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6401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2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门,包括门体、外封板和内封板。门体上开设有在门体厚度方向上贯通门体的孔,孔具备竖直的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第一内表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二内表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孔还具备连接第一内表面上端和第二内表面上端的第三内表面,以及连接第一内表面下端和第二内表面下端的第四内表面;第三内表面和第四内表面为平面。外封板覆盖门体的外侧,外封板上开设有靠近第一内表面,且与孔连通的进风口。内封板覆盖门体的内侧,内封板上开设有靠近第二内表面,且与孔连通的出风口。相对于传统的具备通风功能的门,本通风门大大提高了隔音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风门
技术介绍
传统的门在关闭后,室外的空气无法进入室内。为了房间充分的换气,需要将门打开,从而使室外的空气进入室内。但是,这样将门打开,则容易从室外观察到室内的较大的范围。这对于注重私密性的人来说,可能感到不适。同时,将门打开,安全性也难以得到保障。基于此,出现了一种具备通风功能的门,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通过门中的通道连接。空气从进风口流入,经过通道后,从出风口流出,从而实现了通风的功能。但是,这样的门在实现通风功能的同时,其隔音性能大幅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门,声波随空气从进风口进入门体上开设的孔后,孔的内部空间逐渐扩大,声波被衰减,从而实现隔音降噪的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通风门,包括门体、外封板和内封板。门体上开设有在门体厚度方向上贯通门体的孔,孔具备竖直的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第一内表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二内表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孔还具备连接第一内表面上端和第二内表面上端的第三内表面,以及连接第一内表面下端和第二内表面下端的第四内表面;第三内表面和第四内表面为平面。外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通风门

【技术保护点】
通风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外封板和内封板;所述门体上开设有在所述门体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门体的孔,所述孔具备竖直的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内表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所述孔还具备连接所述第一内表面上端和所述第二内表面上端的第三内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内表面下端和所述第二内表面下端的第四内表面;所述第三内表面和所述第四内表面为平面;所述外封板覆盖所述门体的外侧,所述外封板上开设有靠近所述第一内表面,且与所述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内封板覆盖所述门体的内侧,所述内封板上开设有靠近所述第二内表面,且与所述孔连通的出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通风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外封板和内封板;所述门体上开设有在所述门体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门体的孔,所述孔具备竖直的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内表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所述孔还具备连接所述第一内表面上端和所述第二内表面上端的第三内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内表面下端和所述第二内表面下端的第四内表面;所述第三内表面和所述第四内表面为平面;所述外封板覆盖所述门体的外侧,所述外封板上开设有靠近所述第一内表面,且与所述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内封板覆盖所述门体的内侧,所述内封板上开设有靠近所述第二内表面,且与所述孔连通的出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面积小于所述出风口的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弧形过渡板,所述第一弧形过渡板位于所述孔内,所述第一弧形过渡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内封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弧形过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发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元煌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