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伟中专利>正文

棍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9346 阅读:4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棍棋是一种使用棍状棋子(6)及网络状棋盘(7)的棋类。每枚棍状棋子的长度均相等,且与所用棋盘的每条边长度均相等。由于对局时棋子放在网络状棋盘的每条边上,为使棋子固定,棋子与棋盘间可采用插销式结构,即在网络状棋盘的每条边上开两个圆孔(8),在棍状棋子(9)上制成两处突起(11),使用时插放在相应的圆孔内。(*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棍棋是一种棋类玩具,该棋棋子呈棍状,故名。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棍状棋子且对局时棋子放在棋盘边上的新型棋类。各种棋盘实际上都是“网络”,由若干条线交叉、连接而成,同时形成许多交点或端点,这些交点或端点称为网络的“顶点”,顶点间的连线称为网络的“边”(亦称“弧”)。通常的棋类,在布子或行子后,棋子或是放在一个个顶点上(如中国象棋),或是放在一个个小方格内(如国际象棋),而棍棋系列与它们都不同。本技术的特征是使用同一规格的棍状棋子,对局时棋子放在网络状棋盘的每条边上。我研制的种豆棋(申请号88300003)和植树棋(申请号88300335)等均属于此系列。棋盘的特点本技术可采用多种棋盘(见图1),这些棋盘的共同点是不使用曲线,而且同一棋盘上的每条边长度都相等。棋子的特点本技术的棋子形态细长,呈棍状,在同一副棋中所有棋子等长,且与所用棋盘上的每条边等长(见图2)。棍棋系列的不同品种,在实施中棍状棋子可采用圆柱体、长方体或其他较细长的形体。为了使棋子在棋盘上有个固定的位置,不致游戏时因碰撞而移位,在设计时棋子与棋盘间可采用相应的结构(见图3、图4)。有些品种为提高其趣味性可增加其他形状的棋子,如种豆棋中的颗粒状棋子、植树棋中的两种树木状棋子。 附图说明图1棋盘图。仅举几例说明棍棋系列可采用的棋盘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棋盘的共同特点是棋盘上不使用曲线,而且同一棋盘的每条边均等长。图2棋子与棋盘图。此图示几枚等长的棍状棋子分别放在与棋子等长的棋盘的各条边上。图3槽式结构示意图。上图示棋盘上所有的边制成深度一致的凹槽,使棍状棋子固定。1、棋子。2、棋盘载体。3、制成槽形的边。下图示槽式结构时棋子与棋盘结合部的横剖面。4、棋子在凹槽内。5、棋盘(载体)。图4插销式结构示意图,上图示棋盘每条边上开两个圆孔,使棍状棋子的突起插入以便固定。6、棋子。7、网络状棋盘。8、棋盘边上的圆孔。下图示插销式结构时棋子与棋盘结合部的纵剖面。9、棋子。10、棋盘载体。11、棋子上的突起部分插在相应的棋盘圆孔内。权利要求1.一种使用棍状棋子和网络状棋盘的棍棋,其特征是a、棋盘载体具有一定的厚度,网络状棋盘的每条边均制成深度一致的凹槽,或仅在每条边的适当位置上开两个圆孔;b;棋子形态细长,呈棍状,且长度相等,必要时,棋子上可有两处圆柱状突起,其位置、大小及距离应以能插放在棋盘同一条边上的两个圆孔内为宜。专利摘要棍棋是一种使用棍状棋子(6)及网络状棋盘(7)的棋类。每枚棍状棋子的长度均相等,且与所用棋盘的每条边长度均相等。由于对局时棋子放在网络状棋盘的每条边上,为使棋子固定,棋子与棋盘间可采用插销式结构,即在网络状棋盘的每条边上开两个圆孔(8),在棍状棋子(9)上制成两处突起(11),使用时插放在相应的圆孔内。文档编号A63F3/00GK2049965SQ8920331公开日1989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1989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1989年3月28日专利技术者周伟中 申请人:周伟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棍状棋子和网络状棋盘的棍棋,其特征是:a、棋盘载体具有一定的厚度,网络状棋盘的每条边均制成深度一致的凹槽,或仅在每条边的适当位置上开两个圆孔;b;棋子形态细长,呈棍状,且长度相等,必要时,棋子上可有两处圆柱状突起,其位置、大小及距离应以能插放在棋盘同一条边上的两个圆孔内为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中
申请(专利权)人:周伟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