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件及用于发声器件的前腔和后腔的密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030012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9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声器件,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共同围成发声腔体的盖体,以及容纳于所述发声腔体内的具有盆架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将所述发声腔体分隔成前腔与后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前腔相连通的出声孔;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盆架相抵接的内表面;所述盆架与所述内表面之间设置有从所述出声孔注入的密封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声器件可省去从后腔打胶密封时所需的0.55mm以上的针头间隙,具有较小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声转化
,具体涉及一种发声器件,以及用于该发声器件的前腔和后腔的密封方法。
技术介绍
在移动电话等便携设备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产品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强,对于移动电话的音乐欣赏这一功能,为了使娱乐效果更强,出现了音乐带振动的模式,由此,发声器件的发展也相应加快。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共同围成发声腔体的盖体,以及设置于发声腔体内的发声单体。其中,发声单体可将发声腔体分隔成前腔和后腔。前腔和后腔需要密封隔开,以免因前后腔的声音发生干涉而导致音质变差。相关技术的发声器件通常采用从后腔注入密封胶的方法来实现前腔和后腔的密封隔开。采用该种方法实现密封时,为便于针头从后腔伸入以注入密封胶,通常需要在后腔预留0.55mm以上的间隙,其会导致发声器件的宽度加大,进而使发声器件的体积较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发声器件以及用于该发声器件的前腔和后腔的密封方法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的发声器件以及用于该发声器件的前腔和后腔的密封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发声器件,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共同围成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2/201610576927.html" title="发声器件及用于发声器件的前腔和后腔的密封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发声器件及用于发声器件的前腔和后腔的密封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声器件,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共同围成发声腔体的盖体,以及容纳于所述发声腔体内的具有盆架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将所述发声腔体分隔成前腔与后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前腔相连通的出声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盆架相抵接的内表面;所述盆架与所述内表面之间设置有从所述出声孔注入的密封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器件,包括壳体、与所述壳体共同围成发声腔体的盖体,以及容纳于所述发声腔体内的具有盆架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将所述发声腔体分隔成前腔与后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前腔相连通的出声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盆架相抵接的内表面;所述盆架与所述内表面之间设置有从所述出声孔注入的密封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盆架包括与所述内表面相抵接的接触部,以及从所述接触部沿朝向所述盖板的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出声孔内的非接触部;所述密封胶设置于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内表面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内表面之间形成装配间隙,且所述密封胶位于所述装配间隙内;所述装配间隙的宽度为0.02~0.06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为弹性密封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底壁,以及从所述底壁沿靠近所述盖体的方向延伸且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伏虎任璋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