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汐现象的城市交通拥堵解决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48623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1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潮汐现象的城市交通拥堵解决方法,其特点在于:根据城市道路的车道数及所需潮汐车道数,在至少有两条车道的城市道路的一个或多个隔离线上均匀间隔设置一排可升降式隔离桩;隔离桩采用微型电机通过减速齿轮实现上下升降;当隔离桩降落时与路面平齐,升起时突出于路面且与路面垂直形成隔离带;以隔离桩的升降来控制车道的通行方向,调整道路两向的车道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升降式隔离桩的方式实现了潮汐车道的自动转换,无需人工放置隔离桩,节省人力、简单方便;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隔离桩的设置,使得交通车辆无需关注潮汐车道标识,可以专注开车,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交通拥堵的解决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城市交通潮汐现象的解决方法。
技术介绍
当今世界交通拥堵已成为十分广泛的城市问题之一。城市交通拥堵形式多种多样,“潮汐现象”就是其中一种交通拥堵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车多路少”。潮汐现象的城市交通拥堵主要是指在双向通车的城市道路中,一边车辆很多造成通行缓慢甚至堵塞,而另一边车辆很少,却占有相同的路面。潮汐现象拥堵造成结果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道路资源的浪费;二是因道路拥堵导致时常有车擦车碰,更加剧了交通拥堵;三是因车辆在低速或怠速状态下尾气排放和燃油消耗大幅度增加,加剧了城市大气污染和能源消耗。目前潮汐现象的城市交通堵塞已经引起国内外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也提出很多相应解决方案和对策。潮汐车道就是其中的一种解决方案。所谓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是指根据早晚交通流量的不同情况,对有条件的道路,试点开辟某一车道不同时段内的行驶方向的变化。例如,通过车道灯的指示方向变化,控制主干道车道行驶方向,来调整车道数。在全国大多个城市都有交通“潮汐现象”,即每天早晨进城方向交通流量大,反向流量小;而晚上则是出城方向的流量大。因此,在国内一些城市,先前已经出现了潮汐车道。例如:2013年9月12日下午,为了应对晚高峰的出行,科学引导与缓解交通压力,北京市首条也是国内第一条潮汐车道正式开通。从12日开始,每日晚高峰17点到20点期间,北京朝阳路京广桥至慈云寺桥主路进城方向的一条社会车道改为出城方向机动车使用,其余时段维持现状通行。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潮汐车道可能会吸引更多的车流,届时会对缓解建国路等周边道路的拥堵起到作用。北京市第二条潮汐车道也于2014年9月启用,紫竹院路潮汐车道位于车道沟桥至四季青桥之间。主要采取道路改造、路标设置方式实现车道转换。目前国内其他大城市也都相继开通了潮汐车道。国内现有投入使用的潮汐车道大多是采用通过信号灯控制、设置潮汐车道标识、人工放置变道栏杆、交警现场指挥等手段来完成潮汐车道变换。国外发达国家主要采用拉链车和拉链式隔离带实现车道转换,如美国旧金山大桥2015年1月10日装备了拉链车和拉链式隔离带实现潮汐车道,而此前的几十年一直采用人工放置的方式变换车道,不仅耗费大量人力、同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之所以到现在才装备拉链车和拉链隔离带,就是因为拉链车和拉链隔离带的投资高大3500万美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金门大桥。综上分析,国内外现有的城市潮汐车道的应用存在以下缺陷:(1)国外潮汐车道普遍采用拉链车方式,该方式车道变换简易、方便、快捷、且安全系 数高,但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居高不下,成为国内推广使用难以克服的“瓶颈”;(2)国内采用不同时间段内交通信号控制、设置潮汐车道标志、人工放置隔离桩变换车道等方式实现车道转换,也具有方便、快捷优点,但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和耗费人力等缺陷。例如,北京实施的潮汐车道,有很多驾驶员不适应或看不清标识,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误闯潮汐车道,带来交通隐患。为此北京市交管部门还规定,对初期误闯潮汐车道的车辆暂不处罚,表明误闯潮汐车道的车辆为数较多,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设置明显的隔离桩,仅仅设置潮汐车道标志或交通信号是远不够的。而在交通高峰期人工设置隔离桩不仅会加剧原本就拥堵的交通,同时也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及人力耗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简易、方便的潮汐现象的城市交通拥堵解决方法,旨在通过设置可升降式隔离桩的方式实现潮汐车道的自动转换。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潮汐现象的城市交通拥堵解决方法,其特点在于:根据城市道路的车道数及所需潮汐车道数,在至少有两条车道的城市道路的一个或多个隔离线上均匀间隔设置一排可升降式隔离桩;所述隔离桩采用微型电机通过减速齿轮实现上下升降;当所述隔离桩降落时与路面平齐,升起时突出于路面且与路面垂直形成隔离带;以隔离桩的升降来控制车道的通行方向,调整道路两向的车道数。所述隔离桩采用碳钢材料制作,为钢片式结构,宽度15-20cm,高度40-50cm;所述隔离桩表面涂黄色或白色防腐、反光涂料;隔离桩具有抗压、耐腐蚀、耐磨功能。在隔离线上每间隔120cm设置一个隔离桩,在一个隔离线上形成一排。间隔距离也可根据当地交管部门规定的标准来确定。在可调整通行方向的车道上还设置有地埋式双向箭头灯,以双向箭头灯亮起时的箭头方向指示车道目前的通行方向。双向箭头灯采用黄色警示灯;双向箭头灯的中间区域为常亮区,两侧的箭头区域随潮汐车道的通行方向开启,可采用提示性闪亮或常亮。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潮汐现象的城市交通拥堵解决方法,通过设置可升降式隔离桩的方式实现了潮汐车道的自动转换,无需人工放置隔离桩,节省人力、简单方便;且本专利技术通过隔离桩的设置,使得交通车辆无需关注潮汐车道标识,可以专注开车,更加安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高效快捷、节省能耗、投资少,广泛适用于城市拥堵道路、桥梁、高架、隧道等交通要道。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拥有两条车道的城市单行道路隔离桩的设置示意图,图中a为隔离桩 降落时,b为隔离桩升起时。图2为实施例3中双向四车道通行的城市道路隔离桩的设置示意图,图中a为隔离桩降落时,b为隔离桩升起时。图中标号:1为车道;2为隔离线;3为隔离桩;4为双向箭头灯。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潮汐现象”的城市交通拥堵解决方法,是根据城市道路的车道数及所需潮汐车道数,在至少有两条车道1的城市道路的一个或多个隔离线2上均匀间隔设置一排可升降式隔离桩3;隔离桩采用微型电机通过减速齿轮实现上下升降;当隔离桩降落时与路面平齐,升起时突出于路面且与路面垂直形成隔离带;以隔离桩的升降来控制车道的通行方向,调整道路两向的车道数。此外,在可调整通行方向的车道上还可以设置地埋式双向箭头灯4,以双向箭头灯亮起时的箭头方向指示车道目前的通行方向。根据城市道路的车道数及所需潮汐车道数的具体应用举例如下。实施例1、拥有两条车道的城市单行道路对于拥有两条车道的城市单行道路,其平时只允许单向通行,若要高峰时允许双向通行,则需要在道路中间的隔离线上设置一排可升降式隔离桩,同时配合地埋式双向箭头灯。如图1(a)所示,平时隔离桩降下,两条车道通行方向相同,为单行道。而在高峰期时,升起隔离桩,其中一条车道的通行方向改变,实现双向通行,升起的隔离桩作为双向通行的中间隔离带,解决高峰时期该路段交通拥堵问题。隔离桩升起时的通行状况如图1(b)所示。实施例2、双向三车道通行的城市道路对于双向三车道通行的城市道路,设置2排隔离桩,其中一排升起时,形成一通行方向为2车道、另一通行方向为1车道的通行模式,将两车道作为车辆通行多的车道。反方向高峰时,可通过另一排隔离桩的升降调整车道数。与此同时,设置在行车道中间的双向箭头灯也随着隔离桩的升降变换方向。实施例3、双向三车道通行的城市道路对于双向四车道通行的城市道路,设置3排隔离桩。正常通行时,中间1排的隔离桩升起,两侧的隔离桩降下,形成双向四车道通行模式,此模式称为“2-2”通行模式,满足正常通行需要,如图2(a)所示。高峰时按照通行方向车辆的多少,可及时调整为一方3车道、另一方1车道的通行模式。如图2(b)所示。早晚高峰通行方向不相同时,可将原3车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潮汐现象的城市交通拥堵解决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潮汐现象的城市交通拥堵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城市道路的车道数及所需潮汐车道数,在至少有两条车道的城市道路的一个或多个隔离线上均匀间隔设置一排可升降式隔离桩;所述隔离桩采用微型电机通过减速齿轮实现上下升降;当所述隔离桩降落时与路面平齐,升起时突出于路面且与路面垂直形成隔离带;以隔离桩的升降来控制车道的通行方向,调整道路两向的车道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潮汐现象的城市交通拥堵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城市道路的车道数及所需潮汐车道数,在至少有两条车道的城市道路的一个或多个隔离线上均匀间隔设置一排可升降式隔离桩;所述隔离桩采用微型电机通过减速齿轮实现上下升降;当所述隔离桩降落时与路面平齐,升起时突出于路面且与路面垂直形成隔离带;以隔离桩的升降来控制车道的通行方向,调整道路两向的车道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黎马瑶徐跃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