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97187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3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钉入机。钉入机(10)包括:击打钉(20)的驱动器叶片(19),将驱动器叶片(19)可动作地加以支撑的壳体(11),使驱动器叶片(19)从下死点移动至上死点的电动马达(22),安装于壳体(11)的机头部,与壳体(11)相连地设置的把手(13),与壳体(11)相连地设置且收纳电动马达(22)的马达机壳(14),安装于机头部的匣盒(15),及对电动马达(22)供给电力的电池(33);使匣盒(15)相对于把手(13)倾斜地安装,且使匣盒(15)与电池(33)重叠,电动马达(22)及电池(33)向匣盒(15)相对于把手(13)配置的一侧的相反侧偏移地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在把手宽度方向上大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击打机构的力将从匣盒(magazine)供给的止动件钉入到被钉入构件的钉入机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利用击打机构的力将从匣盒供给的止动件钉入到被钉入构件的钉入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钉入机包括:壳体(housing),设置于壳体内的击打机构,被击打机构击打的驱动器叶片(driver blade),使击打机构动作的电动马达,与壳体相连而形成的把手,设置于把手的电力供给部,固定于壳体的机头(nose)部,及安装于机头部的匣盒。从电力供给部向电动马达供给电力,电动马达的输出轴进行旋转。击打机构包括马达齿轮、飞轮(flywheel)、螺旋弹簧。在匣盒内收容着止动件,止动件向机头部供给。机头部设置着接触部。而且,把手上设置着触发器。当将接触部朝向被钉入构件被挤压,且对触发器施加操作力时,马达进行旋转。电动马达的动力经由击打机构传递至驱动器叶片,驱动器叶片抵抗螺旋弹簧的弹性力,而在离开机头部的方向上动作。如果马达的动力未传递至驱动器叶片,则驱动器叶片利用螺旋弹簧的弹性力击打止动件。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钉入机,在与驱动器叶片的动作轴交叉的俯视时,在电力供给部的侧方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钉入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钉入机,包括:驱动器叶片,击打止动件;壳体,将所述驱动器叶片可动作地加以支撑;马达,使所述驱动器叶片从下死点移动到上死点;机头部,安装于所述壳体;把手,与所述壳体相连而设置;马达机壳,与所述壳体相连而设置,且收纳所述马达;匣盒,安装于所述机头部;以及电池,对所述马达供给电力,所述钉入机的特征在于:将所述匣盒相对于所述把手倾斜地安装,且,将所述匣盒与所述电池重叠地配置,所述马达及所述电池向所述匣盒相对于所述把手配置的一侧的相反侧偏移地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5.27 JP 2015-1077401.一种钉入机,包括:驱动器叶片,击打止动件;壳体,将所述驱动器叶片可动作地加以支撑;马达,使所述驱动器叶片从下死点移动到上死点;机头部,安装于所述壳体;把手,与所述壳体相连而设置;马达机壳,与所述壳体相连而设置,且收纳所述马达;匣盒,安装于所述机头部;以及电池,对所述马达供给电力,所述钉入机的特征在于:将所述匣盒相对于所述把手倾斜地安装,且,将所述匣盒与所述电池重叠地配置,所述马达及所述电池向所述匣盒相对于所述把手配置的一侧的相反侧偏移地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钉入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马达机壳的所述把手侧的表面配置着显示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钉入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把手与所述马达机壳之间进而设置着安装部,所述显示部配置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壳体的结合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钉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配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马达机壳的结合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田贵士伊藤穣远田润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