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0‑35kV高压室安全提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4011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1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0‑35kV高压室安全提示器特征是由门外检测单元、门内确认单元、控制单元、语音提示单元组成,其中门外检测单元由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CS9803)、第1‑8电阻R1‑R8、第1‑8电容C1‑C8、第1红外传感器U2组成;门内确认单元由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CS9803)、第9‑18电阻R9‑R18、第9‑16电容C9‑C16、第2红外传感器U4、三极管Q(8050)组成;控制单元由控制器U5(NE555)、第19电阻R19、第18‑19电容C18‑C19组成;语音提示单元由语音模块U6(ISD1820)、第20电阻R20组成。它可以给进入高压室的作业人员语音提示,提醒作业人员安全注意事项,同时可以区分人员进入高压室还是走出高压室,从而避免了人员走出高压室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出不必要的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提示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工程中10-35kV高压室使用的安全提示器。
技术介绍
国网公司的《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相关条款规定,进入变电站的高压室应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按照规程进行作业,尽管在进行工作前工作负责人会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安全教育,但是个别外单位的施工人员、实习人员由于安全意识较差,发生违反《电力安全工作规程》有关条例的事情时有发生,为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目前,一般的做法是在高压室门外张贴安全警示贴纸,但是这种方法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10-35kV高压室安全提示器特征是由门外检测单元、门内确认单元、控制单元、语音提示单元组成,其中:门外检测单元由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CS9803)、第1-8电阻R1-R8、第1-8电容C1-C8、第1红外传感器U2组成;门内确认单元由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CS9803)、第9-18电阻R9-R18、第9-16电容C9-C16、第2红外传感器U4、三极管Q(8050)组成;控制单元由控制器U5(NE555)、第19电阻R19、第18-19电容C18-C19组成;语音提示单元由语音模块U6(ISD1820)、第20电阻R20组成。本技术可以给进入高压室的作业人员进行诸如“进入高压室 作业,请正确佩戴安全帽”等语音提示,提醒作业人员一些安全注意事项,同时可以区分人员进入高压室还是走出高压室,从而避免了人员走出高压室时本技术发出不必要的噪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其中,在图2中,电源Vcc为5V,电阻和电容的取值如下:R1:10kΩ,R2:240kΩ,R3:10kΩ,R4:47kΩ,R5:100kΩ,R6:4,7kΩ,R7:560kΩ,R8:100kΩ,R9:10kΩ,R10:10kΩ,R11:240kΩ,R12:10kΩ,R13:47kΩ,R14:100kΩ,R15:4.7kΩ,R16:560kΩ,R17:4.7kΩ,R18:10kΩ,R19:20kΩ,R20:4.7kΩ;C1:47μFC2:104,C3:47μF,C4:103,C5:100μF,C6:101,C7:103,C8:103,C9:47μF,C10:103,C11:104,C12:47μF,C13:103,C14:C15:101,C16:103,C17:103,C18:47μF,C19:103。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10-35kV高压室安全提示器由门外检测单元、门内确认单元、控制单元、语音提示单元组成,其中:门外检测单元由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CS9803)、第1-8电阻R1-R8、第1-8电容C1-C8、第1红外传感器U2组成;门内确认单元由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CS9803)、第9-18电阻R9-R18、第9-16电容C9-C16、第2红外传感器U4、三极管Q(8050)组成;控 制单元由控制器U5(NE555)、第19电阻R19、第18-19电容C18-C19组成;语音提示单元由语音模块U6(ISD1820)、第20电阻R20组成。门外检测单元由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CS9803)、第1-8电阻R1-R8、第1-8电容C1-C8、第1红外传感器U2组成,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电源端13脚接电源Vcc,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接地端5脚接地,第7电阻R7和第8电容C8并联于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运放输出2端16脚和运放负输入2端14脚之间,第3电阻R3的一端与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运放负输入2端14脚连接,第3电阻R3的另一端串联第3电容C3后接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运放输出1端1脚,第2电阻R2和第2电容C2并联于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运放输出1端1脚和运放负输入1端3脚之间,第1电容C1的一端接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运放负输入1端3脚,第1电容C1的另一端串联第1电阻R1后接地,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参考电压端4脚接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电源端D脚,第5电容C5的一端接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参考电压端4脚,第5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信号输入端2脚接第1红外传感器U2的信号输出端S脚,第4电阻R4和第4电容C4并联于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信号输入端2脚和地之间,第1红外传感器U2的接地端G脚接地,第5电阻R5一端和第6电容C6一端的公共端接第1红外传感器U2的系统时钟端6脚,第5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6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第6电阻R6一端和第7电容C7一端的公共端接第1红外传感器U2 的定时时钟端8脚,第6电阻R6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7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第1红外传感器U2的信号输出端接控制器U5的第1信号输入端4脚。U3的运放输出2端16脚和运放负输入2端14脚之间,第12电阻R12的一端与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的运放负输入2端14脚连接,第12电阻R12的另一端串联第12电容C12后接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的运放输出1端1脚,第11电阻R11和第11电容C11并联于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的运放输出1端1脚和运放负输入1端3脚之间,第9电容门内确认单元由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CS9803)、第9-18电阻R9-R18、第9-16电容C9-C16、第2红外传感器U4、三极管Q(8050)组成,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的电源端13脚接电源Vcc,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的接地端5脚接地,第16电阻R16和第17电容C17并联于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C9的一端接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的运放负输入1端3脚,第9电容C9的另一端串联第10电阻R10后接地,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的参考电压端4脚接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的电源端D脚,第14电容C14的一端接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的参考电压端4脚,第14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的信号输入端2脚接第2红外传感器U4的信号输出端S脚,第13电阻R13和第13电容C13并联于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的信号输入端2脚和地之间,第2红外传感器U4的接地端G脚接地,第14电阻R14一端和第15电容C15一端的公共端接第2红外传感器U4的系统时钟端6 脚,第14电阻R14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15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第15电阻R15一端和第16电容C16一端的公共端接第2红外传感器U4的定时时钟端8脚,第15电阻R15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16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第2红外传感器U4的信号输出端接三极管Q的基极,三极管Q的集电极的接第18电阻R18的和控制器U5的第2信号输入端2脚的公共端,第18电阻R18的另一端接电源Vcc,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地。控制单元由控制器U5(NE555)、第19电阻R19、第18-19电容C18-C19组成,控制器U5的电源端8脚接电源Vcc,控制器U5的重置锁定端6脚、放电端7脚并联后接第19电阻R19、第18电容C18一端的公共端,第19电阻R19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18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控制器U5的控制端5脚串联第19电容C19后接地,接地端1脚接地。语音提示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10‑35kV高压室安全提示器,其特征是由门外检测单元、门内确认单元、控制单元、语音提示单元组成,其中门外检测单元由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第1‑8电阻R1‑R8、第1‑8电容C1‑C8、第1红外传感器U2组成;门内确认单元由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第9‑18电阻R9‑R18、第9‑16电容C9‑C16、第2红外传感器U4、三极管Q组成;控制单元由控制器U5、第19电阻R19、第18‑19电容C18‑C19组成;语音提示单元由语音模块U6、第20电阻R20组成;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电源端13脚接电源Vcc,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接地端5脚接地,第7电阻R7和第8电容C8并联于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运放输出2端16脚和运放负输入2端14脚之间,第3电阻R3的一端与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运放负输入2端14脚连接,第3电阻R3的另一端串联第3电容C3后接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运放输出1端1脚,第2电阻R2和第2电容C2并联于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运放输出1端1脚和运放负输入1端3脚之间,第1电容C1的一端接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运放负输入1端3脚,第1电容C1的另一端串联第1电阻R1后接地,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参考电压端4脚接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电源端D脚,第5电容C5的一端接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参考电压端4脚,第5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信号输入端2脚接第1红外传感器U2的信号输出端S脚,第4电阻R4和第4电容C4并联于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信号输入端2脚和地之间,第1红外传感器U2的接地端G脚接地,第5电阻R5一端和第6电容C6一端的公共端接第1红外传感器U2的系统时钟端6脚,第5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6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第6电阻R6一端和第7电容C7一端的公共端接第1红外传感器U2的定时时钟端8脚,第6电阻R6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7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第1红外传感器U2的信号输出端接控制器U5的第1信号输入端4脚;U3的运放输出2端16脚和运放负输入2端14脚之间,第12电阻R12的一端与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的运放负输入2端14脚连接,第12电阻R12的另一端串联第12电容C12后接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的运放输出1端1脚,第11电阻R11和第11电容C11并联于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的运放输出1端1脚和运放负输入1端3脚之间,第9电容门内确认单元由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第9‑18电阻R9‑R18、第9‑16电容C9‑C16、第2红外传感器U4、三极管Q组成,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的电源端13脚接电源Vcc,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的接地端5脚接地,第16电阻R16和第17电容C17并联于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C9的一端接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的运放负输入1端3脚,第9电容C9的另一端串联第10电阻R10后接地,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的参考电压端4脚接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的电源端D脚,第14电容C14的一端接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的参考电压端4脚,第14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的信号输入端2脚接第2红外传感器U4的信号输出端S脚,第13电阻R13和第13电容C13并联于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的信号输入端2脚和地之间,第2红外传感器U4的接地端G脚接地,第14电阻R14一端和第15电容C15一端的公共端接第2红外传感器U4的系统时钟端6脚,第14电阻R14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15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第15电阻R15一端和第16电容C16一端的公共端接第2红外传感器U4的定时时钟端8脚,第15电阻R15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16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第2红外传感器U4的信号输出端接三极管Q的基极,三极管Q的集电极的接第18电阻R18的和控制器U5的第2信号输入端2脚的公共端,第18电阻R18的另一端接电源Vcc,三极管Q的发射极接地;控制单元由控制器U5、第19电阻R19、第18‑19电容C18‑C19组成,控制器U5的电源端8脚接电源Vcc,控制器U5的重置锁定端6脚、放电端7脚并联后接第19电阻R19、第18电容C18一端的公共端,第19电阻R19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18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控制器U5的控制端5脚串联第19电容C19后接地,接地端1脚接地;语音提示单元由语音模块U6、第20电阻R20组成,语音模块U6的播放端RLAYE串联第20电阻R20后接控制器U5的语音控制端3脚,语音模块U6的电源端Vcc接电源Vcc,语音模块U6的接地端GND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35kV高压室安全提示器,其特征是由门外检测单元、门内确认单元、控制单元、语音提示单元组成,其中门外检测单元由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第1-8电阻R1-R8、第1-8电容C1-C8、第1红外传感器U2组成;门内确认单元由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第9-18电阻R9-R18、第9-16电容C9-C16、第2红外传感器U4、三极管Q组成;控制单元由控制器U5、第19电阻R19、第18-19电容C18-C19组成;语音提示单元由语音模块U6、第20电阻R20组成;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电源端13脚接电源Vcc,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接地端5脚接地,第7电阻R7和第8电容C8并联于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运放输出2端16脚和运放负输入2端14脚之间,第3电阻R3的一端与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运放负输入2端14脚连接,第3电阻R3的另一端串联第3电容C3后接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运放输出1端1脚,第2电阻R2和第2电容C2并联于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运放输出1端1脚和运放负输入1端3脚之间,第1电容C1的一端接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运放负输入1端3脚,第1电容C1的另一端串联第1电阻R1后接地,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参考电压端4脚接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电源端D脚,第5电容C5的一端接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参考电压端4脚,第5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信号输入端2脚接第1红外传感器U2的信号输出端S脚,第4电阻R4和第4电容C4并联于第1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1的信号输入端2脚和地之间,第1红外传感器U2的接地端G脚接地,第5电阻R5一端和第6电容C6一端的公共端接第1红外传感器U2的系统时钟端6脚,第5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6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第6电阻R6一端和第7电容C7一端的公共端接第1红外传感器U2的定时时钟端8脚,第6电阻R6的另一端接电源Vcc,第7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第1红外传感器U2的信号输出端接控制器U5的第1信号输入端4脚;U3的运放输出2端16脚和运放负输入2端14脚之间,第12电阻R12的一端与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的运放负输入2端14脚连接,第12电阻R12的另一端串联第12电容C12后接第2红外感应控制芯片U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晨华刘芸谭宇阳郝天笑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南昌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