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健专利>正文

庭院葡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01404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7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葡萄栽培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庭院葡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葡萄株的主干固定在支撑柱上;在支撑柱的上部设置第一连接线,在两条第一连接线之间垂直设置多条第二连接线;相邻两个支撑柱的顶端设置第三连接线,在同一行的第一连接线和第三连接线之间设置多条第四连接线,在两条第三连接线之间设置多条第五连接线;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延伸杆,覆盖膜以在雨水较多或阳光较强时固定在延伸杆上以覆盖在葡萄株的上方的方式设置;将每一葡萄株保留两条主蔓;将每一主蔓保留5~6条次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在葡萄的生长过程中可充分利用栽培空间和周围的阳光,果品品质高,结果率也较高的庭院葡萄栽培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葡萄栽培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庭院葡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葡萄味美可口,营养价值高,成熟的浆果中含糖量高达10%~30%,以葡萄糖为主,还含有矿物质钙、钾、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但现有的葡萄栽培方法中,葡萄枝蔓的生长空间小,透光性差,位于下方的果实容易被枝叶遮挡,果实着色差,含糖量较低,果品的品质低。尤其是在庭院种植时,由于空间和采光有限,葡萄的结果率较低,同时夏季的雨水和强光也会影响葡萄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葡萄的生长过程中可充分利用栽培空间和周围的阳光,果品品质高,结果率也较高的庭院葡萄栽培方法。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庭院葡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搭建葡萄架主体,以行间距为1.5~2.0米固定支撑柱,每行相邻两个支撑柱之间的距离为2.5~3.0米,按照每一支撑柱上固定一个葡萄株的原则将葡萄株的主干固定在支撑柱上;步骤二、以同一行中相邻的两个支撑柱为第一基本单元,在距离所述支撑柱的底部0.8~1.0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庭院葡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搭建葡萄架主体,以行间距为1.5~2.0米固定支撑柱,每行相邻两个支撑柱之间的距离为2.5~3.0米,按照每一支撑柱上固定一个葡萄株的原则将葡萄株的主干固定在支撑柱上;步骤二、以同一行中相邻的两个支撑柱为第一基本单元,在距离所述支撑柱的底部0.8~1.0米的位置处设置可供葡萄株的主蔓攀爬的第一连接线,然后以相邻两行的四个支撑柱为第二基本单元,在平行设置的两条第一连接线之间以间距为0.5~0.6米垂直设置多条可供葡萄株的次蔓攀爬生长的第二连接线;步骤三、在以相邻两行的四个支撑柱为第二基本单元时,在同一行相邻两个支撑柱的顶端设置第三连接线,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庭院葡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搭建葡萄架主体,以行间距为1.5~2.0米固定支撑柱,每行相邻两个支撑柱之间的距离为2.5~3.0米,按照每一支撑柱上固定一个葡萄株的原则将葡萄株的主干固定在支撑柱上;步骤二、以同一行中相邻的两个支撑柱为第一基本单元,在距离所述支撑柱的底部0.8~1.0米的位置处设置可供葡萄株的主蔓攀爬的第一连接线,然后以相邻两行的四个支撑柱为第二基本单元,在平行设置的两条第一连接线之间以间距为0.5~0.6米垂直设置多条可供葡萄株的次蔓攀爬生长的第二连接线;步骤三、在以相邻两行的四个支撑柱为第二基本单元时,在同一行相邻两个支撑柱的顶端设置第三连接线,然后在同一行的第一连接线和第三连接线之间设置多条与水平线呈30~50°角的第四连接线,再在平行设置的两条第三连接线之间设置多条与水平线呈100~120°角的第五连接线;同时,每一支撑柱的顶端还设置有一延伸杆,覆盖膜以在雨水较多或阳光较强时固定在延伸杆上以覆盖在葡萄株的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健
申请(专利权)人:杨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