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一谦专利>正文

多变化折合架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2358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变化折合架体结构,涉及一种玩具,主要包括二基环,及数圈列所组合而成,藉由二圆形基环为主体,该基环向外环设有数圈列,而数圈列系由瓣形套圈所组合而成其中,又两基环上之内圈列,乃以若干束管串接而形成之折合架体,具有结构简单,深富趣味性,益智性等诸多优点,且多变化,寓教于乐,乃为儿童一较佳而有益之把玩器具。(*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玩具,乃专指一种可随手折合,把玩而产生多种形体变化,且深具趣味性及启发性之折合架体结构。目前,市面所贩售,陈列之儿童玩具或游戏器具等,诸多系为固定之形状,或单一方式之重覆性动作,不利于儿童作具启发性,趣味性及益智性之器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之处,而提供儿童一较佳而有益之把玩器具。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藉由二园形基环为主体,该基环向外环设有数圈列,而数圈列系由瓣形套圈所组合而成其中,各套圈间系呈规则性之单侧叠合状,俾使当推移任一套圈时,则该列套圈即成连动式之圈形闭合或开放状,又两基环上之内圈列,乃以若干束管串接而形成之折合架体,即藉由各圈列为连动式之同步动作。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深富趣味性,益智性诸多优点,且多变化,寓教于乐,乃为儿童一较佳而有益之把玩器具。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组合外观图;附图2为本技术局部组合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局部组成剖视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局部组合外观图。见附图1,2,3,4,本技术由基环(1),圈列(2),套圈(3),束管(4)所组成,系藉由二园形基环(1)为主体,而使该基环(1)向外环设有数圈列(2),而数圈列(2)系由瓣形套圈(3)所组合而成其中,各套圈(3)间系呈规则性之单侧叠合状,俾便当推移任一套圈(3)时,则该列套圈(3)即成连动式之圈形闭合或开放状,又两基环(1)上之内圈时,乃以若干束管(4)串接而形成之折合架体,藉由各圈列(2)为连动式之同步动作。权利要求1.多变化折合架体结构,包括基环(1),圈列(2),套圈(3),束管(4),其特征在于藉由二园形基环(1)为主体,而使该基环(1)向外环设有数圈列(2),而数圈列(2)系由瓣形套圈(3)所组合而成其中,各套圈(3)间系呈规则性之单侧叠合状,又两基环(1)上之内圈列,乃以若干束管(4)串接而形成之折合架体。专利摘要多变化折合架体结构,涉及一种玩具,主要包括二基环,及数圈列所组合而成,藉由二圆形基环为主体,该基环向外环设有数圈列,而数圈列系由瓣形套圈所组合而成其中,又两基环上之内圈列,乃以若干束管串接而形成之折合架体,具有结构简单,深富趣味性,益智性等诸多优点,且多变化,寓教于乐,乃为儿童一较佳而有益之把玩器具。文档编号A63F9/06GK2230602SQ9523753公开日1996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1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1日专利技术者王一谦 申请人:王一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变化折合架体结构,包括基环(1),圈列(2),套圈(3),束管(4),其特征在于:藉由二园形基环(1)为主体,而使该基环(1)向外环设有数圈列(2),而数圈列(2)系由瓣形套圈(3)所组合而成其中,各套圈(3)间系呈规则性之单侧叠合状,又两基环(1)上之内圈列,乃以若干束管(4)串接而形成之折合架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谦
申请(专利权)人:王一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