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6401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2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门,包括门体、外封板和内封板。门体上开设有在门体厚度方向上贯通门体的孔,孔具备竖直的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第一内表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二内表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孔还具备连接第一内表面上端和第二内表面上端的第三内表面,以及连接第一内表面下端和第二内表面下端的第四内表面;第三内表面和第四内表面为平面。外封板覆盖门体的外侧,外封板上开设有靠近第一内表面,且与孔连通的进风口。内封板覆盖门体的内侧,内封板上开设有靠近第二内表面,且与孔连通的出风口。相对于传统的具备通风功能的门,本通风门大大提高了隔音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风门
技术介绍
传统的门在关闭后,室外的空气无法进入室内。为了房间充分的换气,需要将门打开,从而使室外的空气进入室内。但是,这样将门打开,则容易从室外观察到室内的较大的范围。这对于注重私密性的人来说,可能感到不适。同时,将门打开,安全性也难以得到保障。基于此,出现了一种具备通风功能的门,门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通过门中的通道连接。空气从进风口流入,经过通道后,从出风口流出,从而实现了通风的功能。但是,这样的门在实现通风功能的同时,其隔音性能大幅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门,声波随空气从进风口进入门体上开设的孔后,孔的内部空间逐渐扩大,声波被衰减,从而实现隔音降噪的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通风门,包括门体、外封板和内封板。门体上开设有在门体厚度方向上贯通门体的孔,孔具备竖直的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第一内表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二内表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孔还具备连接第一内表面上端和第二内表面上端的第三内表面,以及连接第一内表面下端和第二内表面下端的第四内表面;第三内表面和第四内表面为平面。外封板覆盖门体的外侧,外封板上开设有靠近第一内表面,且与孔连通的进风口。内封板覆盖门体的内侧,内封板上开设有靠近第二内表面,且与孔连通的出风口。通风门的工作原理如下:进风口、开设在门体上的孔和出风口共同构成供空气流通的通道。空气从进风口进入门体上开设的孔中,并沿孔流向出风口,最后从出风口流出,实现了通风换气的目的。由于孔具备竖直的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第一内表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二内表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并且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通过为平面的第三内表面和第四内表面连接,因此在从进风口至出风口的过程中,通道的横截面积是逐渐增大的。声波随空气从进风口进入门体上开设的孔后,由于通道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使声波被衰减,从而实现隔音降噪的目的。相对于传统的具备通风功能的门,本通风门大大提高了隔音性能。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进风口的面积小于出风口的面积。如果进风口的面积大于出风口的面积,则出风口处空气流量将小于进风口处的空气流量。大量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孔中,而无法从出风口处及时排出,导致孔内压力增大。在压力的作用下,出风口处的空气流速将变得较高,并在出风口处产生风声,影响舒适性。另外,较高流速的空气吹在人体表面,也会导致人体的不适。为此,将进风口的面积设置成小于出风口的面积,如此,降低了孔内的压力,降低了出风口处空气的流速,不产生风声,也避免了高流速的空气吹在人体表面造成的不适,大大提高了舒适性。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弧形过渡板,第一弧形过渡板位于孔内,第一弧形过渡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内表面和内封板连接。设置第一弧形过渡板,杜绝了第一内表面与内封板之间的夹角对空气流动构成的阻碍,使空气能够较为平滑的流动至孔内,保证了通风性能。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弧形过渡板,第二弧形过渡板位于孔内,第二弧形过渡板的两侧分别与第二内表面和外封板连接。设置第二弧形过渡板,杜绝了第二内表面与外封板之间的夹角对空气流动构成的阻碍,使空气能够较为平滑的流出,保证了通风性能。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三内表面和第四内表面上设置有表面粗糙的衬板。设置表面粗糙的衬板,提升了消音性能。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三内表面由靠近第二内表面的第一衬板面和靠近第一内表面的第一光滑面构成。第四内表面由靠近第二内表面的第二衬板面和靠近第一内表面的第二光滑面构成。衬板设置在第一衬板面和第二衬板面上。表面粗糙的衬板对空气流动有阻碍作用,尤其是在空气刚刚从进风口进入孔内时,由于空间小,空气压力大,衬板对空气流动的阻碍作用非常明显。因此,将第三内表面设置成第一衬板面和第一光滑面的形式,将第四内表面设置成第二衬板面和第二光滑面的形式,这样避免在空气刚刚从进风口进入孔内时,衬板对空气流动的阻碍。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光滑面和第二光滑面上开设有多个盲孔。盲孔对声波起吸收作用,进一步提高隔音降噪的性能。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盲孔倾斜设置,盲孔向第一内表面所处的平面延伸。盲孔向第一内表面所处的平面延伸,如此减少空气进入盲孔的量,降低盲孔对空气流动的阻碍作用。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三内表面和第四内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锥形凸起。在第三内表面和第四内表面上设置锥形凸起,从而对声波进行衰减,进一步提高隔音能力。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锥形凸起由泡沫塑料构成,锥形凸起的表面具备多个消音孔。在锥形凸起的表面的消音孔能够使锥形凸起进一步提高对声波的衰减能力。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于孔具备竖直的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第一内表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第二内表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并且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通过为平面的第三内表面和第四内表面连接,因此在从进风口至出风口的过程中,通道的横截面积是逐渐增大的。声波随空气从进风口进入门体上开设的孔后,由于通道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使声波被衰减,从而实现隔音降噪的目的。相对于传统的具备通风功能的门,本通风门大大提高了隔音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
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通风门的内侧视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门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通风门的外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门体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100-通风门,110-门体,111-孔,112-第一内表面,113-第二内表面,114-第三内表面,114-1-第一衬板面,114-2-第一光滑面,115-第四内表面,115-1-第二衬板面,115-2-第二光滑面,116-盲孔,120-外封板,121-进风口,130-内封板,131-出风口,141-第一弧形过渡板,142-第二弧形过渡板,150-衬板,160-锥形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通风门

【技术保护点】
通风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外封板和内封板;所述门体上开设有在所述门体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门体的孔,所述孔具备竖直的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内表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所述孔还具备连接所述第一内表面上端和所述第二内表面上端的第三内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内表面下端和所述第二内表面下端的第四内表面;所述第三内表面和所述第四内表面为平面;所述外封板覆盖所述门体的外侧,所述外封板上开设有靠近所述第一内表面,且与所述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内封板覆盖所述门体的内侧,所述内封板上开设有靠近所述第二内表面,且与所述孔连通的出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通风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外封板和内封板;所述门体上开设有在所述门体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门体的孔,所述孔具备竖直的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内表面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所述孔还具备连接所述第一内表面上端和所述第二内表面上端的第三内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内表面下端和所述第二内表面下端的第四内表面;所述第三内表面和所述第四内表面为平面;所述外封板覆盖所述门体的外侧,所述外封板上开设有靠近所述第一内表面,且与所述孔连通的进风口;所述内封板覆盖所述门体的内侧,所述内封板上开设有靠近所述第二内表面,且与所述孔连通的出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面积小于所述出风口的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弧形过渡板,所述第一弧形过渡板位于所述孔内,所述第一弧形过渡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内封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弧形过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发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元煌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