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游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4002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掌上游戏机,包括游戏机体及游戏组件,所述游戏组件包括按键装置、显示装置及CPU装置,其中所述按键装置由按钮键和齿条开关组成,所述齿条开关包括有齿条、开关推板及压动开关,其中所述开关推板可随齿条的插入或拉出而横向移动,所述压动开关与开关推板相接并根据所述开关推板横向移动的位置将相应的信号发送给CPU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在按键装置中设有齿条开关的结构,将齿条应用到游戏机上并通过拉动齿条来开启某些游戏动作,达到模仿玩具陀螺玩耍时拉齿条动作的目的,从而让游戏更加真实化,趣味性更强,深受玩者们喜爱,而且采用双CPU双显示屏,故运行速度快,显示清晰,所述掌上游戏机的问世使游戏机行业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游戏机,具体是一种游戏主体为陀螺的掌上游戏机
技术介绍
现今在市面上掌上游戏机的种类越来越多,其中,有大多数掌上游戏机 是本身只有一种游戏的,为了对应掌上游戏机内的游戏内容,于是将游戏机 的外形也设计成与游戏机内的主角形象或是主要物体的形象相近似的形状, 这样的设计只是外形上的变化,模拟效果不佳,且在游戏机操作方面,都是 通过设置按键或操纵杆来操控,其独特性、趣味性都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掌上游戏机所存在的技术和功能限制,本技术提供一 种结构巧妙、趣味性强、操作时可模仿玩具陀螺发射时拉齿条动作的掌上游 戏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掌上游戏机, 包括游戏机体及游戏组件,其中所述游戏组件包括有用以产生控制信号的按 键装置、用以显示游戏图案或文字的显示装置及用以辨别并执行指令的CPU 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4建装置由若干个具有弹性的按钮键和一个齿条开关 组成,所述齿条开关包括有齿条、开关推板及压动开关,其中所述开关推板 可随齿条的插入或拉出而横向移动,所述压动开关与开关推板相接并根据所 述开关推板横向移动的位置将相应的信号发送给CPU装置。其中,所述CPU装置包括有主CPU和副CPU,其中主CPU用于控制整个 游戏功能流程的操作及对副CPU发送命令,而副CPU则是同步指令控制显示装置来显示游戏当前的数值,上述压动开关与所述主CPU电连接,并将相 应的开关信号发送给主CPU。本技术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有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其中主显示屏通过主CPU的控制用于显示游戏的主体内容及游戏过程动作画面,而副显示屏 通过副CPU的控制用于显示相对应于主显示屏所显示的主体的数值。本技术所述开关推板为长方形条柱,为了使与齿条相接触的位置比 较光滑,防止齿条在推动开关推板时卡住,所述开关推板末端设为平面,前 端设为弧面,所述开关推板的弧面与上述齿条相接触,又为了防止开关推板 复位时移动范围过大而导致与压动开关分离,在所述开关推板中部两端向外 延伸有限定开关推板横向移动范围的挡块,而所述述压动开关设有可弹性摆动的接触杆及通过电线与CPU装置连接的金属接脚,上述开关推板末端的平面与所述接触杆的端部相接触。所述游戏机体由机体前盖及机体后盖组成,为安装固定齿条开关,所述 机体后盖设置有供上述齿条插入的导槽,所述导槽靠机体后盖中间位置的那 一侧边上设有一对支撑座,上述开关推板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 的侧后方设有与机体后盖连接的安装座,上述压动开关安装并固定在所述安 装座上,此外,在所述导槽上方设有用于限制齿条上下移动的齿条压板。本技术由于釆用在按键装置中设有包含有齿条、开关推板及压动开 关的齿条开关的结构,巧妙地将齿条应用到游戏才几上并通过拉动齿条来开启 游戏机中的某些游戏动作,使得游戏时可模仿玩具陀螺玩耍时的拉齿条动作, 从而实现了将游戏机中的游戏更加真实化,故其趣味性强,更受玩者们的喜爱;又由于所述压动开关是通过插入或拉出所述齿条实现与开关推板的接触 或分离,从而让开关推板横向移动来推压或松开压动开关,使压动开关实现 关或开,故其设计巧妙、结构筒单、制造成本低;同时由于本技术由于采用双CPU双显示屏的结构,通过主CPU来辨别并执行指令及控制主显示 屏的显示,通过副CPU来副显示屏的显示及声音的播放,从而使游戏运行速度比单CPU的游戏运行速度要快,使用双CPU ^f吏得游戏机的连线不会过 多,还可以达到单个CPU所达不到的10 口资源,而且双显示屏可以使得游戏达到更清晰的画面。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掌上游戏^/L不仅外形美 观,设计巧妙、独特,运行速度快,而且突破传统,在掌上游戏机的操作上 模仿现实玩具的操作,所述的掌上游戏机的问世使游戏机行业有了更进一 步 的发展。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陀螺对战游戏的掌上游戏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所述齿条插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技术所述齿条拉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的示意图中,本技术所述的掌上游戏机,包括游 戏机体2及游戏组件,其中所述游戏组件包括有用以产生控制信号的4妄键装 置、用以显示游戏图案或文字的显示装置3及用以辨别并4丸行指令的CPU装 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4^4建装置由若干个具有弹性的按4丑4建5和一个齿条开关 l組成,所述齿条开关l包括有齿条ll、开关推板12及压动开关13,其中所 述开关推板12可随齿条11的插入或拉出而横向移动,所述压动开关13与开 关推板12相接并根据所述开关推板12横向移动的位置将相应的信号发送给 CPU装置4。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CPU装置4包括有主CPU41和副CPU,所述 两个CPU均是兼容6502指令的8位半导体微处理器,其中主CPU41的资源包括1216字节含量的工作寄存器,其中包含有512K字节的程序空间及两个16 位计时器等,所述主CPU41用于控制整个游戏功能流程的操作,还有根据游 戏进程在需要副CPU进行配合显示时对副CPU发送命令,如两机联机对战时, 当拉开齿条ll后,压动开关13就发出信号并通过电线传导到主CPU41,主 CPU41接收到信号后向显示装置3发出指令,使显示装置3显示联机状态,接 着主CPU41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IC运算,数据比较,最后将结果发送到显示装 置3上显示;而副CPU的资源包括192字节含量的工作寄存器,其中包含有 16K字节的程序空间及两个8位计时器,所述副CPU是用于接收主CPU41的同 步指令控制显示装置3来显示游戏当前的状态值或参^:值。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显示装置3包4舌有主显示屏31和副显示 屏32,本实施例所述的显示装置3为LCD显示,故相应的在CPU装置4上设 有相关的LCD驱动,本实施例所述的主CPU"上包含有16COM*64SEG=1024点 的LCD点阵及LCD内置驱动,通过主CPU41上的LCD控制寄存器来实现LCD 的显示结构,当LCD的显示结构被确定,LCD的显示lt据就暂存到LCD的控制 寄存器上,故希望显示的图案就会在主显示屏41上显示出来;而副CPU上包 含有8COM*40SEG=320点的LCD点阵及LCD内置驱动,通过副CPU上的暂存显 示数据的显示寄存器来存》文将要显示的数据,然后通过副显示屏32显示出希 望显示的^:字。所述主显示屏31装置在4几体前盖21的表面上,而所述主CPU41 则安装在主显示屏31下方,用以控制主显示屏31的显示;所述副显示屏32 装置在机体前盖21上侧的旋转盖体23上,而副CPU则安装副显示屏32的内 侧,用以控制副显示屏32的显示,通过两个不同的CPU各控制一个显示屏的显示,使得各显示屏的显示更为清晰。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游戏组件,还包4舌有一IC卡插槽6,用 以连接多种类别游戏加密接触式IC卡,所述IC卡装置6对IC卡的读写操作也是通过主CPU51控制的;还有一联机对接装置7,用以实现两机联机对 战。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开关推板12为长方形条柱,为了使与齿条 11相接触的位置比较光滑,防止齿条11在推动开关推板12时卡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掌上游戏机,包括游戏机体(2)及游戏组件,其中所述游戏组件包括有用以产生控制信号的按键装置、用以显示游戏图案或文字的显示装置(3)及用以辨别并执行指令的CPU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装置由若干个具有弹性的按钮键(5)和一个齿条开关(1)组成,所述齿条开关(1)包括有齿条(11)、开关推板(12)及压动开关(13),其中所述开关推板(12)可随齿条(11)的插入或拉出而横向移动,所述压动开关(13)与开关推板(12)相接并根据所述开关推板(12)横向移动的位置将相应的信号发送给CPU装置(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东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奥迪动漫玩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