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祥来专利>正文

组合式雕花棋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025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雕花棋墩,是由棋墩体及在棋墩体下部的棋墩腿脚组成,棋墩体的中部为棋墩内核,棋墩内核的顶部与棋道贴面板相连接、底部与棋墩底面相连接、侧部与雕花粘贴板相连接。这种棋墩既合理节约地利用了木材资源,又娴熟贯通地运用了木制品加工工艺和雕刻工艺。不仅保持了天然木纹的淡雅色泽、温润质感,还使产品的外观、质地、品位、档次得到极大提升,最主要是丰富了棋盘产品的种类,细分了市场,满足了中端层次的消费需求。(*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雕花棋墩
技术介绍
棋盘是棋类运动的必备用具。尤其在我国,围棋和象棋运动历史悠远,渊源深厚,文化内涵丰富,群众基础广泛。由于棋类运动迥异于一般的体育竞技项目。它体现的不仅仅是身体和力量的对抗,更重要的是对博弈双方心智、毅力的角力争逐。在方寸天地之间,纵横驰骋,扬戈铁马。在对弈之中,以棋寻得良朋,好比抚琴觅得知音,看中的是一种“和衷”,意即今言之“共享、双赢”。博弈双方在智慧、友谊、情感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缘于此层深刻的文化意蕴,棋盘的制作首先必须遵循它的历史文化传统,其次才能考虑它的用材、结构、外观等等方面的变异创新。当然“万变不离其宗”,制作棋盘的主旨是不能改变的,第一,棋盘应体现文化内涵,它必须是色泽古雅,外观端庄,落子脆亮,质感温润。用料以淡黄色木材最佳,因其质地细腻、光泽悦目;第二,棋盘应能长期保存,要求用料坚实、牢固,不易变形开裂;第三,为便于推广普及,棋盘产品应种类丰富,价位适中,经济实用,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物质文明得到极大改善的人民群众,继而追求更多更好的精神文明产品。在全球性的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特别是中、日、韩三国“围棋人口”逐年增多,棋类运动的广泛开展,使得棋盘作为一种可以工业化生产的新兴文化产品,正大规模地被推向这三国市场以及海外东亚裔聚居区。但就目前市面上的棋盘产品而言,普遍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第一,用料有偏向。不是高就是低。因国民经济和森林资源状况的差异,更主要是受消费需求及棋坛不实之风的误导。日韩两国的棋具制作和消费,用料多为上好的高档珍稀木材,如榧木、云杉等,而这些木材几乎是从中国进口。选材讲究,要求苛刻,极其喜好整块实木。虽制作精良,但价格昂贵,动辄上万,浪费资源,不利环保。而中国由于国民收入总体水平不高,对于高档产品大多是“望洋兴叹”,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退而求其次,在制作棋具时,选材随意,用料繁杂,因陋就简。更有甚者,采用锯末、刨花、甘蔗渣合成的人造板作为棋具之材。制作乏精,质感粗糙,颜色灰暗,容易产生视觉疲累,更易开裂变形,根本不宜长期使用和保存;第二,价格分极端。因用料的不同,工艺粗细有异,就导致价格走向两端。质优价高者,视为宝物,保管不易,用起来小心翼翼,少人问津。不利棋类运动推广普及,背离发展规律和消费需求。而质次价廉者,因有种种缺陷,使其很难尽如人意,合乎民心;第三,外观单一呆板,结构平直乏韵,造型沉闷欠缺生气,审美观感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雕花棋墩,这种棋墩用针叶树松科植物冷杉、铁杉和阔叶树红豆杉科植物榧树,以及蝶形花科植物黄檀木的高强度粘接压合定形加工技术加工而成,质量上乘、外形精致,是易为广大消费者接受的中端产品,既能合理利用资源,便于节约化生产,又能做到经济实惠,物超所值,造型灵动独特,外观新颖雅致,同时具有文化特质和审美品位。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组合式雕花棋墩由棋墩体及在棋墩体下部的棋墩腿脚组成,棋墩体的中部为棋墩内核,棋墩内核的顶部与棋道贴面板相连接,棋墩内核的底部与棋墩底面相连接,棋墩内核的侧部与雕花粘贴板相连接。这种组合式雕花棋墩,所述的棋墩内核的侧部也可以与雕花粘贴片相连接。本技术的组合式雕花棋墩外形典雅别致、做工精美、大气沉稳,最主要是让普通消费者也能花较少的钱获得足够的尊荣,可收藏可馈赠,真正是物超所值。这种棋墩既合理节约地利用了木材资源,又娴熟贯通地运用了木制品加工工艺和雕刻工艺,不仅保持了天然木纹的淡雅色泽、温润质感,还使产品的外观、质地、品位、档次得到极大提升,最主要是丰富了棋盘产品的种类,细分了市场,满足了中端层次的消费需求。经济实惠,物超所值,造型灵动独特,外观新颖雅致,同时具有文化特质和审美品位。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但本技术的结构不限于附图所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本技术的棋墩采用内外层包裹式压合工艺完成,形象来说就是俗称的“金包银”,具体说是由棋墩体1及在棋墩体1下部的棋墩腿脚5组成,棋墩体1的中部为棋墩内核3,棋墩内核3的顶部与棋道贴面板2相连接,棋墩内核3的底部与棋墩底面相连接,棋墩内核3的侧部与雕花粘贴板4相连接、也可与雕花粘贴片相连接材料来源主要是针叶材的冷、铁杉,以及阔叶材榧树、黄檀。之所以使用这几种材料,由于在云南滇西一带,以及与云南接壤的缅甸、老挝等国都广有分布,因此来源充足易得。选用冷、铁杉做内核层材料,因为该两种木材较一般木材松软适中,物理性能良好,易加工。更主要是其价格较高档木材便宜许多。常规中低端棋盘普遍采用这两种木材制作。选用榧木、黄檀做外层包裹面料,是因为这两种木材属高档木材,尤其日韩两国更将榧木作为高档棋具之首选材,是普通棋友梦寐以求的“圣品”,得之欣喜若狂。这两种木材材质细腻,纹理通直、色泽悦目,能提升质感,有品位、上档次。成品棋盘的长宽尺寸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有两种。一种是49cm×46cm,另一种是46cm×43cm。因此,不管是用整块实木制成,还是把散材拼接集成,都必须符合此规格。而棋盘的厚度是可以变化的,从0.5cm到25cm都可以。只不过薄的统称为。“盘”,厚的统称为“墩”。“墩”者,皆在底部四端装有腿脚。本成果涉及的是10cm-25cm厚的棋墩。材料准备材料分成两部分(不包括腿脚。腿脚一般事先雕好,有狮虎爪型、有莲花座型、有南瓜型……,但腿脚的应用一般须与棋墩材质颜色相同或相近)。必须是含水率在10%以下的经过蒸煮、消毒、干燥的材料,否则会发霉变形。内核材料初步将冷、铁杉枋木锯成略大于成品棋盘尺寸规格的方方正正的整块木墩。留有适当加工余量,是为了方便反复多次的修整定形,最后加工成整体规格略小于成品棋盘尺寸1-2cm(长宽度)的坯料;也可将规格不一的板材拼接压合成上述规格的“集成木墩”。内核材料因为不需外露,所以,不必太好。允许有一定木材缺陷,这样就可大量利用边角余料。既节约了资源,又降低了成本。外围材料因为需将内核前后上下两侧全面包裹“穿衣”,所以,主要选用材质上好的榧木、黄檀薄板来“显山露水”(也可用同色系同材质的冷、铁杉作外围材,但较榧木、黄檀则逊色许多)。外围材料必须是无缺陷的,特别是用以印刷棋道的正面材料还须是最好的径切直纹材。外层材的长宽度规格应略大于需要与之相粘接压合的内核材1-2cm。而厚度则变数最大,如内核墩整体规格稍大,则外围材则薄。反之即厚。可以是几毫米的刨切木片,也可以是2cm厚的木板(为降低成本计,还可用木纹纸)。不管怎样组合,原则是成形后的产品都必须保证长宽度为49cm×46cm或是46cm×43cm两种规格,不得少也不能多。为使产品形态美观,生动活泼,同时兼具文化韵味而不失呆板,还须在棋墩四周刻有“双龙戏珠”、“丹凤朝阳”、“龙凤呈祥”、“松鹤延年”、“仙女散花”等图案。也可刻上历史人物、花鸟虫鱼等等。图无定法,力求生动有趣。但刀有讲究,或平雕或镂空,为的是式样别致。如外围材料用的是稍厚些的木板,则必须先将木板雕刻图案后再来压合组装。如用稍薄些的木片,则可先压合组装成形后再来雕刻。总之,因材制宜,灵活运用。粘合组装先将内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雕花棋墩,是由棋墩体(1)及在棋墩体(1)下部的棋墩腿脚(5)组成,其特征在于:棋墩体(1)的中部为棋墩内核(3),棋墩内核(3)的顶部与棋道贴面板(2)相连接、底部与棋墩底面相连接、侧部与雕花粘贴板(4)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来
申请(专利权)人:孔祥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