分数计,硝酸钠35%~45%、氯化钠12%~18%、正十二醇12%~16%、羧甲基纤维素1.2%~1.8%、硼砂1.2%~2.5%、余量为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介质,按质量分数计,硝酸钠38%~42%、氯化钠14%~16%、正十二醇13%~15%、羧甲基纤维素1.4%~1.6%、硼砂1.5%~2%、余量为水。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龙,张宇,滕诣迪,张励,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