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菊芳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驱动式隐藏增高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9707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5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驱动式隐藏增高鞋,针对现有鞋的结构进行改进,引入智能电控式升降机构,在鞋底(2)底面对应后掌区域的位置设置隐藏式盒式开口腔体(8),并设计独立后跟支撑块(7),基于具体所设计的电机驱动电路(9),针对微型电控支撑杆(5)实现智能控制,控制独立后跟支撑块(7)进行上下移动,进出盒式开口腔体(8)的敞开口,实现针对鞋底(2)后跟的增高,实际应用方便快捷,并且整体采用隐藏式设计,在实现增高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持了现有鞋子一样的外观构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驱动式隐藏增高鞋,属于智能鞋子

技术介绍
鞋是用于人们行走、奔跑时,穿着在脚上的必备生活物品,伴随着科技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鞋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从最原始的草鞋到现在各式各样的运动鞋,鞋的更新换代,正不断刷新人们的感官,更多的科技水平正不断被应用在鞋的设计上,诸如专利申请号:03153199.7,公开了一种鞋,该鞋易于穿鞋人将脚插入,并且插入后的脚能够得到充分的固定,穿脱鞋方便,合脚性好,易于行走。鞋中,在鞋跟部的,至少所述鞋帮侧鞋跟部中设置有后衬部,固定带部与舌状接触部一体形成,且从其两侧分别突出,所述固定带部的各自的端部以及鞋帮部中形成有配合机构,所述固定带部的各自的端部设置在所述后衬部的外缘部的附近,所述固定带部以如下方式设置,即如果用一条虚拟线将所述固定带部的各自的端部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相互连结,并将该虚拟线延长时,则该虚拟线能到达所述鞋跟部中的所述鞋帮侧鞋跟部与所述鞋底侧鞋跟部之间的交界部。还有专利号:201410806210.X,公开了一种鞋子,包括鞋底和鞋面,鞋面包括前帮和后帮,鞋底侧壁可伸缩,鞋底内开设有一号空腔和二号空腔,一号空腔内底面上设置有一号气囊,一号气囊上开设有一号进气孔和一号出气孔,一号进气孔上方设置有弧形板,弧形板上开设有一号通孔,一号通孔与一号进气孔相互对齐连通,弧形板由侧边到一号通孔逐渐弧形向下,鞋底上侧面开设有小孔,鞋底的后侧面开设有二号通孔,二号空腔内设置有二号气囊,二号气囊开设有二号进气孔和二号出气孔,二号进气孔开设在二号气囊上侧面,二号出气孔开设在二号气囊侧面上。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鞋,能够在行走的同时,快速、自动的排出鞋子内的沙子,并且其工作方式为持续不断的。不仅如此,专利号:201520835063.9,公开了一种鞋,包括鞋体和连接于所述鞋体下端的鞋底,所述鞋底包括前掌底和在受到负载时产生挠性变形的鞋跟,且所述鞋跟的底端靠近于所述前掌底的一端设置有弧面或斜面。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鞋,由于其鞋跟的底端靠近于所述前掌底的一端设置有弧面或斜面,在受到负载时易于产生挠性变形,可以抵消行走过程中人体重心前移所带来的前脚掌和后脚跟的受力不平衡,提高稳定性,舒适性佳。从上述现有技术可以看出,现有的鞋多从自身结构进行改进,针对鞋的各个部分进行改进与创新,但这些改进均局限于鞋子自身结构在功能、效果上的提升,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实质创新,并且这类改进多基于材料上的创新,所带来效果的提升有限,因此,伴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若能引入智能化的设计,将对鞋的发展将是质的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现有鞋的结构进行改进,引入智能电控式升降机构,通过隐藏式结构,能够有效实现鞋跟升高的高效驱动式隐藏增高鞋。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高效驱动式隐藏增高鞋,包括上下设置的鞋面和鞋底;还包括独立后跟支撑块、微型电控支撑杆、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电源、控制按钮、电机驱动电路;微型电控支撑杆经电机驱动电路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其中,电源经过控制模块为控制按钮进行供电,同时,电源依次经过控制模块、电机驱动电路为微型电控支撑杆进行供电;所述鞋底上的后掌区域设置盒式开口腔体,盒式开口腔体的敞开口位于鞋底的底面上,且盒式开口腔体的敞开口向下,盒式开口腔体的腔体底面为鞋底的顶面,盒式开口腔体位于水平面上的截面尺寸与后掌区域尺寸相等;独立后跟支撑块的上下表面为彼此相平行、且尺寸相等的平面,且独立后跟支撑块侧边所在直线与独立后跟支撑块上表面相垂直,独立后跟支撑块位于水平面上截面的外径与盒式开口腔体敞开口的内径相适应;控制模块、电源和电机驱动电路设置在鞋底内部,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一PNP型三极管Q1、第二NPN型三极管Q2、第三PNP型三极管Q3、第四NPN型三极管Q4、第五NPN型三极管Q5、第六NPN型三极管Q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控制模块的正级供电端同时连接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微型电控支撑杆的电机正极同时连接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微型电控支撑杆的电机负极同时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并接地;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电阻R3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六NPN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连接,第六NPN型三极管Q6的基极串联第四电阻R4后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第六NPN型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二电阻R2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五NPN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接,第五NPN型三极管Q5的基极串联第一电阻R1后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第五NPN型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微型电控支撑杆设置于鞋底上的盒式开口腔体内,且微型电控支撑杆的底座设置在盒式开口腔体的腔体底面上,微型电控支撑杆的支撑杆向下;独立后跟支撑块的上表面与微型电控支撑杆上支撑杆的移动端相固定连接,独立后跟支撑块随微型电控支撑杆上支撑杆的伸缩而进出盒式开口腔体的敞开口,且独立后跟支撑块的表面与鞋底上对应后掌区域的表面相平行;控制按钮设置于鞋底的侧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型电控支撑杆为微型无刷电机电控支撑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按钮设置于鞋底的外侧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为纽扣电池。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效驱动式隐藏增高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高效驱动式隐藏增高鞋,针对现有鞋的结构进行改进,引入智能电控式升降机构,在鞋底底面对应后掌区域的位置设置隐藏式盒式开口腔体,并设计独立后跟支撑块,基于具体所设计的电机驱动电路,针对微型电控支撑杆实现智能控制,控制独立后跟支撑块进行上下移动,进出盒式开口腔体的敞开口,实现针对鞋底后跟的增高,实际应用方便快捷,并且整体采用隐藏式设计,在实现增高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持了现有鞋子一样的外观构造;(2)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高效驱动式隐藏增高鞋中,针对微型电控支撑杆,进一步设计采用微型无刷电机电控支撑杆,使得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高效驱动式隐藏增高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实现静音工作,既保证了所设计高效驱动式隐藏增高鞋具有便捷的增高效果,又能保证其工作过程不对周围环境产生噪声影响,体现了设计过程中的人性化设计;(3)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高效驱动式隐藏增高鞋中,针对控制按钮,进一步设计设置于鞋底的外侧面上,从穿着者的手臂位置来说,充分考虑了用手习惯,使得实际应用中的电控增高控制变得更加便捷;(4)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高效驱动式隐藏增高鞋中,针对控制模块,进一步设计采用单片机,一方面能够适用于后期针对所设计高效驱动式隐藏增高鞋的扩展需求,另一方面,简洁的控制架构模式能够便于后期的维护;(5)本专利技术设计的高效驱动式隐藏增高鞋中,针对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驱动式隐藏增高鞋,包括上下设置的鞋面(1)和鞋底(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独立后跟支撑块(7)、微型电控支撑杆(5)、控制模块(3),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的电源(4)、控制按钮(6)、电机驱动电路(9);微型电控支撑杆(5)经电机驱动电路(9)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其中,电源(4)经过控制模块(3)为控制按钮(6)进行供电,同时,电源(4)依次经过控制模块(3)、电机驱动电路(9)为微型电控支撑杆(5)进行供电;所述鞋底(2)上的后掌区域设置盒式开口腔体(8),盒式开口腔体(8)的敞开口位于鞋底(2)的底面上,且盒式开口腔体(8)的敞开口向下,盒式开口腔体(8)的腔体底面为鞋底(2)的顶面,盒式开口腔体(8)位于水平面上的截面尺寸与后掌区域尺寸相等;独立后跟支撑块(7)的上下表面为彼此相平行、且尺寸相等的平面,且独立后跟支撑块(7)侧边所在直线与独立后跟支撑块(7)上表面相垂直,独立后跟支撑块(7)位于水平面上截面的外径与盒式开口腔体(8)敞开口的内径相适应;控制模块(3)、电源(4)和电机驱动电路(9)设置在鞋底(2)内部,电机驱动电路(9)包括第一PNP型三极管Q1、第二NPN型三极管Q2、第三PNP型三极管Q3、第四NPN型三极管Q4、第五NPN型三极管Q5、第六NPN型三极管Q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控制模块(3)的正级供电端同时连接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微型电控支撑杆(5)的电机正极同时连接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微型电控支撑杆(5)的电机负极同时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并接地;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电阻R3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六NPN型三极管Q6的集电极相连接,第六NPN型三极管Q6的基极串联第四电阻R4后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第六NPN型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第四NPN型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二电阻R2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五NPN型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接,第五NPN型三极管Q5的基极串联第一电阻R1后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第五NPN型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相连接;微型电控支撑杆(5)设置于鞋底(2)上的盒式开口腔体(8)内,且微型电控支撑杆(5)的底座设置在盒式开口腔体(8)的腔体底面上,微型电控支撑杆(5)的支撑杆向下;独立后跟支撑块(7)的上表面与微型电控支撑杆(5)上支撑杆的移动端相固定连接,独立后跟支撑块(7)随微型电控支撑杆(5)上支撑杆的伸缩而进出盒式开口腔体(8)的敞开口,且独立后跟支撑块(7)的表面与鞋底(2)上对应后掌区域的表面相平行;控制按钮(6)设置于鞋底(2)的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驱动式隐藏增高鞋,包括上下设置的鞋面(1)和鞋底(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独立后跟支撑块(7)、微型电控支撑杆(5)、控制模块(3),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的电源(4)、控制按钮(6)、电机驱动电路(9);微型电控支撑杆(5)经电机驱动电路(9)与控制模块(3)相连接;其中,电源(4)经过控制模块(3)为控制按钮(6)进行供电,同时,电源(4)依次经过控制模块(3)、电机驱动电路(9)为微型电控支撑杆(5)进行供电;所述鞋底(2)上的后掌区域设置盒式开口腔体(8),盒式开口腔体(8)的敞开口位于鞋底(2)的底面上,且盒式开口腔体(8)的敞开口向下,盒式开口腔体(8)的腔体底面为鞋底(2)的顶面,盒式开口腔体(8)位于水平面上的截面尺寸与后掌区域尺寸相等;独立后跟支撑块(7)的上下表面为彼此相平行、且尺寸相等的平面,且独立后跟支撑块(7)侧边所在直线与独立后跟支撑块(7)上表面相垂直,独立后跟支撑块(7)位于水平面上截面的外径与盒式开口腔体(8)敞开口的内径相适应;控制模块(3)、电源(4)和电机驱动电路(9)设置在鞋底(2)内部,电机驱动电路(9)包括第一PNP型三极管Q1、第二NPN型三极管Q2、第三PNP型三极管Q3、第四NPN型三极管Q4、第五NPN型三极管Q5、第六NPN型三极管Q6、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控制模块(3)的正级供电端同时连接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微型电控支撑杆(5)的电机正极同时连接第一PNP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微型电控支撑杆(5)的电机负极同时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陈菊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