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07069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9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入口端和底端,所述入口端和底端之间设置有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内部套设有外圈,所述外圈的内部设置有内柱,所述内柱和外圈之间设置有旋转齿,所述除尘装置的固定套筒的下端固接于底端的支架,所述除尘装置的固定套筒的上端滑动连接于入口端的凹槽。所述入口端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下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圈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旋转圈,所述旋转圈设置于除尘部位的外圈。该装置具有自动集尘,免清洗免维护等优点,可单独用作空气净化集尘,也可作为主要集尘部件应用于空气净化器、新风换气机等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污染治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到一种应用于人居环境的颗粒污染物自动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静电除尘是气体除尘方法的一种,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表面放电而沉积。在冶金、化学等工业中用以净化气体或回收有用尘粒,利用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的收尘方法;在强电场中空气分子被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电子奔向正极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带负电吸附到正极被收集。静电集尘技术也是一种基础净化技术,利用高压静电吸附的原理,将空气中的污染物过滤,被广泛应用于室内空气净化器上。国内公开的相关专利比较多,公开了一种能有效清除工场现场空气中的粉尘的高压静电除尘系统,为工作人员提供清洁的工作环境,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还有专利公开了一种处理静电除尘输灰仓堵灰的方法及装置,通过压缩空气对飞灰的扰动作用,避免了在下灰口产生积灰堵塞下灰口的问题,不仅保证了除尘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摆脱了以往人工手动敲打等劳动强度较大且效率很低的方法的束缚;也有一种静电除尘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设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组合结构的箱体,箱体上设有静电发生器,箱体内设有与静电发生器连接的电极丝网,所述电极丝网与静电发生器形成快捷拆装的固定连接,电极丝网还用于集聚被荷电的尘埃。以上专利大多是用于大型场所及工矿企业尾气处理,缺乏用于室内空气净化的小型静电集尘器,因而,根据以上分析,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合理的改进。本专利技术专利体积小、效率高,采用创新的圆筒式结构,采用马达联动的方式实现自动集尘,可避免传统静电集尘片式集尘不易清洗和缺点,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具有静电和机械双重除尘功能的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自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入口端和底端,所述入口端和底端之间设置有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内部套设有外圈,所述外圈的内部设置有内柱,所述内柱和外圈之间设置有旋转齿,所述除尘装置的固定套筒的下端固接于底端的支架,所述除尘装置的固定套筒的上端滑动连接于入口端的凹槽。其中,所述入口端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下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圈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旋转圈,所述旋转圈设置于除尘部位的外圈。其中,所述入口端的固定圈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取放入口端的安置托。其中,所述除尘部位的旋转齿一端固接于内柱,所述旋转齿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外圈。其中,所述固定套筒和外圈的下端设置有出风口。其中,所述底端的支架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滑动设置有太阳轮、行星轮和小齿轮,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电动机,所述小齿轮固接于电动机的轴,其中小齿轮通过行星轮带动太阳轮,使得小齿轮和太阳轮的转向相反。其中,所述小齿轮的上端设置有除尘部位的内柱,所述太阳轮的上端设置有除尘部位的外圈。其中,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板孔,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容积室。其中,所述支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该装置运动的旋转轮。其中,所述内柱上设置有带有负离子的电极,所述外圈上设置有带有正离子的电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该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空气净化装置,将静电和机械除尘方式结合在一起,噪音小,可移动使用方便。可用于环境中PM2.5 等颗粒物的去除,具有自动集尘,免清洗免维护等优点,可单独用作空气净化集尘,也可作为主要集尘部件应用于空气净化器、新风换气机等设备;可用于环境中PM2.5 等颗粒物的去除,具有自动集尘,免清洗免维护等优点,可单独用作空气净化集尘,也可作为主要集尘部件应用于空气净化器、新风换气机等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空气净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空气净化装置的入口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空气净化装置的除尘部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自动空气净化装置的底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入口端;11、安置托;12、固定圈;13、凹槽;14、旋转圈;2、除尘部位;21、固定套筒;22、外圈;23、旋转齿;24、内柱;25、出风口;3、底端;31、电动机;32、支撑板;33、容积室;34、小齿轮;35、行星轮;36、支架;37、板孔;38、太阳轮;4、旋转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入口端1和底端3,所述入口端1和底端3之间设置有除尘装置2,所述除尘装置2包括固定套筒21,所述固定套筒21的内部套设有外圈22,所述外圈22的内部设置有内柱24,所述内柱24和外圈22之间设置有旋转齿23,所述除尘装置2的固定套筒21的下端固接于底端3的支架36,所述除尘装置2的固定套筒21的上端滑动连接于入口端1的凹槽13。进一步地,所述入口端1包括固定圈12,所述固定圈12的下端设置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设置成等腰梯形的截面,所述固定圈1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旋转圈14,所述旋转圈14设置于除尘部位2的外圈22的上端,可以随除尘部位2的外圈22一起转动,所述入口端1的固定圈12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取放入口端1的安置托11。进一步地,所述除尘部位2的旋转齿23一端固接于内柱24,所述旋转齿23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外圈22,以便于可以扫落粘附于外圈22的灰尘,所述固定套筒21和外圈22的下端设置有出风口25。进一步地,所述底端3的支架36内设置有支撑板32,所述支撑板32上方滑动设置有太阳轮38、行星轮35和小齿轮34,所述支撑板32下方设置有电动机31,所述小齿轮34固接于电动机31的轴,其中小齿轮34通过行星轮35带动太阳轮38,使得小齿轮34和太阳轮38的转向相反,所述小齿轮34的上端设置有除尘部位2的内柱24,所述太阳轮38的上端设置有除尘部位2的外圈22。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32上设置有板孔37,所述支撑板37下方设置有容积室33,所述支架36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该装置运动的旋转轮4。更进一步地,所述内柱24上设置有带有负离子的电极,所述外圈22上设置有带有正离子的电极。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所述:当使用该装置时,操作者首先通过旋转轮4将该装置移动到要清理的地点,然后将除尘部位2内柱24上设置负离子的电极,将外圈22上设置正离子的电极,然后启动电动机31,电动机31带动小齿轮34转动,所述小齿轮34通过行星轮35带动太阳轮38反向转动,进而带动固接于小齿轮34的内柱24和固接于太阳轮38的外圈22相应转动,在旋转齿23的作用下,使得入口端1的上方产生低压,使得空气流入除尘部位2,然后在内柱24上设置有带有负离子的电极和外圈22上设置有带有正离子的电极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空气中的粒子粘附于外圈22,然后净化的空气通过外圈22和固定套筒32的出风口25排除。然后旋转齿23将外圈22中的粒子扫落,使得通过支撑板32的板孔37进入底端3的容积室33。这就完成了空气中颗粒的收集。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自动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入口端和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端和底端之间设置有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内部套设有外圈,所述外圈的内部设置有内柱,所述内柱和外圈之间设置有旋转齿,所述除尘装置的固定套筒的下端固接于底端的支架,所述除尘装置的固定套筒的上端滑动连接于入口端的凹槽;所述入口端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下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圈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旋转圈,所述旋转圈设置于除尘部位的外圈;所述入口端的固定圈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取放入口端的安置托;所述除尘部位的旋转齿一端固接于内柱,所述旋转齿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外圈,所述固定套筒和外圈的下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底端的支架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滑动设置有太阳轮、行星轮和小齿轮,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电动机,所述小齿轮固接于电动机的轴,其中小齿轮通过行星轮带动太阳轮,使得小齿轮和太阳轮的转向相反;所述小齿轮的上端设置有除尘部位的内柱,所述太阳轮的上端设置有除尘部位的外圈;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板孔;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有容积室;所述支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该装置运动的旋转轮;所述内柱上设置有带有负离子的电极,所述外圈上设置有带有正离子的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入口端和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端和底端之间设置有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内部套设有外圈,所述外圈的内部设置有内柱,所述内柱和外圈之间设置有旋转齿,所述除尘装置的固定套筒的下端固接于底端的支架,所述除尘装置的固定套筒的上端滑动连接于入口端的凹槽;所述入口端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下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圈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旋转圈,所述旋转圈设置于除尘部位的外圈;所述入口端的固定圈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取放入口端的安置托;所述除尘部位的旋转齿一端固接于内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聪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