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炉膛柴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25793 阅读:6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0 01:41
一种双炉膛柴窑,涉及一种用于烧制陶瓷器的窑炉,包括燃烧室、炉膛Ⅰ、烟囱,所述的燃烧室与炉膛Ⅰ之间通过通道Ⅰ连接,炉膛Ⅰ与烟囱之间通过通道Ⅱ连接,烟囱还通过灰烬回收通道与燃烧室连接;所述的炉膛Ⅰ设在烟囱的一侧,烟囱的另一侧还连通有炉膛Ⅱ。所述的灰烬回收通道包括两个收灰道、收灰道汇集通道,两个收灰道的入口端分别与烟囱连通,两个收灰道的出口端分别与收灰道汇集通道连通,收灰道汇集通道通过通道Ⅰ与燃烧室连接。收灰道的入口端设在烟囱的中下部;收灰道呈倾斜向下状态与收灰道汇集通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持续生产、灰烬使用率高、温度高、减少环境污染、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结构简单等特点,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烧制陶瓷器的窑炉,特别是一种双炉膛柴窑
技术介绍
柴窑是一种用于烧制陶瓷器的窑炉,它利用燃料木柴在燃烧时所产生的灰烬覆盖在陶瓷器的表面以形成灰釉,灰釉为自然形成且富有不规则性,故利用柴窑烧制而成的陶瓷器成品具有色泽变化多端的效果。而现有的柴窑大多是由一个燃烧室、一个烟囱及数间窑室组成。其工艺流程基本都是燃烧室提供热能和灰烬,其热能和灰烬进入窑室烧制陶瓷品,很多剩余的灰烬就直接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了宝贵的灰烬。若炉膛出现故障,柴窑将停止生产,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授权公告号为CN102853664A的专利,虽然公开了一种柴窑的结构,该窑体通过改变坡度,可使燃烧火焰走向越趋下降,使陶瓷件获得了全面性燃烧的效果,同时还降低了窑件烟囱的高度,使得维修与清理更加方便。但这些改变并没有解决污染环境、浪费宝贵灰烬、持续生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炉膛柴窑,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能持续生产、污染环境、浪费宝贵灰烬的问题。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炉膛柴窑,包括燃烧室、炉膛Ⅰ、烟囱,所述的燃烧室与炉膛Ⅰ之间通过通道Ⅰ连接,炉膛Ⅰ与烟囱之间通过通道Ⅱ连接,所述的烟囱还通过灰烬回收通道与燃烧室连接;所述的炉膛Ⅰ设在烟囱的一侧,烟囱的另一侧还连通有炉膛Ⅱ。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炉膛Ⅰ设置有多个观察孔,所述的炉膛Ⅱ设置也有多个观察孔。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灰烬回收通道包括多个收灰道、收灰道汇集通道,多个收灰道的入口端分别与烟囱连通,多个收灰道的出口端分别与收灰道汇集通道连通,收灰道汇集通道通过通道Ⅰ与燃烧室连接。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多个收灰道的入口端分别设在烟囱的中下部。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多个收灰道呈倾斜向下状态与收灰道汇集通道连接。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之双炉膛柴窑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①可持续生产由于本技术增加一个炉膛Ⅱ,该炉膛Ⅱ连接在烟囱的另一端;经试验证明,当炉膛Ⅰ出现故障后,炉膛Ⅱ燃烧温度可达800℃,因此炉膛Ⅱ仍然可以持续生产,从而保证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②提高了灰烬使用率由于本技术在烟囱与燃烧室之间还设有灰烬回收通道,该灰烬回收通道的一端与烟囱连接,灰烬回收通道的另一端与燃烧室连接。使用时,进入烟囱的灰烬通过灰烬回收通道回收至燃烧室,从而可提高柴窑的灰烬使用率,经试验证明,双炉膛柴窑的灰烬使用率提高了20%-50%,避免了浪费。③减少环境污染由于本技术在烟囱与燃烧室之间还设有灰烬回收通道,该灰烬回收通道的一端与烟囱连接,灰烬回收通道的另一端与燃烧室连接。使用时,进入烟囱的灰烬通过灰烬回收通道又一次回收至燃烧室。因此,本技术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④提高了温度由于本技术烟囱与燃烧室之间还设有灰烬回收通道,该灰烬回收通道的一端与烟囱连接,灰烬回收通道的另一端与燃烧室连接。使用时,进入烟囱的灰烬通过灰烬回收通道回收至燃烧室,产生了循环导热效果,提高了整体柴窑的温度,经试验证明,本双炉膛柴窑的温度可达到1000℃~1300℃。⑤生产效率高由于本技术提高了灰烬使用率和柴窑温度,减少了烧制陶瓷产品的时间,间接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⑥生产成本低本技术的构造简单,未包括有复杂的结构,其生产成本较低。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推广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之双炉膛柴窑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一所述本技术的双炉膛柴窑的主视剖视图,图2:图1的右视剖视图,图3:图1的俯视图。在上述附图中,各标号的说明如下:1—通道Ⅰ;2—燃烧室; 3—炉膛;31—炉膛观察孔;4—灰烬回收通道;41—收灰道;42—收灰道汇集通道;5—烟囱;6—通道Ⅱ,7—备用炉膛,71—备用炉膛观察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双炉膛柴窑,包括燃烧室2、炉膛Ⅰ3、烟囱5,所述的燃烧室2与炉膛Ⅰ3之间通过通道Ⅰ1连接,炉膛Ⅰ3与烟囱5之间通过通道Ⅱ6连接,所述的烟囱5还通过灰烬回收通道4与燃烧室2连接;所述的炉膛Ⅰ3设在烟囱5的一侧,烟囱5的另一侧还连通有炉膛Ⅱ7。所述的炉膛Ⅰ3设置有三个观察孔31,所述的炉膛Ⅱ7设置也有三个观察孔71。所述的灰烬回收通道4包括两个收灰道41、收灰道汇集通道42,两个收灰道41的入口端分别与烟囱5连通,两个收灰道41的出口端分别与收灰道汇集通道42连通,收灰道汇集通道42通过通道Ⅰ1与燃烧室2连接。所述的收灰道41的入口端分别设在烟囱5的中下部;且收灰道41呈倾斜向下状态与收灰道汇集通道42连接。采用本技术双炉膛柴窑,当炉膛Ⅰ出现故障后,炉膛Ⅱ燃烧温度可达800℃,因此炉膛Ⅱ仍然可以持续生产,从而保证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作为本实施例一的一种变换,所述的收灰道41的数量也可以不是两个,而是三个、四个或多个;观察孔31的数量也可以不是三个,而是两个、四个或多个;观察孔71的数量也可以不是三个,而是两个、四个或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炉膛柴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炉膛柴窑,包括燃烧室(2)、炉膛Ⅰ(3)、烟囱(5),所述的燃烧室(2)与炉膛Ⅰ(3)之间通过通道Ⅰ(1)连接,炉膛Ⅰ(3)与烟囱(5)之间通过通道Ⅱ(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囱(5)还通过灰烬回收通道(4)与燃烧室(2)连接;所述的炉膛Ⅰ(3)设在烟囱(5)的一侧,烟囱(5)的另一侧还连通有炉膛Ⅱ(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炉膛柴窑,包括燃烧室(2)、炉膛Ⅰ(3)、烟囱(5),所述的燃烧室(2)与炉膛Ⅰ(3)之间通过通道Ⅰ(1)连接,炉膛Ⅰ(3)与烟囱(5)之间通过通道Ⅱ(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囱(5)还通过灰烬回收通道(4)与燃烧室(2)连接;所述的炉膛Ⅰ(3)设在烟囱(5)的一侧,烟囱(5)的另一侧还连通有炉膛Ⅱ(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炉膛柴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膛Ⅰ(3)设置有多个观察孔(31),所述的炉膛Ⅱ(7)设置也有多个观察孔(7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旻刘缘靖黄富盛廖强麦小凤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