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磁悬浮离心压缩机正常运行时,电磁轴承、电机在通电状态下均会发热,其中,电机为主要发热元件,电磁轴承相对电机来说,发热量要小,但如果这些热量不及时带走,电磁轴承、电机的线圈温度就会不断升高,磁场特性就会改变,压缩机性能会大大下降,当线圈温度高于线圈绝缘的极限值时,将导致线圈绝缘损坏,压缩机无法正常运行。为了保证压缩机正常运行,需要对电机和电磁轴承进行冷却。目前的冷却方式为分别对电机以及各个电磁轴承进行独立冷却,即前电磁轴承冷却流道、电机冷却流道和后电磁轴承冷却流道分别进行独立进液,导致离心机组外部冷却管路较多、美观性较差、装配效率低、成本较高。另外,由于管路接口较多,导致机组漏点多,安全可靠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接管路少、外形美观、装配效率高、漏点少的压缩机及空调器。为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缩机,包括:转轴;分别支撑所述转轴两端的第一电磁轴承组件和第二电磁轴承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电磁轴承组件和所述第二电磁轴承组件冷却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3);分别支撑所述转轴(3)两端的第一电磁轴承组件和第二电磁轴承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电磁轴承组件和所述第二电磁轴承组件冷却的电磁轴承冷却流道;其中,所述电磁轴承冷却流道包括第一入口流道(41)以及由所述第一入口流道(41)分支出的第一冷却流道单元(42)和第二冷却流道单元(43),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单元(42)延伸至所述第一电磁轴承组件处,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单元(43)延伸至所述第二电磁轴承组件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3);分别支撑所述转轴(3)两端的第一电磁轴承组件和第二电磁轴承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电磁轴承组件和所述第二电磁轴承组件冷却的电磁轴承冷却流道;其中,所述电磁轴承冷却流道包括第一入口流道(41)以及由所述第一入口流道(41)分支出的第一冷却流道单元(42)和第二冷却流道单元(43),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单元(42)延伸至所述第一电磁轴承组件处,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单元(43)延伸至所述第二电磁轴承组件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壳体(1)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入口(11),所述第一入口(11)沿径向向内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入口流道(41),所述第一入口流道(41)在所述壳体(1)的侧壁内分别向壳体(1)的两端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单元(42)和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单元(43)的部分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包括与所述转轴(3)连接的转子(21)以及套于所述转子(21)外周的定子(22);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单元(42)的出口朝向所述电机,和/或,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单元(43)的出口朝向所述电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轴承组件包括第一电磁径向轴承(5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电磁径向轴承(51)与所述电机之间的第一防干扰装置(52),所述第一防干扰装置(52)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单元(42)的出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轴承组件还包括第一隔板(53),所述第一电磁径向轴承(51)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53)与所述第一防干扰装置(52)之间,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53)上的第一隔板通孔(53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53)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隔板通孔(531),多个所述第一隔板通孔(531)均与所述第一电磁径向轴承(51)的线圈位置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轴承组件包括第二电磁径向轴承(6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电磁径向轴承(61)与所述电机之间的第二防干扰装置(62),所述第二防干扰装置(62)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单元(43)的出口。8.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增岳,钟瑞兴,陈玉辉,蒋楠,刘建飞,蒋彩云,周义,雷连冬,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