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柔性棉质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4439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2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柔性棉质面料包括棉织物层;棉织物层的一面设有毛圈结构;毛圈结构表面设有多孔薄膜层;棉织物层的另一面设有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与棉织物层之间设有塑性粘接层;根据马丁代尔法测试结果,本耐磨柔性棉质面料磨5000次不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面料通过不同辅助材料层的复合,来达到耐磨、柔软的性能;易于通过各种后处理加工方式,来实现不同领域纺织成品的制造;而且该面料易于收纳和洗涤,利于面料整体的使用寿命延长,避免了材料的浪费,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棉织物,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柔性棉质面料
技术介绍
以纯棉织物为面料,采用缝制工艺制作的纺织品用途非常广泛,尤其用在工业领域比如工作服、劳保手套、机械包装罩等;其中,用于工业作业时,耐磨性很重要。现有耐磨纺织品所用的材料穿戴起来并不舒适而且不透气吸汗,如果在闷热的环境中穿戴,不仅会降低员工的工作效率,而且由于手指尖和手掌心频繁接触外界,摩擦次数较多,长时间使用很容易造成上述部位的磨损,粗糙的材质和人体摩擦可能会对员工造成伤害。高分子量聚烯烃纤维是一种高性能纤维,以其低密度和高强高模性能,被用于防弹、防刺等特种装备领域;该类纤维的高强高模来自于其极高的分子链取向,而高取向的分子结构使物体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目前使用的耐磨棉织物,大多存在不防刺、也不防割、不耐酸碱、耐磨性差、厚度要求高且材料重、戴用笨、活动不灵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柔性棉质面料。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磨柔性棉质面料,包括棉织物层;所述棉织物层的一面设有毛圈结构;所述毛圈结构表面设有多孔薄膜层;所述多孔薄膜层的孔径为280~350微米;所述棉织物层的另一面设有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所述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与棉织物层之间设有塑性粘接层;所述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中,单根纤维的直径为360~480纳米;所述毛圈结构的经密度为210~220根每10厘米,纬密度为180~190根每10厘米。本技术的毛圈结构来自于单面或者双面毛圈针织物,毛圈结构参数,包括毛圈高度、毛圈密度,会影响面料的透气度与柔软性,从而对面料的应用效果有很大影响。毛圈高度是带毛圈结构特有的一个指标,它是指毛圈顶部到织物基部之间的长度;本技术限定毛圈结构的高度为0.2~0.25毫米,能充分体现其柔性效果,同时不会降低接触摩擦力,保证面料的应用不受影响。本技术中,棉织物层的经密度为380根/10厘米,纬密度为392根/10厘米;厚度为1.2~1.8毫米。棉织物作为面料的本体,也是基体材料,需要具有相当的强度,能够支撑其两面的各层材料;同时本技术公开的棉织物柔性合适,利于加工成型。本技术中,多孔薄膜层的厚度为20~25微米,其覆盖在毛圈表面,起到保护毛圈不被钩断、损坏的作用,结合280~350微米的孔径限定,保证透气、散热效果;同时很薄的薄膜几乎不影响毛圈体现其柔软效果;其材质一般为塑性硅塑料,延展性很好。本技术中,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的厚度为380~420微米,其是体现面料耐磨性的关键,利用高强高模的聚乙烯结合惰性聚四氟乙烯,通过共混改性、静电纺可以制备出高耐磨的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控制单根纤维的直径为360~480纳米,可以得到耐磨性好,同时具备一定柔性的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通过塑性粘接剂可以很好的将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与棉织物层复合,同时塑性粘结层更有利于体现面料的柔性性能,避免其他粘接剂硬质的缺点,其选择不做限定,比如硅氧粘接剂。本技术中,棉织物一面设置毛圈结构,另一面复合耐磨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具有耐磨性的同时质地柔软,加工成纺织成品后,耐磨层朝外,毛圈结构在内;人体或者产品与毛圈结构接触,可以减少摩擦损伤;外侧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有效保证纺织成品的耐磨性,增加使用寿命。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首次提供了一种质软、耐磨性好的棉质面料,可用于耐磨产品的生产制造;通过在棉织物一面设置毛圈结构,另一面复合耐磨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使得复合棉织物面料具有透气性好、柔软保暖的优点同时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耐磨性;并且利于折叠收纳。2.本技术公开的面料由于棉织物内侧设置毛圈以及多孔薄膜,因而用于人体防护产品时,穿戴舒适且透气吸汗,舒适性好,避免现有产品因为太厚而感到炎热。3.本技术公开的面料通过不同辅助材料层的复合,来达到耐磨、柔软的性能;易于通过各种后处理加工方式,来实现不同领域纺织成品的制造;而且该面料易于收纳和洗涤,利于面料整体的使用寿命延长,避免了材料的浪费,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耐磨柔性棉质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棉织物层1、毛圈结构2、多孔薄膜层3、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4、塑性粘接层5。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耐磨柔性棉质面料包括棉织物层1;棉织物层的一面设有毛圈结构2;毛圈结构表面设有多孔薄膜层3;多孔薄膜层的孔径为300微米;棉织物层的另一面设有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4;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与棉织物层之间设有塑性粘接层5;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中,单根纤维的直径为400纳米;毛圈结构的经密度为210根每10厘米,纬密度为190根每10厘米;毛圈结构的高度为0.2毫米;棉织物层的经密度为380根/10厘米,纬密度为392根/10厘米;多孔薄膜层的厚度为20微米;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的厚度为400微米;棉织物的厚度为1.5毫米。根据马丁代尔法测试结果,本耐磨柔性棉质面料磨5000次不破。实施例二:一种耐磨柔性棉质面料包括棉织物层;棉织物层的一面设有毛圈结构;毛圈结构表面设有多孔薄膜层;多孔薄膜层的孔径为280微米;棉织物层的另一面设有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与棉织物层之间设有塑性粘接层;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中,单根纤维的直径为480纳米;毛圈结构的经密度为220根每10厘米,纬密度为190根每10厘米;毛圈结构的高度为0.2毫米;棉织物层的经密度为380根/10厘米,纬密度为392根/10厘米;多孔薄膜层的厚度为25微米;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的厚度为380微米;棉织物的厚度为1.2毫米。根据马丁代尔法测试结果,本耐磨柔性棉质面料磨5000次不破。实施例三:一耐磨柔性棉质面料包括棉织物层;棉织物层的一面设有毛圈结构;毛圈结构表面设有多孔薄膜层;多孔薄膜层的孔径为350微米;棉织物层的另一面设有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与棉织物层之间设有塑性粘接层;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中,单根纤维的直径为360纳米;毛圈结构的经密度为210根每10厘米,纬密度为180根每10厘米;毛圈结构的高度为0.25毫米;棉织物层的经密度为380根/10厘米,纬密度为392根/10厘米;多孔薄膜层的厚度为20微米;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的厚度为420微米;棉织物的厚度为1.8毫米。根据马丁代尔法测试结果,本耐磨柔性棉质面料磨5000次不破。可以将本技术的面料制备成手套、护肘套、鞋套、半导体包装套等,用于人体防护、产品包装等方面,既柔软又具有优异的耐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磨柔性棉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柔性棉质面料包括棉织物层;所述棉织物层的一面设有毛圈结构;所述毛圈结构表面设有多孔薄膜层;所述多孔薄膜层的孔径为280~350微米;所述棉织物层的另一面设有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所述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与棉织物层之间设有塑性粘接层;所述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中,单根纤维的直径为360~480纳米;所述毛圈结构的经密度为210~220根每10厘米,纬密度为180~190根每10厘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柔性棉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柔性棉质面料包括棉织物层;所述棉织物层的一面设有毛圈结构;所述毛圈结构表面设有多孔薄膜层;所述多孔薄膜层的孔径为280~350微米;所述棉织物层的另一面设有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所述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与棉织物层之间设有塑性粘接层;所述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复合纤维层中,单根纤维的直径为360~480纳米;所述毛圈结构的经密度为210~220根每10厘米,纬密度为180~190根每10厘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磨柔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定勇杜龙军乔冠娣唐维强郭翠芹殷翔芝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华冠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