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茶林调查样地标准株的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24395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1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茶林调查样地标准株的确定方法,包括样地选择、检尺、分级和确定标准株的工序,根据所选择油茶林的面积及种植株行距,确定所选择的样地面积,分别对样地里的每一株油茶的株高、冠幅、分枝/从和结果量进行检尺,并记录,然后进行分级,将处于中间等级的植株筛选出来,即为油茶标准株。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准确、直观确定油茶林标准地内的标准株,选择出能够代表油茶林标准地内油茶整体水平的标准株,不仅为深入开展油茶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也是油茶理论方法研究的有益补充;而且为油茶产业健康、协调发展奠定基础,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森林培育
,涉及一种油茶林调查样地标准株的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属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原产于中国南方亚热带地区,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绿色食用植物油料。广西是我国油茶传统产区和主产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分布广泛。自然分布种类有普通油茶、小果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陆川油茶、博白大果油茶、宛田红花油茶、南荣油茶等。全区14个市、109个县(区)中有11个市、75个县(区)有油茶分布,其中种植面积大于10万亩的县(区)有20个。油茶作为高品质的食用油近年来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油茶产业发展已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油安全。近年来,在国家、自治区的政策支持下,油茶产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对于油茶产业的科技攻关不再停留在追求产量的单一层面上,油茶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同发展问题成为油茶科技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在油茶科研、生产实践中,开展本底数据调查及相关的生态学方面研究时,通常需要进行标准地调查及标准木筛选。与用材林不同,一方面油茶树体结构复杂,另一方面油茶属于果树还存在着果实量的问题。但是,国内外至今对油茶林调查样地标准木的筛选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这对油茶的科研工作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准确、直观地确定油茶林标准地内的标准株为目标,操作方便的油茶林调查样地标准株的确定方法,选择出能够代表油茶林标准地内油茶整体水平的标准株。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茶林调查样地标准株的确定方法,主要操作步骤如下:(1)样地选择:根据所选择油茶林的面积及种植株行距,确定所选择的样地面积;(2)检尺:分别对样地里的每一株油茶的株高、冠幅、分枝/从和结果量进行检尺,并记录;(3)分级:将株高、冠幅、分枝/从和结果量所测定获得的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分级;(4)确定标准株:按照等级分类,将处于中间等级的植株筛选出来,即为油茶标准株。以上所述的样地的面积为15m*20m-20m*30m;所述的样地为相对健康,无病虫害的林分。以上步骤(2)所述的株高的检尺方法为用测高器或硬卷尺从树体基部开始测量直至顶端的直立高度,记录;所述的冠幅的检尺方法是用硬卷尺按照东西、南北方向测定枝条伸展的最边缘,记录,冠幅面积(m2)=东西(m)*南北(m);所述的分枝/从的检尺方法是通过肉眼观察植株的分枝/从数,记录;所述的结果量的检尺方法是通过常规的标准枝法来确定结果情况,记录果实个数。以上所述的结果量的检尺是以油茶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特性为划分基础,并根据油茶的生产实际,将结果量分为两个时期,即无果期(幼林)和果实期(成林);选择在无果期(幼林)检尺,结果量为0 ;选择在果实期(成林)检尺,结果量按实际标准枝法观察计算。以上步骤(3)所述的分级的方法是根据样地检尺的整体水平确定分级的等级水平,株高、冠幅、分枝/丛及结果量的分级的等级水平要保持一致对应,即分有相同数量的等级。结果量选择在无果期(幼林)检尺时,结果量为0,由于结果量为0是因为调查时期的选择,此时结果量不作为分级指标,即选择在无果期(幼林)检尺时,结果量不分级。以上步骤(4)所述的中间等级的植株数量大于所需要的油茶标准株的数量时,则在该等级内重复步骤(3)和步骤(4),继续进行分级筛选,直至确定标准株。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能够准确、直观确定油茶林标准地内的标准株,选择出能够代表油茶林标准地内油茶整体水平的标准株,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对油茶的实地试验研究有较强的操作指导作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2、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对实施人员要求不高,减轻了工作人员收集试验数据时的工作负担,提升了工作效率。3、本专利技术针对油茶的特性开展筛选标准株的方法研究,不仅为深入开展油茶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也是油茶理论方法研究的有益补充;而且为油茶产业健康、协调发展奠定基础,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2014年8月,在岑溪市软枝油茶种子园1林班6小区对该片油茶林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按照先检尺、分级,后确定标准株的技术路线,具体的操作是:该林班油茶林龄5年,株行距为2m*3m,样地面积为20m*20m,样地内有油茶64株,样地内的油茶基本健康,无病虫害。然后进行检尺,分别对样地里的每一株油茶的株高、冠幅、分枝/从和结果量进行检尺,并记录。株高的检尺方法为用测高器或硬卷尺从树体基部开始测量直至顶端的直立高度,记录;冠幅的检尺方法是用硬卷尺按照东西、南北方向测定枝条伸展的最边缘,记录,冠幅面积(m2)=东西(m)*南北(m);分枝/从的检尺方法是通过肉眼观察植株的分枝/从数,记录;结果量的检尺方法是通过常规的标准枝法来确定结果情况,记录果实个数。由于该林班油茶尚处于幼林期,管理强度中等,植株长势相对均匀,按照观察计算结果,并结合该片油茶林的实际生长情况,将株高按照Ⅰ、Ⅱ、Ⅲ顺序分为三级;将冠幅按照Ⅰ、Ⅱ、Ⅲ顺序分为三级;将分枝/从按照Ⅰ、Ⅱ、Ⅲ顺序分为三级。该林班油茶处于幼林期,即为无果期,结果量记为0,由于无果期(幼林)结果量为0是因为调查时期的选择,此时结果量不作为分级指标。该样地中的株高、冠幅和分枝/丛的分级的等级水平保持一致对应,将该样地分为3级,因此,其中第Ⅱ级的20株油茶可以作为该样地的标准株,基本可以代表该1林班6小区的平均生长水平。实施例2:2015年3月,在岑溪市软枝油茶种子园67林班对该片油茶林进行基本生长量的调查。按照先检尺、分级,后确定标准株的技术路线,具体的操作是:该林班油茶林龄39年,株行距为2.5m*3m,确定样地面积为20m*30m,样地内有油茶89株,样地内的油茶基本健康,无病虫害。然后进行检尺,分别对样地里的每一株油茶的株高、冠幅、分枝/从和结果量进行检尺,并记录。株高的检尺方法为用测高器或硬卷尺从树体基部开始测量直至顶端的直立高度,记录;冠幅的检尺方法是用硬卷尺按照东西、南北方向测定枝条伸展的最边缘,记录,冠幅面积(m2)=东西(m)*南北(m);分枝/从的检尺方法是通过肉眼观察植株的分枝/从数,记录;结果量的检尺方法是通过常规的标准枝法来确定结果情况,记录果实个数。由于该林班油茶林龄偏大,长势不均,按照观察计算结果,并结合该片油茶林的实际生长情况,将株高按照Ⅰ、Ⅱ、Ⅲ、Ⅳ、Ⅴ顺序分为五级;将冠幅按照Ⅰ、Ⅱ、Ⅲ、Ⅳ、Ⅴ顺序分为五级;将分枝/从按照Ⅰ、Ⅱ、Ⅲ、Ⅳ、Ⅴ顺序分为五级。该林班油茶处于成林期,即为果实期,结果量按实际标准枝法观察计算,个别植株结果量为0,则属于统计分级范围内;此时将结果量按照Ⅰ、Ⅱ、Ⅲ、Ⅳ、Ⅴ顺序分为五级。该样地中的株高、冠幅、分枝/丛和结果量的分级的等级水平保持一致对应,将该样地分为5级,因此,其中第Ⅲ级的18株油茶可以作为该样地的标准株,基本可以代表该67林班的平均生长水平。实施例3:2016年6月,在南宁市高峰林场界牌分场对1号地油茶林进行地上生物量调查。按照先检尺、分级,后确定标准株的技术路线,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茶林调查样地标准株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操作步骤如下:(1)样地选择:根据所选择油茶林的面积及种植株行距,确定所选择的样地面积;(2)检尺:分别对样地里的每一株油茶的株高、冠幅、分枝/从和结果量进行检尺,并记录;(3)分级:将株高、冠幅、分枝/从和结果量所测定获得的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分级;(4)确定标准株:按照等级分类,将处于中间等级的植株筛选出来,即为油茶标准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茶林调查样地标准株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操作步骤如下:(1)样地选择:根据所选择油茶林的面积及种植株行距,确定所选择的样地面积;(2)检尺:分别对样地里的每一株油茶的株高、冠幅、分枝/从和结果量进行检尺,并记录;(3)分级:将株高、冠幅、分枝/从和结果量所测定获得的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分级;(4)确定标准株:按照等级分类,将处于中间等级的植株筛选出来,即为油茶标准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林调查样地标准株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样地面积为15m*20m-20m*30m,;所述的样地为相对健康,无病虫害的林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茶林调查样地标准株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株高的检尺方法为用测高器或硬卷尺从树体基部开始测量直至顶端的直立高度,记录;所述的冠幅的检尺方法是用硬卷尺按照东西、南北方向测定枝条伸展的最边缘,记录,冠幅面积(m2)=东西(m)*南北(m);所述的分枝/从的检尺方法是通过肉眼观察植株的分枝/从数,记录;所述的结果量的检尺方法是通过常规的标准枝法来确定结果情况,记录果实个数。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莹莹江泽鹏郝丙青陈林强叶航刘凯王东雪梁国校梁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