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75544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9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扬声器模组,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整个模组内腔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两个腔体,所述后声腔的上下两侧壳体之间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竖向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撑板,各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后声腔上下两侧的所述壳体相连接,相邻的两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扬声器模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扬声器模组的支撑结构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扬声器模组的支撑件占用空间小,对后声腔的体积影响小,使得模组的频响曲线得以优化,提高了模组的声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声产品
,特别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
技术介绍
扬声器模组是便携式电子终端的重要声学部件,用于完成电信号与声音信号之间的转换,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扬声器模组通常包括外壳,外壳由至少两个壳体结合而成,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扬声器单体将整个模组内腔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两个腔体,后声腔为密闭式的空间,前声腔连通模组的出声孔。在一些后声腔面积较大的扁平形扬声器模组中,为了满足产品的结构强度,通常会在后声腔内设置支撑结构,以防止扬声器模组工作时产生共振音。现有的支撑结构通常为密封式的柱体,即圆筒状结构或多边形筒状结构,在模组的后声腔超声密封后,该支撑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后声腔两侧的壳体结合,因此,该支撑结构内部的空间就形成了一个密封的空间,气流无法进入流通,造成了空间的浪费,减小了后声腔的实际空间,对扬声器模组的频响曲线造成了影响,降低了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此扬声器模组的支撑结构对后腔体积影响小,优化了产品的频响曲线,声学性能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整个模组内腔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两个腔体,所述后声腔的上下两侧壳体之间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竖向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撑板,各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后声腔上下两侧的所述壳体相连接,相邻的两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体。其中,位于两侧边缘位置的两所述支撑板相背的一侧均设有加强筋板。其中,各所述支撑板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加强筋板均与所述支撑板垂直设置。其中,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加强筋板均竖向设置,且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加强筋板的高度均小于所述支撑板的高度。其中,所述支撑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加强筋板相同的一端齐平并均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其中,所述连接板未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一端设有凹槽。其中,所述加强筋板的一个角部设有倒角斜面。其中,所述扬声器单体位于所述模组的边缘位置,所述支撑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扬声器单体的中心与所述模组的中心之间的连线。其中,所述外壳包括结合在一起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所述支撑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加强筋板相同的一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其中,所述外壳还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相结合。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扬声器模组的支撑件包括竖向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撑板,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在后声腔上下两侧的壳体上,相邻的两个支撑板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体。本技术的支撑件与现有技术的密封柱式支撑结构相比,占用后声腔的空间小,在后声腔密封后,仍然是开放式的空间,不会出现密封的空间,避免了空间的浪费,对后声腔的体积影响小,对模组的频响曲线影响小,使得模组的频响曲线得以优化,提高了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由于位于两侧边缘位置的两支撑板相背的一侧均设有加强筋板,加强筋板对支撑件起到了稳定支撑的作用,能够防止支撑板歪斜或倾倒,保证了支撑件的支撑作用。由于连接板和加强筋板的高度均小于支撑板的高度,此结构占用空间小,同时也减小了对气流的阻挡,更有利于声学性能的提高。由于连接板未固定在壳体上的一端设有凹槽,该凹槽进一步的减小了占用空间,同时增大了两支撑板之间的气流通道,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由于加强筋板的一个角部设有倒角斜面,倒角斜面进一步的减小了占用空间。由于支撑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扬声器单体的中心与模组的中心之间的连线,支撑件的此种设置角度可使得后声腔中的气流流通更为顺畅,支撑板对气流的阻挡最小,更有利于提高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综上所述,本技术扬声器模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扬声器模组的支撑结构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扬声器模组的支撑件占用空间小,对后声腔的体积影响小,使得模组的频响曲线得以优化,提高了模组的声学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扬声器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组合图;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图4是图1中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中:10、第一壳体,20、第二壳体,22、支撑件,220、支撑板,222、连接板,2220、凹槽,224、加强筋板,2240、倒角斜面,24、安装孔,30、第三壳体,40、扬声器单体,50、出声孔,60、气流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内侧均指靠近模组中心的一侧,外侧均指远离模组中心的一侧;方向上指扬声器单体振动系统的方向,方向下指扬声器单体磁路系统的方向。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一种扬声器模组,为扁平结构,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依次结合在一起的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和第三壳体30,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和第三壳体30围成的空间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40,扬声器单体40固定在第二壳体20上,同时将整个模组内腔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两个腔体。扬声器单体40、第一壳体10及第二壳体20共同围成后声腔,扬声器单体40、第二壳体20及第三壳体30共同围成前声腔。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位于后声腔上下两侧的壳体之间设有支撑件22,即位于后声腔位置的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之间设有支撑件22,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22共设有三个,三个支撑件22呈品字形分布在后声腔的中部。实际应用中,该支撑件22的个数并不限于三个,也不一定要呈品字形分布,设计人员可根据后声腔的大小及结构进行调整。支撑件包括竖向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撑板,相邻的两个支撑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体,且位于两侧边缘位置的两个支撑板相背的一侧均设有加强筋板。本实施方式以支撑件设有两个支撑板为例进行详细的阐述:如图1、图3、图4和图5共同所示,支撑件22包括竖向平行设置的两个支撑板220,两个支撑板22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壳体20和第一壳体10连接。两支撑板220之间竖向连接有连接板222,两支撑板220相背的一侧各竖向设有两个加强筋板224,支撑板220、连接板222和加强筋板224连接为一体。连接板222及各加强筋板224均与支撑板220相垂直,支撑板220、连接板222和加强筋板224的上端齐平,均固定在第二壳体20上,支撑板220的下端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固定在第一壳体10上,连接板222和加强筋板224的高度均小于支撑板220的高度,即连接板222和加强筋板224与第一壳体10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空间。本实施方式优选支撑件22与第二壳体20为一体结构,在注塑第二壳体20时直接注塑而成,成型简便,生产效率高。如图3和图4共同所示,连接板222未与第二壳体20连接为一体的一端设有凹槽2220,凹槽2220在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结合后能够增大两支撑板220之间的气流通道60,减小占用空间的同时更有利于气流的流通。如图3和图4共同所示,加强筋板224未与第二壳体20和支撑板220相连接的角部设有倒角斜面2240,倒角斜面2240可进一步的减小占用的空间。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扬声器单体40位于模组的边缘位置,即扬声器单体40固定在第二壳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扬声器模组

【技术保护点】
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整个模组内腔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两个腔体,所述后声腔的上下两侧壳体之间设有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竖向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撑板,各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后声腔上下两侧的所述壳体相连接,相邻的两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扬声器模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收容有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整个模组内腔分隔为前声腔和后声腔两个腔体,所述后声腔的上下两侧壳体之间设有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竖向设置的至少两个支撑板,各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后声腔上下两侧的所述壳体相连接,相邻的两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板连接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位于两侧边缘位置的两所述支撑板相背的一侧均设有加强筋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板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加强筋板均与所述支撑板垂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加强筋板均竖向设置,且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加强筋板的高度均小于所述支撑板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倩倩金晓东李志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