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边沟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131336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9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隧道边沟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隧道边沟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系统,包括门架、水沟电缆沟模板、中侧模、液压系统和行走系统,所述门架的左右两侧设有内挡模,所述门架的左右两侧设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设于内挡模上方,所述支撑梁上套有滑移套,所述滑移套通过液压杆与支撑梁连接,所述滑移套通过液压杆与中侧模连接,所述支撑梁通过液压杆与内挡模连接,所述滑移套的外端设有竖向连杆,所述竖向连杆与水沟电缆沟模板连接,所述门架的前后两端设有液压系统,所述行走系统设于门架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水沟电缆沟自动化施工,减少了传统拼装模板拆除、转运、安装的繁杂工序,易于控制电缆沟槽整体线型和表观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尤其涉及隧道边沟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隧道边沟在隧道工程领域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隧道施工中边沟施工是必不可少的,边沟有电缆沟和水沟,大多采用现场模板拼装分层施工,边沟接缝的防水非常重要,目前传统的边沟施工方法是采用组合钢模板或木模板,模板接缝多表观质量差,安装及拆除模板、转运工序繁杂,施工效率低,混凝土浇筑容易跑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隧道边沟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隧道边沟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架、水沟电缆沟模板、中侧模、液压系统和行走系统,所述门架的左右两侧设有内挡模,所述中侧模设于内挡模的外侧,所述水沟电缆沟模板设于中侧模的外侧,所述门架的左右两侧设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设于内挡模上方,所述支撑梁上套有滑移套,所述滑移套通过液压杆与支撑梁连接,所述滑移套通过液压杆与中侧模连接,所述支撑梁通过液压杆与内挡模连接,所述滑移套的外端设有竖向连杆,所述竖向连杆与水沟电缆沟模板连接,所述水沟电缆沟模板与中侧模连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隧道边沟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隧道边沟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架(1)、水沟电缆沟模板(2)、中侧模(3)、液压系统(4)和行走系统(5),所述门架(1)的左右两侧设有内挡模(7),所述中侧模(3)设于内挡模(7)的外侧,所述水沟电缆沟模板(2)设于中侧模(3)的外侧,所述门架(1)的左右两侧设有支撑梁(9),所述支撑梁(9)设于内挡模(7)上方,所述支撑梁(9)上套有滑移套(8),所述滑移套(8)通过液压杆与支撑梁(9)连接,所述滑移套(8)通过液压杆与中侧模(3)连接,所述支撑梁(9)通过液压杆与内挡模(7)连接,所述滑移套(8)的外端设有竖向连杆(6),所述竖向连杆(6)与水沟电缆沟模板(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边沟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架(1)、水沟电缆沟模板(2)、中侧模(3)、液压系统(4)和行走系统(5),所述门架(1)的左右两侧设有内挡模(7),所述中侧模(3)设于内挡模(7)的外侧,所述水沟电缆沟模板(2)设于中侧模(3)的外侧,所述门架(1)的左右两侧设有支撑梁(9),所述支撑梁(9)设于内挡模(7)上方,所述支撑梁(9)上套有滑移套(8),所述滑移套(8)通过液压杆与支撑梁(9)连接,所述滑移套(8)通过液压杆与中侧模(3)连接,所述支撑梁(9)通过液压杆与内挡模(7)连接,所述滑移套(8)的外端设有竖向连杆(6),所述竖向连杆(6)与水沟电缆沟模板(2)连接,所述水沟电缆沟模板(2)与中侧模(3)连接,所述中侧模(3)与内挡模(7)连接,所述门架(1)的前后两端设有液压系统(4),所述液压系统(4)驱动所有液压杆,所述行走系统(5)设于门架(1)底部,所述行走系统(5)由液压系统(4)和电机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边沟混凝土结构一次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架(1)左右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瑞王海明席小龙杭宝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