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云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信息采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200622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7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信息采集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地图基本模块,用于查看采集点周围信息;导航模块,用于导航到灾害点,根据灾害点的经纬度,实现路线导航;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采集点的经纬度、海拔、灾害发生或隐患点发现的时间、地点、灾害类型、灾体特征、地质环境特征、地理环境特征、灾害成因、灾害影响范围和防灾减灾建议;信息查询模块,通过采集时间或灾害类型对信息采集模块采集的灾害信息进行查询;数据库,用于存储采集的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地质灾害信息以图、文、声、像的形式综合展示,做到了空间数据、基础属性数据和多媒体属性数据的一体化,操作简单,提高查询的效率,缩短调查时间,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eld investiga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ological hazard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system includes: basic map module for peripheral view information collection point; the navigation module used to navigate to the disaster, according to the disaster point latitude and longitude line navigatio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odule, used to collect some longitude, altitude, disaster or hidden point found time, location, type of disaster characteristics and geological environment disaster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cause of disaster, disaster affected area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recommendations; information query module, quer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collecting module of disaster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time or type of disaster; database for storing data. The geological hazard information of image, text and sound, like the form of a comprehensive display, do basic spatial data, attribute data and multimedia attribute data integration, simple operation, to improve the query efficiency, shorten the research time, save manpower, materi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野外数据采集
,尤其涉及一种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信息采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地质灾害调查一般是靠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野外调查,大部分地区已实现遥感影像判读为主、野外调查为辅的技术组合方式,但地质灾害发生时,短期内灾区的天气情况大多比较恶劣,无人机往往无法拍摄到足够清晰的影像,虽然采用无人机能够拍摄到所需影像,影像的获取、处理和分析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且通过影像也无法获取足够准确的灾情状况,往往还需要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而在传统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工作中,野外调查工具单一落后,信息采集过程漫长且野外记录的多样化可能造成灾害相关信息匹配关系混乱,使得后期在室内进行的信息分析和处理工作效率低下,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地质灾害传统野外调查手段落后、野外记录的多样化可能造成灾害相关信息匹配关系混乱,如灾害点空间位置、照片和文字表述不对应等问题,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中 受到环境和气候的制约信息采集不方便过程漫长且记录的信息空间定位不准确,所述信息采集系统主要用于地质灾害信息录入、信息查询、轨迹显示、导航、地理要素添加、长度及面积的测量、图片的保存及拍照点经纬度的显示,具有高效、便携、可定位和可移动的特点,为地质灾害信息的采集提供全新的模式,采集数据全面、准确、迅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信息采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以下功能模块:地图基本模块,用于查看采集点周围信息,通过放大缩小平移地图实现;导航模块,用于导航到灾害点,根据灾害点的经纬度,并实现路线导航;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灾害点的经纬度、海拔、灾害发生或隐患点发现的时间、地点、灾害类型、灾体特征、地质环境特征、地理环境特征、灾害的成因或诱发因素、灾害影响范围和防灾减灾建议;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GPS定位装置、绘图单元、测量单元、拍照单元、摄像单元和录音单元,这些单元集成在信息采集卡片中;信息查询模块,通过采集时间或灾害类型对信息采集模块采集的灾害信息进行查询;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为SQLite数据库,用于存储采集的数据。进一步地,所述信息采集系统还包括轨迹记录模块,该模块通过GPS打点形成线型轨迹,用于记录灾害的范围和调查的运动轨迹。进一步地,所述信息采集系统还包括拍照模块,照片所在地的经纬度可以显示在照片左下角,实现照片在空间上的定位。进一步地,所述信息采集系统还包括测量模块,选择对地物进行长宽、周 长、面积的快速测量。进一步地,所述信息采集系统还包括要素添加模块,对野外偏僻地区地物类型进行标注,要素的添加包括点、线和面的添加。所述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功能模块均承载于移动终端设备上,所述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网络与远程服务器相连,并通过无线网络调用地图服务,通过GPS实现定位功能。本专利技术采集系统的机理如下:在地质灾害发生后,调查员赶到现场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系统进行信息调查,调查员利用系统采集灾害点(灾害隐患点)的经纬度、海拔、灾害发生或发现的时间、地点、灾害类型、灾体特征、地质环境特征、地理环境特征、灾害的成因或诱发因素、灾害影响范围和防灾减灾建议等信息,该系统以图、文、声、像的形式进行采集信息,调查员将这些调查信息保存在系统数据库中。由于系统通过网络与远程服务器相连,系统可以将采集的数据传送到服务器中,地质专家可通过访问服务器实时获取关于地质灾害的信息,能够更加快速、便捷地做出指导决策,从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信息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信息采集,即,采集灾害发生或发现的时间、地点、经纬度、海拔、灾害类型、灾体特征、地质环境特征、地理环境特征、灾害的成因或诱发因素、灾害影响范围和防灾减灾建议;S2,信息查询,即,通过灾害采集时间或灾害类型对信息采集模块已采集的灾害信息进行查询;S3,信息测量,即,根据灾害范围在移动(客户、使用者)终端屏幕地图 上勾绘灾害范围,快速测量地物的长度、面积信息;S4,轨迹记录,即,根据采集者沿灾害范围的运动轨迹,通过GPS打点形成线型轨迹,记录灾害的范围和调查的运动轨迹;S5,拍照,即,通过拍照模块调用照相机功能,拍摄地物或灾害信息,并于照片左下角记录拍摄点的经纬度及海拔信息;S6,要素添加,即,根据实际地物类型添加点、线、面标注信息,记录灾害点或灾害隐患点周边的土地利用类型及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或者偏僻地区的地物类型;步骤S1中所述的信息采集的具体流程为:首先在地图上选信息采集点位置;其次手动输入灾害类型、灾害发生时间或灾害隐患点发现时间、地点,其中,灾害类型是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灾害点和不稳定斜坡灾害隐患点;再次通过测量单元、绘图单元自动计算灾害长度、宽度、面积和范围灾体特征信息;最后通过拍照单元、录音单元和录像单元记录灾害地质环境特征、地理环境特征、灾害的成因或诱发因素、灾害影响范围和防灾减灾建议。步骤S2中所述的信息查询的具体步骤为:首先,通过灾害采集时间或灾害类型对信息采集模块已采集的灾害信息进行查询,查询结果以信息采集卡片的形式在地图上显示;其次,点击选择地图上其中一个点,显示出该灾害点的信息采集卡片,从而了解灾害基本信息,调出照片、录音、录像列表,选择任一项,了解灾害的 详细信息;步骤S3中所述的信息测量的具体工作原理为:长度的量算,因需测长度的折线都是由有序的线段组成,即其长度为各段线段长度的总和,归根结底是对线段长度的测量,即两点间距离的测量,用户在屏幕上打点,生成屏幕坐标,首先将该坐标转换为地图坐标,并创建点P1(x1,y1)。同样,将第二次触屏得到的屏幕坐标也进行转换,创建点P2(x2,y2),通过距离公式计算出P1、P2两点间的距离,接下来依次迭代,将P2的数据代替P1,等待屏幕下次点击时新的点的创建,并计算新的两点间的距离,依次重复相邻线段间距离的总和即为总长度。面积的量算,对多边形面积的量算主要是使用梯形算法。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依次算出多边形的每一条边与x轴或y轴所围成的梯形的面积,并将所有的梯形面积求和取正。步骤S3中所述的信息测量的使用方法为:调查员根据灾害范围在地图上勾绘灾害范围,通过调用信息采集卡片中的测量和绘图单元快速测量灾害的长度、面积信息,测量结果保存在数据库中;也可以在系统中单独调用测量模块,用于灾害信息的快速测量。步骤S5中所述的拍照的使用方法为:调查员通过点击系统菜单中的拍照模块,调用照相机功能,拍照也可以在信息采集卡片中通过拍照单元调用,拍摄图片通过统一ID编码保存在数据库中;也可以在系统中单独使用拍照模块,用于灾害信息的简单记录,拍摄图片通过统一编码保存在数据库单独的文件夹中。步骤S6中所述的要素添加的具体类型为:点要素表示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学校、医院、工矿、自来水厂、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供电站;线要素主要包括:公路、铁路、航道;面要素主要参考《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_T21010-2007的一级分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为地质灾害信息的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信息采集系统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以下功能模块:地图基本模块,用于查看采集点周围信息;导航模块,用于导航到灾害点,根据灾害点的经纬度,并实现路线导航;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灾害点或灾害隐患点的经纬度、海拔、灾害发生或发现隐患点的时间、地点、灾害类型、灾体特征、地质环境特征、地理环境特征、灾害的成因或诱发因素、灾害影响范围和防灾减灾建议;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GPS定位装置、绘图单元、测量单元、拍照单元、摄像单元和录音单元;信息查询模块,通过灾害采集时间或灾害类型对信息采集模块已采集的灾害信息进行查询;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为SQLite数据库,用于存储采集的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以下功能模块:地图基本模块,用于查看采集点周围信息;导航模块,用于导航到灾害点,根据灾害点的经纬度,并实现路线导航;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灾害点或灾害隐患点的经纬度、海拔、灾害发生或发现隐患点的时间、地点、灾害类型、灾体特征、地质环境特征、地理环境特征、灾害的成因或诱发因素、灾害影响范围和防灾减灾建议;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GPS定位装置、绘图单元、测量单元、拍照单元、摄像单元和录音单元;信息查询模块,通过灾害采集时间或灾害类型对信息采集模块已采集的灾害信息进行查询;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为SQLite数据库,用于存储采集的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系统还包括轨迹记录模块,该轨迹记模块通过GPS打点形成线型轨迹,用于记录灾害的范围和调查的运动轨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系统还包括拍照模块,该拍照模块用于简单记录灾害点实时、实地图像信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系统还包括测量模块,用于对地物进行长宽、周长、面积的快速测量。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系统还包括要素添加模块,对野外偏僻地区地物类型进行标注,要素的添加包括点、线和面的添加。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信息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功能模块均承载于移动终端设备上,所述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网络与远程服务器相连,并通过无线网络调用地图服务,通过GPS实现定位功能。7.一种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信息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信息采集,即,采集灾害发生或发现隐患点的时间、地点、经纬度、海拔、灾害类型、灾体特征、地质环境特征、地理环境特征、灾害的成因或诱发因素、灾害影响范围和防灾减灾建议;S2,信息查询,即,通过灾害采集时间或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益敏李越魏苏杭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