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鲜白茶叶的培育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16446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7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鲜白茶叶的培育技术,属于茶叶种植技术领域,包括搭建大棚、茶园管理、出芽前培育、出芽管理、采摘白茶和二次采摘白茶。使用该培育技术培育的白茶,其叶绿素含量低,用于制作的白茶,其茶多酚、聚合多酚以及其他芳香物质的含量高,并且色泽白,黄铜类物质含量少,汤色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同时在出芽前喷洒的营养液,使得茶叶的长势快,锌硒元素含量大,营养保健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鲜白茶叶的培育技术
技术介绍
茶叶起源于我国,是世界上最普遍饮用的饮料之一,其消费量仅次于水,高于咖啡、啤酒、葡萄酒和碳酸饮料。茶叶可分为三种:绿茶(未发酵茶)、乌龙茶(半发酵茶)和红茶(发酵茶)。一般来说,茶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糖、咖啡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和药理成分,这是茶叶生物活性作用的物质基础,通过饮茶不仅可以直接补充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素,而且可以摄入茶多酚等抗氧化活性物质,对机体产生综合的生理调节作用。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属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但是现如今的白茶都是用绿茶的原料进行制作,其叶绿素含量较高,产生较多的黄酮类物质,使得茶叶口感欠佳,茶汤会变黄。因此,如何种植一种专用白茶的茶叶,减少黄酮类物质少,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鲜白茶叶的培育技术,具体方案为:一种鲜白茶叶的培育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搭建大棚,在已经产茶叶的茶园中搭建大棚;2)茶园管理;3)出芽前培育,在春季茶叶出芽前15~25天,每隔三天喷洒一次营养液,直至茶叶出芽;并且将大棚内夜晚的温度调整到10~12℃,白天的温度调整到25~30℃,保持正常光照;该营养液中含有0.05~0.1%的酵母锌和0.1~0.4%的亚硒酸钠;4)出芽管理,在茶树冒出芽后,用黑色塑料膜将大棚覆盖,使得茶树在黑暗环境下生长,每12个小时的温度为20~25℃,然后接下来的12小时温度降低到13~15℃,以此重复,直至茶叶长出1芽2叶或者1芽3叶;5)采摘白茶,采摘长出1芽1叶或者1芽2叶的茶叶;6)二次采摘白茶。进一步的,所述的茶园管理为:在冬季对茶园施加500~1000kg/亩的有机肥,所述的有机肥为50~60%的秸秆,30~40%的动物粪便,其余的为蚯蚓粪肥。进一步的,所述的营养中还含有1~3%的腐植酸。进一步的,所述的营养中还含有枯草芽孢杆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发酵噬纤维菌、黑曲霉、哈茨木霉、灰色链霉素菌、蜡状芽孢杆菌、冷解糖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嗜热放线菌中的两种,每种菌种的浓度为1~8×108cfu/g。进一步的,所述的二次采摘白茶为:在步骤4)采摘白茶完成后,对茶树进行正常光照和温度培育,并且每隔三天喷洒一次营养液,采摘一批次茶叶后;重复步骤2)和步骤3)的操作,进行二次采摘白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该培育技术培育的白茶,其叶绿素含量低,用于制作的白茶,其茶多酚、聚合多酚以及其他芳香物质的含量高,并且色泽白,黄铜类物质含量少,汤色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同时在出芽前喷洒的营养液,使得茶叶的长势快,锌硒元素含量大,营养保健效果更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鲜白茶叶的培育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搭建大棚,在已经产茶叶的茶园中搭建大棚;2)茶园管理,在冬季对茶园施加500kg/亩的有机肥,所述的有机肥为60%的秸秆,30%的动物粪便,其余的为蚯蚓粪肥;3)出芽前培育,在春季茶叶出芽前15天,每隔三天喷洒一次营养液,直至茶叶出芽;该营养液中含有0.05%的酵母锌、0.1%的亚硒酸钠、1%的腐植酸;并且营养液中含有枯草芽孢杆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发酵噬纤维菌、黑曲霉、哈茨木霉、灰色链霉素菌、蜡状芽孢杆菌、冷解糖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嗜热放线菌中的两种,每种菌种的浓度为1~8×108cfu/g;并且将大棚内夜晚的温度调整到10℃,白天的温度调整到25℃,保持正常光照;4)出芽管理,在茶树冒出芽后,用黑色塑料膜将大棚覆盖,使得茶树在黑暗环境下生长,每12个小时的温度为20℃,然后接下来的12小时温度降低到13℃,以此重复,直至茶叶长出1芽2叶或者1芽3叶;5)采摘白茶,采摘长出1芽1叶或者1芽2叶的茶叶;6)二次采摘白茶,在步骤4)采摘白茶完成后,对茶树进行正常光照和温度培育,并且每隔三天喷洒一次营养液,采摘一批次茶叶后;重复步骤2)和步骤3)的操作,进行二次采摘白茶。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鲜白茶叶的培育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搭建大棚,在已经产茶叶的茶园中搭建大棚;2)茶园管理,在冬季对茶园施加1000kg/亩的有机肥,所述的有机肥为50%的秸秆,40%的动物粪便,其余的为蚯蚓粪肥;3)出芽前培育,在春季茶叶出芽前15~25天,每隔三天喷洒一次营养液,直至茶叶出芽;该营养液中含有0.1%的酵母锌、0.4%的亚硒酸钠、3%的腐植酸;并且营养液中含有枯草芽孢杆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发酵噬纤维菌、黑曲霉、哈茨木霉、灰色链霉素菌、蜡状芽孢杆菌、冷解糖芽孢杆菌、细黄链霉菌、沼泽红假单胞菌、嗜热放线菌中的两种,每种菌种的浓度为1~8×108cfu/g;并且将大棚内夜晚的温度调整到12℃,白天的温度调整到30℃,保持正常光照;4)出芽管理,在茶树冒出芽后,用黑色塑料膜将大棚覆盖,使得茶树在黑暗环境下生长,每12个小时的温度为25℃,然后接下来的12小时温度降低到15℃,以此重复,直至茶叶长出1芽2叶或者1芽3叶;5)采摘白茶,采摘长出1芽1叶或者1芽2叶的茶叶;6)二次采摘白茶,在步骤4)采摘白茶完成后,对茶树进行正常光照和温度培育,并且每隔三天喷洒一次营养液,采摘一批次茶叶后;重复步骤2)和步骤3)的操作,进行二次采摘白茶。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鲜白茶叶的培育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搭建大棚,在已经产茶叶的茶园中搭建大棚;2)茶园管理,在冬季对茶园施加800kg/亩的有机肥,所述的有机肥为55%的秸秆,35%的动物粪便,其余的为蚯蚓粪肥;3)出芽前培育,在春季茶叶出芽前20天,每隔三天喷洒一次营养液,直至茶叶出芽;该营养液中含有0.08%的酵母锌、0.3%的亚硒酸钠、2%的腐植酸;并且营养液中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和细黄链霉菌,每种菌种的浓度为1~8×108cfu/g;并且将大棚内夜晚的温度调整到11℃,白天的温度调整到28℃,保持正常光照;4)出芽管理,在茶树冒出芽后,用黑色塑料膜将大棚覆盖,使得茶树在黑暗环境下生长,每12个小时的温度为23℃,然后接下来的12小时温度降低到14℃,以此重复,直至茶叶长出1芽2叶或者1芽3叶;5)采摘白茶,采摘长出1芽1叶或者1芽2叶的茶叶;6)二次采摘白茶,在步骤4)采摘白茶完成后,对茶树进行正常光照和温度培育,并且每隔三天喷洒一次营养液,采摘一批次茶叶后;重复步骤2)和步骤3)的操作,进行二次采摘白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鲜白茶叶的培育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搭建大棚,在已经产茶叶的茶园中搭建大棚;2)茶园管理;3)出芽前培育,在春季茶叶出芽前15~25天,每隔三天喷洒一次营养液,直至茶叶出芽;并且将大棚内夜晚的温度调整到10~12℃,白天的温度调整到25~30℃,保持正常光照;该营养液中含有0.05~0.1%的酵母锌和0.1~0.4%的亚硒酸钠;4)出芽管理,在茶树冒出芽后,用黑色塑料膜将大棚覆盖,使得茶树在黑暗环境下生长,每12个小时的温度为20~25℃,然后接下来的12小时温度降低到13~15℃,以此重复,直至茶叶长出1芽2叶或者1芽3叶;5)采摘白茶,采摘长出1芽1叶或者1芽2叶的茶叶;6)二次采摘白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鲜白茶叶的培育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搭建大棚,在已经产茶叶的茶园中搭建大棚;2)茶园管理;3)出芽前培育,在春季茶叶出芽前15~25天,每隔三天喷洒一次营养液,直至茶叶出芽;并且将大棚内夜晚的温度调整到10~12℃,白天的温度调整到25~30℃,保持正常光照;该营养液中含有0.05~0.1%的酵母锌和0.1~0.4%的亚硒酸钠;4)出芽管理,在茶树冒出芽后,用黑色塑料膜将大棚覆盖,使得茶树在黑暗环境下生长,每12个小时的温度为20~25℃,然后接下来的12小时温度降低到13~15℃,以此重复,直至茶叶长出1芽2叶或者1芽3叶;5)采摘白茶,采摘长出1芽1叶或者1芽2叶的茶叶;6)二次采摘白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鲜白茶叶的培育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园管理为:在冬季对茶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清敏
申请(专利权)人:普定县青源茶叶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