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炼铜用铜矿砂高效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10082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4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炼铜用铜矿砂高效混合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操作方便、混合均匀、混合速度快的炼铜用铜矿砂高效混合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炼铜用铜矿砂高效混合装置,包括有左架、底板、收集箱、旋转电机Ⅰ、右架、转轴Ⅰ、轴承座Ⅰ、锥齿轮Ⅰ、轴承座Ⅱ、锥齿轮Ⅱ、轴承座Ⅲ、旋转电机Ⅱ、转轴Ⅱ、搅拌箱、转轴Ⅲ、轴承座Ⅳ、滑道Ⅰ、叶片、顶板、滑道Ⅱ、气缸Ⅰ、下料斗Ⅰ、挡块Ⅰ、固定杆Ⅰ、挡块Ⅱ、固定杆Ⅱ、下料斗Ⅱ和气缸Ⅱ,底板顶部设有左侧设有左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体积小、操作方便、混合均匀、混合速度快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炼铜用铜矿砂高效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铜矿砂是从铜矿中开采出来的,然后经过选矿成为含铜品质较高、精细的砂状铜矿。铜矿砂的种类主要有黑色铜矿砂和白色石英砂两种。其主要应用于铸造、锻造、机械、铺路、冶金、热处理、钢结构、网架结构、集装箱、船舶、修造、桥梁、矿山、等领域,是冶金行业的原材料。火法炼铜是一种主要的炼铜方法,火法炼铜包括焙烧、熔炼、吹炼、精炼等工序,以硫化铜精矿为主要原料。焙烧分半氧化焙烧和全氧化焙烧,脱除精矿中部分或全部的硫,同时除去部分砷、锑等易挥发的杂质。熔炼目的是使铜精矿或焙烧矿中的部分铁氧化,并与脉石、熔剂等造渣除去,产出含铜较高的冰铜。吹炼能够消除烟害,回收精矿中的硫。精炼分火法精炼和电解精炼。粗铜精炼分火法精炼和电解精炼。火法精炼是利用某些杂质对氧的亲和力大于铜,而其氧化物又不溶于铜液等性质,通过氧化造渣或挥发除去。在炼铜时,首先要将铜矿砂和溶剂混合均匀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处理。目前的铜矿砂混合装置存在体积大、操作不方便、混合不均匀、混合速度慢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体积小、操作方便、混合均匀、混合速度快的炼铜用铜矿砂高效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了克服目前的铜矿砂混合装置存在体积大、操作不方便、混合不均匀、混合速度慢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操作方便、混合均匀、混合速度快的炼铜用铜矿砂高效混合装置。(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炼铜用铜矿砂高效混合装置,包括有左架、底板、收集箱、旋转电机Ⅰ、右架、转轴Ⅰ、轴承座Ⅰ、锥齿轮Ⅰ、轴承座Ⅱ、锥齿轮Ⅱ、轴承座Ⅲ、旋转电机Ⅱ、转轴Ⅱ、搅拌箱、转轴Ⅲ、轴承座Ⅳ、滑道Ⅰ、叶片、顶板、滑道Ⅱ、气缸Ⅰ、下料斗Ⅰ、挡块Ⅰ、固定杆Ⅰ、挡块Ⅱ、固定杆Ⅱ、下料斗Ⅱ和气缸Ⅱ,底板顶部设有左侧设有左架,左架右侧中部设有轴承座Ⅳ,底板顶部中间放有收集箱,底板顶部右侧设有旋转电机Ⅰ和右架,右架位于旋转电机Ⅰ右边,右架左侧中部设有轴承座Ⅱ和轴承座Ⅰ,轴承座Ⅰ位于轴承座Ⅱ下方,轴承座Ⅱ与轴承座Ⅳ之间安装有转轴Ⅲ,转轴Ⅲ中部设有搅拌箱,搅拌箱位于收集箱正上方,搅拌箱底部设有轴承座Ⅲ和旋转电机Ⅱ,轴承座Ⅲ位于旋转电机Ⅱ顶部,旋转电机Ⅱ顶部设有转轴Ⅱ,转轴Ⅱ穿过轴承座Ⅲ,转轴Ⅱ上部均匀设有叶片,转轴Ⅲ右部设有锥齿轮Ⅱ,旋转电机Ⅰ顶部设有转轴Ⅰ,转轴Ⅰ穿过轴承座Ⅰ,转轴Ⅰ顶部设有锥齿轮Ⅰ,锥齿轮Ⅰ与锥齿轮Ⅱ啮合,左架右侧上部与右架左侧上部之间设有顶板,左架右侧上部设有气缸Ⅱ,右架左侧上部设有气缸Ⅰ,气缸Ⅰ和气缸Ⅱ位于顶板上方,顶板顶部中间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固定杆Ⅱ和固定杆Ⅰ,固定杆Ⅱ上部左端设有下料斗Ⅱ,固定杆Ⅰ上部右端设有下料斗Ⅰ,气缸Ⅰ左端设有挡块Ⅰ,挡块Ⅰ位于下料斗Ⅰ顶部,气缸Ⅱ右端设有挡块Ⅱ,挡块Ⅱ位于下料斗Ⅱ底部,顶板底部左侧设有滑道Ⅰ,顶板底部右侧设有滑道Ⅱ。优选地,还包括有激振器Ⅰ和激振器Ⅱ,下料斗Ⅱ左侧设有激振器Ⅰ,下料斗Ⅰ右侧设有激振器Ⅱ。优选地,底板材料为不锈钢。工作原理:当炼铜前需要将铜矿砂与熔剂混合时,工人先将铜矿砂与熔剂分别装入下料斗Ⅰ和下料斗Ⅱ,控制气缸Ⅰ收缩,气缸Ⅰ带动挡块Ⅰ向右运动,当挡块Ⅰ向右运动脱离下料斗Ⅰ时,控制气缸Ⅰ停止收缩。此时铜矿砂从下料斗Ⅰ落在滑道Ⅱ上,铜矿砂通过滑道Ⅱ滑入搅拌箱内,当加入适量铜矿砂后,控制气缸Ⅰ伸长,当挡块Ⅰ向左运动到原来位置时,且挡块Ⅰ将下料斗Ⅰ内的铜矿砂挡住,控制气缸Ⅰ停止伸长。同理,工人控制气缸Ⅱ收缩或伸长,可向搅拌箱内加入适量的熔剂,再控制气缸Ⅱ伸长到初始状态。控制旋转电机Ⅱ旋转,旋转电机Ⅱ通过转轴Ⅱ带动叶片,在叶片的作用下,搅拌箱内的铜矿砂与熔剂被搅拌混合。当铜矿砂与熔剂完全搅拌混合均匀后,控制旋转电机Ⅱ停止旋转。控制旋转电机Ⅰ转动,旋转电机Ⅰ通过转轴Ⅰ带动锥齿轮Ⅰ转动,锥齿轮Ⅰ带动锥齿轮Ⅱ转动,锥齿轮Ⅱ带动转轴Ⅲ转动,转轴Ⅲ带动搅拌箱转动,当搅拌箱旋转180°时,搅拌箱内混合后的铜矿砂与熔剂将全部倒入收集箱内。当搅拌箱继续旋转180°时,此时搅拌箱回到初始状态,控制旋转电机Ⅰ停止转动,然后工人将收集箱内混合后的铜矿砂与熔剂运走。因为还包括有激振器Ⅰ和激振器Ⅱ,下料斗Ⅱ左侧设有激振器Ⅰ,下料斗Ⅰ右侧设有激振器Ⅱ。在下料斗Ⅰ和下料斗Ⅱ的铜矿砂与熔剂加入搅拌箱的过程中,控制激振器Ⅰ和激振器Ⅱ振动,可使得铜矿砂与熔剂更容易落在滑道Ⅱ和滑道Ⅰ上,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因为底板材料为不锈钢,可以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3)有益效果本技术达到了体积小、操作方便、混合均匀、混合速度快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左架,2-底板,3-收集箱,4-旋转电机Ⅰ,5-右架,6-转轴Ⅰ,7-轴承座Ⅰ,8-锥齿轮Ⅰ,9-轴承座Ⅱ,10-锥齿轮Ⅱ,11-轴承座Ⅲ,12-旋转电机Ⅱ,13-转轴Ⅱ,14-搅拌箱,15-转轴Ⅲ,16-轴承座Ⅳ,17-滑道Ⅰ,18-叶片,19-顶板,20-滑道Ⅱ,21-气缸Ⅰ,22-下料斗Ⅰ,23-挡块Ⅰ,24-固定杆Ⅰ,25-挡块Ⅱ,26-固定杆Ⅱ,27-下料斗Ⅱ,28-气缸Ⅱ,29-激振器Ⅰ,30-激振器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炼铜用铜矿砂高效混合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有左架1、底板2、收集箱3、旋转电机Ⅰ4、右架5、转轴Ⅰ6、轴承座Ⅰ7、锥齿轮Ⅰ8、轴承座Ⅱ9、锥齿轮Ⅱ10、轴承座Ⅲ11、旋转电机Ⅱ12、转轴Ⅱ13、搅拌箱14、转轴Ⅲ15、轴承座Ⅳ16、滑道Ⅰ17、叶片18、顶板19、滑道Ⅱ20、气缸Ⅰ21、下料斗Ⅰ22、挡块Ⅰ23、固定杆Ⅰ24、挡块Ⅱ25、固定杆Ⅱ26、下料斗Ⅱ27和气缸Ⅱ28,底板2顶部设有左侧设有左架1,左架1右侧中部设有轴承座Ⅳ16,底板2顶部中间放有收集箱3,底板2顶部右侧设有旋转电机Ⅰ4和右架5,右架5位于旋转电机Ⅰ4右边,右架5左侧中部设有轴承座Ⅱ9和轴承座Ⅰ7,轴承座Ⅰ7位于轴承座Ⅱ9下方,轴承座Ⅱ9与轴承座Ⅳ16之间安装有转轴Ⅲ15,转轴Ⅲ15中部设有搅拌箱14,搅拌箱14位于收集箱3正上方,搅拌箱14底部设有轴承座Ⅲ11和旋转电机Ⅱ12,轴承座Ⅲ11位于旋转电机Ⅱ12顶部,旋转电机Ⅱ12顶部设有转轴Ⅱ13,转轴Ⅱ13穿过轴承座Ⅲ11,转轴Ⅱ13上部均匀设有叶片18,转轴Ⅲ15右部设有锥齿轮Ⅱ10,旋转电机Ⅰ4顶部设有转轴Ⅰ6,转轴Ⅰ6穿过轴承座Ⅰ7,转轴Ⅰ6顶部设有锥齿轮Ⅰ8,锥齿轮Ⅰ8与锥齿轮Ⅱ10啮合,左架1右侧上部与右架5左侧上部之间设有顶板19,左架1右侧上部设有气缸Ⅱ28,右架5左侧上部设有气缸Ⅰ21,气缸Ⅰ21和气缸Ⅱ28位于顶板19上方,顶板19顶部中间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固定杆Ⅱ26和固定杆Ⅰ24,固定杆Ⅱ26上部左端设有下料斗Ⅱ27,固定杆Ⅰ24上部右端设有下料斗Ⅰ22,气缸Ⅰ21左端设有挡块Ⅰ23,挡块Ⅰ23位于下料斗Ⅰ22顶部,气缸Ⅱ28右端设有挡块Ⅱ25,挡块Ⅱ25位于下料斗Ⅱ27底部,顶板19底部左侧设有滑道Ⅰ17,顶板19底部右侧设有滑道Ⅱ20。还包括有激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炼铜用铜矿砂高效混合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炼铜用铜矿砂高效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左架(1)、底板(2)、收集箱(3)、旋转电机Ⅰ(4)、右架(5)、转轴Ⅰ(6)、轴承座Ⅰ(7)、锥齿轮Ⅰ(8)、轴承座Ⅱ(9)、锥齿轮Ⅱ(10)、轴承座Ⅲ(11)、旋转电机Ⅱ(12)、转轴Ⅱ(13)、搅拌箱(14)、转轴Ⅲ(15)、轴承座Ⅳ(16)、滑道Ⅰ(17)、叶片(18)、顶板(19)、滑道Ⅱ(20)、气缸Ⅰ(21)、下料斗Ⅰ(22)、挡块Ⅰ(23)、固定杆Ⅰ(24)、挡块Ⅱ(25)、固定杆Ⅱ(26)、下料斗Ⅱ(27)和气缸Ⅱ(28),底板(2)顶部设有左侧设有左架(1),左架(1)右侧中部设有轴承座Ⅳ(16),底板(2)顶部中间放有收集箱(3),底板(2)顶部右侧设有旋转电机Ⅰ(4)和右架(5),右架(5)位于旋转电机Ⅰ(4)右边,右架(5)左侧中部设有轴承座Ⅱ(9)和轴承座Ⅰ(7),轴承座Ⅰ(7)位于轴承座Ⅱ(9)下方,轴承座Ⅱ(9)与轴承座Ⅳ(16)之间安装有转轴Ⅲ(15),转轴Ⅲ(15)中部设有搅拌箱(14),搅拌箱(14)位于收集箱(3)正上方,搅拌箱(14)底部设有轴承座Ⅲ(11)和旋转电机Ⅱ(12),轴承座Ⅲ(11)位于旋转电机Ⅱ(12)顶部,旋转电机Ⅱ(12)顶部设有转轴Ⅱ(13),转轴Ⅱ(13)穿过轴承座Ⅲ(11),转轴Ⅱ(13)上部均匀设有叶片(18),转轴Ⅲ(15)右部设有锥齿轮Ⅱ(10),旋转电机Ⅰ(4)顶部设有转轴Ⅰ(6),转轴Ⅰ(6)穿过轴承座Ⅰ(7),转轴Ⅰ(6)顶部设有锥齿轮Ⅰ(8),锥齿轮Ⅰ(8)与锥齿轮Ⅱ(10)啮合,左架(1)右侧上部与右架(5)左侧上部之间设有顶板(19),左架(1)右侧上部设有气缸Ⅱ(28),右架(5)左侧上部设有气缸Ⅰ(21),气缸Ⅰ(21)和气缸Ⅱ(28)位于顶板(19)上方,顶板(19)顶部中间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固定杆Ⅱ(26)和固定杆Ⅰ(24),固定杆Ⅱ(26)上部左端设有下料斗Ⅱ(27),固定杆Ⅰ(24)上部右端设有下料斗Ⅰ(22),气缸Ⅰ(21)左端设有挡块Ⅰ(23),挡块Ⅰ(23)位于下料斗Ⅰ(22)顶部,气缸Ⅱ(28)右端设有挡块Ⅱ(25),挡块Ⅱ(25)位于下料斗Ⅱ(27)底部,顶板(19)底部左侧设有滑道Ⅰ(17),顶板(19)底部右侧设有滑道Ⅱ(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炼铜用铜矿砂高效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左架(1)、底板(2)、收集箱(3)、旋转电机Ⅰ(4)、右架(5)、转轴Ⅰ(6)、轴承座Ⅰ(7)、锥齿轮Ⅰ(8)、轴承座Ⅱ(9)、锥齿轮Ⅱ(10)、轴承座Ⅲ(11)、旋转电机Ⅱ(12)、转轴Ⅱ(13)、搅拌箱(14)、转轴Ⅲ(15)、轴承座Ⅳ(16)、滑道Ⅰ(17)、叶片(18)、顶板(19)、滑道Ⅱ(20)、气缸Ⅰ(21)、下料斗Ⅰ(22)、挡块Ⅰ(23)、固定杆Ⅰ(24)、挡块Ⅱ(25)、固定杆Ⅱ(26)、下料斗Ⅱ(27)和气缸Ⅱ(28),底板(2)顶部设有左侧设有左架(1),左架(1)右侧中部设有轴承座Ⅳ(16),底板(2)顶部中间放有收集箱(3),底板(2)顶部右侧设有旋转电机Ⅰ(4)和右架(5),右架(5)位于旋转电机Ⅰ(4)右边,右架(5)左侧中部设有轴承座Ⅱ(9)和轴承座Ⅰ(7),轴承座Ⅰ(7)位于轴承座Ⅱ(9)下方,轴承座Ⅱ(9)与轴承座Ⅳ(16)之间安装有转轴Ⅲ(15),转轴Ⅲ(15)中部设有搅拌箱(14),搅拌箱(14)位于收集箱(3)正上方,搅拌箱(14)底部设有轴承座Ⅲ(11)和旋转电机Ⅱ(12),轴承座Ⅲ(11)位于旋转电机Ⅱ(12)顶部,旋转电机Ⅱ(12)顶部设有转轴Ⅱ(13),转轴Ⅱ(13)穿过轴承座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鹰潭瑞鑫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