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宏伟专利>正文

立体围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8999 阅读:4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在三维空间行棋的立体围棋。它由具有立体网架结构的棋架、带凹沟夹持部位的棋子和取子夹构成。棋架的网架结构上每一网结设置一个盛放棋子的器具,横向用金属杆或塑料杆连接形成一层一层网格。对弈双方手持取子夹夹持并安放棋子行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人们通过行棋,增强空间想象能力,获得三维空间思维锻炼,可应用于人们的智力游戏活动中。(*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人们进行智力锻炼的游戏棋类,特别是一种具有立体空间结构的围棋。目前,人们使用的围棋为平面的,即由平面上横竖格线组成棋盘,每一交叉点为一棋子位置,对弈双方依照围棋规则只需在一个二维平面内进行思维判断和角逐。然而,人类是生活于三维的立体空间之中,这种平面围棋一个明显的缺陷是,不能锻炼人们的三维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对于增进智力是很不够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三维空间网架结构,能使人们通过下棋获得三维空间思维锻炼的立体围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棋盘为一立体网架结构的棋架,棋架的棱边由立柱、横梁构成框架支撑内部网架,内部网架每一个网结上设置一个盛放棋子的器具,横向用金属杆或塑料杆连接形成水平面层层网格;棋子带有凹沟夹持部位,采用取子夹取放棋子。本专利技术还可用下列方式实现棋架的棱边立柱和横梁上带有网格位置刻线,并标有记数编码或符号。棋架的内部网架纵向采用悬挂小锤或小铃、或者用带挂勾的细线相连形成纵向网格。棋架网结上盛放棋子的器具可以是透明塑料制成的球冠壳、带网或不带网的金属圈、塑料圈。棋架分为两部分,上部的框架座在下部的底座上,底座上至少有两个脚是可调高度的螺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2为棋架网结上盛放棋子的器具及横向网格示意3为棋架纵向网格示意4为棋架棱边立柱、横梁和底座示意5为棋子示意图棋盘设计为立体网架结构,即棋架。棋架为正方体,根据规格大小可以是沿x、y、z轴方向分别有8条线共计512个交叉点(网结),或分别有7条线共计343个交叉点(网结),网格的边长一般为50mm左右。整个棋架由4根立柱和8根横梁作棱边形成一个外部的框架支撑内部网架结构。另一个方案是将棋架分为上下两部分,即将上述的框架下部底框及4脚另外做一个底座,底座上至少有2个脚是由可调高度螺钉做成(见图4(C)),以便调平棋架,上部的框架座在底座上。立柱、横梁均为等边角钢或塑料材料,每边上有一排带内螺纹的园孔,孔内旋有螺铨,螺栓与网结上盛放棋子的器具上套管(图2(a)所示结构)插接,另一种装配方式是,每边内焊有一排上部有缺口的套管,套管与网结上盛放棋子的器具上凸杆(图2(b)、(c)所示结构)插(搭)接。立柱与横梁上带有网格位置刻线,并标有记数编码和符号,其作用是在下棋时快速准确地判断棋子所在的空间位置。编码和符号可以依照立体几何方法,x轴上标以1、2、3……,y轴上标以a、b、c……,z轴上标以1、2、3……,这样每一个网结(即棋子位置)只有一个空间坐标,如(1、b、5)(6、d、4)等。立柱与横梁在8个棱角处用螺栓固定。内部网架结构横向(水平面)网格形成网结上盛放棋子的器具之间用金属杆或塑料杆连接,根据盛放棋子的器具不同可采用套管插接(图2(a))和焊接为一体(金属)或浇注为一体(硬塑料)的方式(图2(b)(c)所示结构)。内部网架结构纵向(竖平面)网格的形成在每个盛放棋子的器具下面(底层除外),悬挂小锤或小铃(图3(a)(b))或者仅在最上层每个盛放棋子的器具下悬挂小锤或小铃,一直垂到底层(图3(d));另一种方式是用带挂勾的细线相连,挂勾形状与水桶提手相似,勾卡在盛放棋子的器具边缘(图3(c))。采用以上方式形成纵向网格,可使下棋时能准确地判断棋子上下方的情况,但对取放棋子带来一定的不便。因此,纵向网格不是必需的,省掉它,同样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但可能容易由于视觉偏差造成误判断。内部网架结构每一个网结上的盛放棋子的器具可以是透明塑料制成的带有套管的球冠壳(图2(a))、或带网的金属圈或塑料圈(图2(b))或不带网的金属圈或塑料圈(图2(c))这些器具的作用是安放棋子。棋子设计为立体的(见图5),可有几种形状,共同特征是腰部细,即带有凹沟夹持部位,为的是方便用取子夹夹取,同时备制一套(2件)取子夹(见图1上部)。立体围棋在不用时,棋架的立柱、横梁及底座拆开,内部网架各层叠放一起,包装于盒内,使用时安装起来即可。行棋方法及规则对弈双方各持一把取子夹分列两旁,用取子夹夹起棋子通过棋架层与层之间将棋子安放在预定空间位置。规则与平面围棋相似,仅是将眼、气、提子等扩展为空间概念。如平面提去一个子,在中间需下4个子,边线需下3个子,角上需下2个子。立体围棋则中部需6个子,外平面需5个子,棱边需4个子,棱角需3个子。胜负判定与平面围棋相同,即以双方占据棋架上网结(交叉点)的多少决定输赢,先走一方类似平面围棋应贴子,平面围棋为2 3/4 子,立体围棋暂定为贴3子。权利要求1.一种立体围棋,其特征是棋盘为一立体网架结构的棋架(1),棋架(1)的棱边由立柱、横梁构成框架支撑内部网架,内部网架每一个网结上设置一个盛放棋子的器具,横向用金属杆或塑料杆连接形成水平层层网格;棋子(2)带有凹沟夹持部位,采用取子夹(3)取放棋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围棋,其特征是棋架(1)的棱边立柱和横梁上带有网格位置刻线并标有记数编码或符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围棋,其特征是棋架(1)的内部网架纵向采用悬挂小锤或小铃、或者用带挂勾的细线相连形成纵向网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围棋,其特征是棋架(1)网结上盛放棋子的器具可以是透明塑料制成的球冠壳、带网或不带网的金属圈、塑料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围棋,其特征是棋架(1)分为两部分,上部的框架座在下部的底座上,底座上至少有两个脚是可调高度的螺钉。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在三维空间行棋的立体围棋。它由具有立体网架结构的棋架、带凹沟夹持部位的棋子和取子夹构成。棋架的网架结构上每一网结设置一个盛放棋子的器具,横向用金属杆或塑料杆连接形成一层一层网格。对弈双方手持取子夹夹持并安放棋子行棋。本专利技术可使人们通过行棋,增强空间想象能力,获得三维空间思维锻炼,可应用于人们的智力游戏活动中。文档编号A63F3/00GK1099666SQ9410322公开日1995年3月8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28日专利技术者张宏伟 申请人:张宏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围棋,其特征是:棋盘为一立体网架结构的棋架(1),棋架(1)的棱边由立柱、横梁构成框架支撑内部网架,内部网架每一个网结上设置一个盛放棋子的器具,横向用金属杆或塑料杆连接形成水平层层网格;棋子(2)带有凹沟夹持部位,采用取子夹(3)取放棋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张宏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