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音播放方法及移动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1413597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0 0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音播放方法及移动终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混音播放方法,包括:获取解码后的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DSD音源数据和解码后的非DSD音源数据;选通对应DSD音源数据的第一通道和/或对应非DSD音源数据的第二通道;将通过所述第一通道的所述DSD音源数据和通过所述第二通道的所述非DSD音源数据进行混音播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播放DSD格式的音源时无法实现其他格式音源的播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混音播放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制作音频时已开始采用DSD(Direct Stream Digital,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技术。以DSD64技术为例,用1bit比特流的方式取样,采样率2.8224MHz的高取样方式,直接把模拟音乐信号波形以脉冲方式转变为数字信号,以将近四倍于CD的空间,储存音乐,因此可以提供更为优秀的声音效果,由于取样次数高,所以取样过的波形很圆顺,比较接近原来的模拟波形。再者由于不采用多位,省去位转换程序,降低了因为数字滤波而可能产生的失真与噪声。还有,由于不像多位系统般容易(位愈高就愈容易)受到电源或外部干扰的影响,因此质量会比较稳定。然而,目前现有的移动终端上实现多音源同时播放的方式是:在数字部分进行混合,然后转化为模拟信号输入到后端的音频设备上播放。但是,播放DSD格式的音源只支持软解码,硬解码由于数据格式的特殊性,无法在数字部分与其他音源进行混合,从而在播放DSD格式的音源时无法实现其他格式音源(例如来电铃声、信息铃声、消息提示音等)的播放,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音播放方法及移动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播放DSD格式的音源时无法实现其他格式音源(例如来电铃声、信息铃声、消息提示音等)的播放的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混音播放方法,包括:获取解码后的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和解码后的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选通对应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的第一通道和/或对应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的第二通道;将通过所述第一通道的所述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和通过所述第二通道的所述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进行混音播放。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解码后的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和解码后的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处理模块,用于选通对应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的第一通道和/或对应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的第二通道;播放模块,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一通道的所述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和通过所述第二通道的所述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进行混音播放。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混音播放方法,获取解码后的DSD音源数据和解码后的非DSD音源数据,之后选通对应不同数据的通道进行传输,在DSD音源数据通过第一通道传输至音频播放设备,非DSD音源数据通过第二通道传输至音频播放设备后,在模拟端直接进行混音播放,实现了播放DSD格式的音源时其他格式音源(例如来电铃声、信息铃声、消息提示音等)的播放,提升用户使用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混音播放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混音播放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混音播放方法的应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混音播放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混音播放方法的应用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三;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四;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混音播放方法,包括:步骤101,获取解码后的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DSD音源数据和解码后的非DSD音源数据。由于DSD格式音源的数据格式的特殊性,在数字部分无法与其他音源进行混合,所以,本步骤中,直接获取解码后的DSD音源数据和解码后的非DSD音源数据,以便后期在模拟部分进行混音。步骤102,选通对应DSD音源数据的第一通道和/或对应非DSD音源数据的第二通道。本步骤中,根据步骤101获取到解码后的音源数据,选通对应的数据通道,以传输解码后的音源数据到音频播放设备。其中,第一通道为DSD通道,第二通道为普通数据传输通道。DSD音源具有更优秀的声音效果、更稳定的质量,通过DSD通道传输DSD音源数据,能够实现对DSD音源数据的高保真传输,避免了数据失真,这样,在播放时也就能够实现其所具有的质量和声音效果。而对于非DSD音源(如铃声、音乐、提示音等),根据其应用效果可知不需要消耗过多资源避免其失真,因此只需要通过普通数据传输通道即第二通道进行传输即可。步骤103,将通过所述第一通道的所述DSD音源数据和通过所述第二通道的所述非DSD音源数据进行混音播放。在步骤102选通对应的数据通道后,通过该通道传输对应的音源数据至音频播放设备。本步骤中,在DSD音源数据通过第一通道以及非DSD音源数据通过第二通道后,由于此时的DSD音源数据和非DSD音源数据均已为模拟信号,两路信号则能够直接连接在一起输出,这样,DSD音源数据和非DSD音源数据进行了混音,最终能够在音频播放设备里同时播放。如用户正在观看DSD音源文件的电影,当有来电时,来电铃声作为普通音源,数据解码后通过对应的普通数据传输通道(第二通道)传输到耳机,而同时间的DSD音源数据解码后通过对应的DSD通道(第一通道)也传输到耳机,两数据的模拟信号直接连接在一起进行了混音,最终在耳机中同时播放。这样,来电铃声不会影响到用户观看电影,而观看电影的同时也能够正常进行来电铃声的播放,给用户带来更佳的使用体验。此外,步骤101之前,还包括:将待播放的初始DSD音源数据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初始DSD音源数据传输到解码芯片进行解码;其中,封装后的初始DSD音源数据为对应DSD数据传输的标准格式的数据。该实施例中,优选的采用解码芯片对初始DSD音源数据进行硬件解码,而为了保证在移动终端中DSD音源数据到解码芯片的传输,则会先将初始DSD音源数据封装成对应DSD数据传输的标准格式也就是DOP(DSD OverPCM)格式,然后经过移动终端的总线传输到解码芯片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混音播放方法,首先会获取解码后的DSD音源数据和解码后的非DSD音源数据,之后选通对应不同数据的通道进行传输,在DSD音源数据通过第一通道传输至音频播放设备,非DSD音源数据通过第二通道传输至音频播放设备后,在模拟端直接进行混音播放,实现了播放DSD格式的音源时其他格式音源(例如来电铃声、信息铃声、消息提示音等)的播放,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第二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混音播放方法,包括:步骤201,获取解码后的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DSD音源数据和解码后的非DSD音源数据。同第一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混音播放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音播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解码后的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和解码后的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选通对应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的第一通道和/或对应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的第二通道;将通过所述第一通道的所述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和通过所述第二通道的所述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进行混音播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音播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解码后的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和解码后的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选通对应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的第一通道和/或对应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的第二通道;将通过所述第一通道的所述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和通过所述第二通道的所述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进行混音播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音播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解码后的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和解码后的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待播放的初始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初始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传输到解码芯片进行解码;其中,封装后的初始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为对应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数据传输的标准格式的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音播放方法,其特征在于,选通对应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的第一通道和/或对应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的第二通道的步骤包括:通过与所述解码芯片连接的第一开关、与解码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的音频编译码器连接的第二开关选通对应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的第一通道和/或对应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的第二通道;其中,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均为二选一开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音播放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与所述解码芯片连接的第一开关、与解码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的音频编译码器连接的第二开关选通对应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的第一通道和/或对应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的第二通道的步骤包括:在获取到解码后的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以及解码后的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选通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开关选通所述第二通道;或者在获取到解码后的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而未获取到解码后的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选通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或者在获取到解码后的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而未获取到解码后的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选通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二开关选通与所述第一开关连接的辅助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音播放方法,其特征在于,选通对应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的第一通道和/或对应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的第二通道的步骤包括:通过与所述解码芯片连接的第三开关选通对应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的第一通道,对应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的第二通道为连通音频编译码器和音频播放设备的常开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音播放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与所述解码芯片连接的第三开关选通对应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的第一通道和/或对应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的第二通道的步骤包括:在获取到解码后的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以及解码后的非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时,控制所述第三开关选通所述第一通道;或者在获取到解码后的直接比特流数字编码音源数据,而未获取到解码后的非直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建兴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