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物联网智能信息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9347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2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移动物联网智能信息终端,包括终端壳体,所述终端壳体上设置系统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控制模块、系统外设模块、信息查询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支撑板、第一电机、第二丝杠、第三丝杠以及信息采集装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母上设置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丝杠上设置第一锥形齿轮、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三丝杠设置第二锥形齿轮、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三锥形齿轮;所述信息查询模块包括触摸屏和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实现物品与物品、人与物品、人与人之间的互连且方便信息采集和查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物联网终端领域,具体是一种移动物联网智能信息终端
技术介绍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定义,物联网主要解决物品与物品,人与物品,人与人之间的互连,而在现有技术中这些互联的实现都是独立的完成的,并且在物联网运营中,每一个物品会有一个RFID标签,管理人员通过RFID阅读器识别和管理货物、采集信息,RFID阅读器成为物品物流管理的数据采集终端,现有的物联网采集设备需要人员手持进行数据采集,效率很低,另外,现有的物联网终端信息查询装置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对于身体偏高或偏低的人员不方便使用,为了进一步推广物联网中的互联效果,一个可移动的实现物品与物品、人与物品、人与人之间的互连且方便信息采集的终端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提供一种移动物联网智能信息终端,能够实现物品与物品、人与物品、人与人之间的互连且方便信息采集和查询。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移动物联网智能信息终端,包括终端壳体,所述终端壳体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终端壳体上设置系统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控制模块、系统外设模块、信息查询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系统外设模块包括显示屏和键盘,所述电源控制模块用于对各功能模块的电源进行控制,所述系统控制模 块连接并控制电源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存储模块、系统外设模块、信息查询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支撑板、第一电机、水平设置的第二丝杠、竖直设置的第三丝杠以及信息采集装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一丝杠,所述支撑板上设置与第一丝杠相配合的第一丝母,所述第一丝母上设置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丝杠上设置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三丝杠设置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与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相配合的第三锥形齿轮,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丝杠带动第二电机左右移动,第三锥形齿轮可以分别与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丝杠上设置第二丝母,所述第二丝母上设置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三丝杠上设置第三丝母,所述第三丝母上设置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相互垂直并均与信息采集装置滑动连接,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包括视频采集模块、RFID读写模块、条码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所述信息查询模块包括触摸屏和升降机构,所述触摸屏上设置滑块,所述终端壳体上设置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所述触摸屏的顶端设置第一红外感应装置,所述滑槽的底端设置与第一红外感应装置相配合的第二红外感应装置,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滑杆,所述滑杆的顶端与触摸屏连接,所述滑杆的底端设置滚轮,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与滚轮相配合的凸轮。所述RFID读写模块包括UHF RFID模块、HF RFID模块。所述系统外设模块、信息查询模块位于终端壳体的前侧面,所述信息采集模块位于终端壳体的后侧面。所述系统外设模块的两侧设置观察窗口。所述系统外设模块、信息查询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位于终端壳体的前侧面。对比与现有技术,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信息采集装置包括视频采集模块、RFID读写模块、条码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能够实现物品与物品、人与物品、人与人之间的互连,第二丝杠、第三丝杠带动信息采集装置移动,方便信息采集,实现自动化的数据采集,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第一红外感应装置、第二红外感应装置感应查询者的身高,系统控制模块控制第三电机调整触摸屏的高度,方便信息查询。2、本技术HF RFID模块实现对人员身份识别、物品RFID标签的数据采集,通过UHF RFID模块实现对物品EPC标签数据采集,通过条码识别模块实现对物品条码标识的信息采集,通过指纹识别模块实现对人员指纹采集、比对进行身份识别验证,然后通过终端的通信模块实现网络连接。3、本技术系统外设模块、信息查询模块位于终端壳体的前侧面,所述信息采集模块位于终端壳体的后侧面,减小终端壳体的占用体积,并且使工作人员与需要信息采集的人、物隔离开,避免造成混乱,提高工作效率。4、本技术系统外设模块的两侧设置观察窗口,方便工作人员观察采集现场,能够准确控制采集装置实现自动化的数据采集,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5、本技术系统外设模块、信息查询模块和信息采集模块位于终端壳体的前侧面,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准确控制采集装置实现自动化的数据采集,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够方便被采集信息的人员查询采集结果。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框图;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实施例2的主视图;附图5是实施例2的后视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终端壳体;11、底座;12、支撑板;13、第一电机;14、第一丝杠;15、第二电机;16、第三锥形齿轮;2、系统控制模块;21、通讯模块;22、存储模块;23、信息查询模块;24、信息采集装置;25、视频采集模块;26、条码识别模块;27、指纹识别模块;28、UHF RFID模块;29、HF RFID模块;3、电源控制模块;4、显示屏;41、键盘;5、第二丝杠;51、第一锥形齿轮;52、第一连接杆;6、第三丝杠;61、第二锥形齿轮;62、第二连接杆;7、触摸屏;71、滑槽;72、第一红外感应装置;73、第二红外感应装置;74、安装座;75、滑杆;76、滚轮;77、凸轮;8、观察窗口。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移动物联网智能信息终端,包括终端壳体1,所述终端壳体1安装在底座11上,所述终端壳体1上设置系统控制模块2、通讯模块21、存储模块22、电源控制模块3、系统外设模块、信息查询模块23和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系统外设模块包括显示屏4和键盘41,所述电源控制模块3用于对各功能模块的电源进行控制,所述系统控制模块2连接并控制电源控制模块3、通讯模块21、存储模块22、系统外设模块、信息查询模块23和信息采集模块,键盘41用于输 入系统控制模块2的相关指令,使系统控制模块2对各模块进行控制,显示屏4用于观察信息采集的结果;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支撑板12、第一电机13、水平设置的第二丝杠5、竖直设置的第三丝杠6以及信息采集装置24,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一丝杠14,所述支撑板12上设置与第一丝杠14相配合的第一丝母,所述第一丝母上设置第二电机15,第一电机13带动第一丝杠14旋转控制第二电机15左右移动。所述第二丝杠5上设置第一锥形齿轮51,所述第三丝杠6设置第二锥形齿轮61,所述第二电机15的输出轴上设置与第一锥形齿轮51、第二锥形齿轮61相配合的第三锥形齿轮16,所述第一电机13通过第一丝杠14带动第二电机15左右移动,第三锥形齿轮16可以分别与第一锥形齿轮51、第二锥形齿轮61啮合,所述第二丝杠5上设置第二丝母,所述第二丝母上设置第一连接杆52,所述第三丝杠6上设置第三丝母,所述第三丝母上设置第二连接杆62,所述第一连接杆52与第二连接杆62相互垂直并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移动物联网智能信息终端

【技术保护点】
移动物联网智能信息终端,包括终端壳体(1),所述终端壳体(1)安装在底座(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壳体(1)上设置系统控制模块(2)、通讯模块(21)、存储模块(22)、电源控制模块(3)、系统外设模块、信息查询模块(23)和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系统外设模块包括显示屏(4)和键盘(41),所述电源控制模块(3)用于对各功能模块的电源进行控制,所述系统控制模块(2)连接并控制电源控制模块(3)、通讯模块(21)、存储模块(22)、系统外设模块、信息查询模块(23)和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支撑板(12)、第一电机(13)、水平设置的第二丝杠(5)、竖直设置的第三丝杠(6)以及信息采集装置(24),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一丝杠(14),所述支撑板(12)上设置与第一丝杠(14)相配合的第一丝母,所述第一丝母上设置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丝杠(5)上设置第一锥形齿轮(51),所述第三丝杠(6)设置第二锥形齿轮(61),所述第二电机(15)的输出轴上设置与第一锥形齿轮(51)、第二锥形齿轮(61)相配合的第三锥形齿轮(16),所述第一电机(13)通过第一丝杠(14)带动第二电机(15)左右移动,第三锥形齿轮(16)可以分别与第一锥形齿轮(51)、第二锥形齿轮(61)啮合,所述第二丝杠(5)上设置第二丝母,所述第二丝母上设置第一连接杆(52),所述第三丝杠(6)上设置第三丝母,所述第三丝母上设置第二连接杆(62),所述第一连接杆(52)与第二连接杆(62)相互垂直并均与信息采集装置(24)滑动连接,所述信息采集装置(24)包括视频采集模块(25)、RFID读写模块、条码识别模块(26)、指纹识别模块(27);所述信息查询模块(23)包括触摸屏(7)和升降机构,所述触摸屏(7)上设置滑块,所述终端壳体(1)上设置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71),所述触摸屏(7)的顶端设置第一红外感应装置(72),所述滑槽(71)的底端设置与第一红外感应装置(72)相配合的第二红外感应装置(73),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和安装座(74),所述安装座(74)上设置滑杆(75),所述滑杆(75)的顶端与触摸屏(7)连接,所述滑杆(75)的底端设置滚轮(76),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与滚轮(76)相配合的凸轮(77)。...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物联网智能信息终端,包括终端壳体(1),所述终端壳体(1)安装在底座(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壳体(1)上设置系统控制模块(2)、通讯模块(21)、存储模块(22)、电源控制模块(3)、系统外设模块、信息查询模块(23)和信息采集模块,所述系统外设模块包括显示屏(4)和键盘(41),所述电源控制模块(3)用于对各功能模块的电源进行控制,所述系统控制模块(2)连接并控制电源控制模块(3)、通讯模块(21)、存储模块(22)、系统外设模块、信息查询模块(23)和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支撑板(12)、第一电机(13)、水平设置的第二丝杠(5)、竖直设置的第三丝杠(6)以及信息采集装置(24),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上设置第一丝杠(14),所述支撑板(12)上设置与第一丝杠(14)相配合的第一丝母,所述第一丝母上设置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丝杠(5)上设置第一锥形齿轮(51),所述第三丝杠(6)设置第二锥形齿轮(61),所述第二电机(15)的输出轴上设置与第一锥形齿轮(51)、第二锥形齿轮(61)相配合的第三锥形齿轮(16),所述第一电机(13)通过第一丝杠(14)带动第二电机(15)左右移动,第三锥形齿轮(16)可以分别与第一锥形齿轮(51)、第二锥形齿轮(61)啮合,所述第二丝杠(5)上设置第二丝母,所述第二丝母上设置第一连接杆(52),所述第三丝杠(6)上设置第三丝母,所述第三丝母上设置第二连接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卫廖志军张俊锋吴婷婷沈笑寒李轩唐微何小炜张昱申益平袁月亮苏涵李骏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宜春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