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登録专利>正文

游戏桌的操纵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8202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游戏桌的操纵杆,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一外杆,一中空的杆体;    一内杆,自该外杆前端穿设于该外杆中,内、外杆为中空的杆体,断面呈多边形,可于外杆内滑移,且可与该外杆产生同步转动;该内杆一端外露于该外杆外;    一齿条,固设于该内杆内端,并沿内杆轴向外凸伸适当长度;该齿条随该内杆穿设于该外杆中;    一齿轮组,包括:预定数目的齿轮以及一滚轮,该齿轮组装设于该外杆内;该齿轮可传动该滚轮转动;该齿条啮接于该齿轮组;    一人偶装置,具有至少一人偶,各该人偶套设于该外杆外周;    一索体,其索身绕设于该齿轮组的滚轮,其二端分别绕设于该外杆二端并穿出外杆,并分别连接于该人偶装置二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游戏装置,详而言之指一种使用于足球桌或曲棍球桌等游戏桌的操纵杆,该操纵杆上装设有若干人偶,可带动人偶位移。
技术介绍
按,模拟运动游戏的游戏桌,如足球桌或曲棍球桌等,于桌体上设有若干操纵杆,并于各操纵杆上设置一个或多个人偶。通过推、拉及转动这些操纵杆使人偶拨动位于桌体上的球体,达到游戏目的。习知游戏桌的操纵杆为单一杆体,故操纵杆的位移量即为人偶的位移量,此种方式具有诸多缺失,例如因操纵杆与人偶为等速移动,故无法快速移动人偶。再者,以足球桌为例,操纵杆二端穿设于桌体二侧,推、拉操纵杆带动人偶位移时,操纵杆的操作端及末端(即操纵杆的另一端)均会凸伸出桌体外,则游戏桌所摆设的室内须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供操纵杆二端凸伸,造成空间的浪费。且,操纵杆末端往外凸伸时,容易对位于球台另一边的另一游戏者造成碰撞的伤害。为解决上述缺失,申请人曾提出中国专利02104396.5号“游戏桌的转动杆”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该申请所提供的转动杆主要为内、外杆的设计,并于该内、外杆间设一个或多个齿轮组;预定数目的人偶,套设于外杆外周。推动内杆时,可通过该齿轮组带动该(等)人偶于外杆上位移。该齿轮组可设计为具有放大转速的作用,使人偶的位移量大于内杆的位移量,故可提高人偶的移动速度。同时,操作过程中,转动杆末端不会凸伸出桌体外,故可减少室内所需预留的空间,且不会有碰伤另一游戏者的危险。上述专利申请可大幅解决习知游戏桌的缺失,只是仍有须改进之处。在上述专利申请中,桌体的转动杆上分别装设有数量不等的人偶,例如一个至五个,装设五个人偶时,转动杆只须较少的位移量,即可使该等人偶的位移范围涵盖整个桌体;而装设一个人偶时,转动杆即须相当长的位移距离以使该人偶的位移范围得以涵盖整个桌体。对于小量位移的转动杆而言,只须设置一齿轮组即足以使用;而对于位移量需求大的转动杆而言,则须于转动杆内等间隔设置多个齿轮组,使之呈接力式的连动人偶位移。申请人认为,此种通过多个齿轮组的连动方式容易发生传动不顺畅的现象,且多个齿轮组于组装上亦较为不便且成本较高。为改进此等缺失,申请人乃精益求精而研发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只须装设一个齿轮组、传动确实、顺畅的游戏桌的操纵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游戏桌的操纵杆,其包含有一外杆,一中空的杆体;一内杆,自该外杆前端穿设于该外杆中,内、外杆为中空的杆体,断面呈多边形,可于外杆内滑移,且可与该外杆产生同步转动;该内杆一端外露于该外杆外;一齿条,固设于该内杆内端,并沿内杆轴向外凸伸适当长度;该齿条随该内杆穿设于该外杆中;一齿轮组,包括预定数目的齿轮以及一滚轮,该齿轮组装设于该外杆内;该齿轮可传动该滚轮转动;该齿条啮接于该齿轮组;推、拉该内杆位移时,该齿条可驱转该齿轮组,使该滚轮转动;一人偶装置,具有至少一人偶,各该人偶套设于该外杆外周,得沿外杆滑移;一索体,其索身绕设于该齿轮组的滚轮,其二端分别绕设于该外杆二端并穿出外杆,并分别连接于该人偶装置二侧。上述游戏桌的操纵杆中,该人偶装置具有至少二个人偶;相邻二人偶间以一连接件相连接;该索体二端连接于位于最外侧的二人偶。上述游戏桌的操纵杆中,该人偶装置具有一人偶;该索体二端连接于该人偶二侧。上述游戏桌的操纵杆中,该外杆二端分别设一滑轮;该索体绕设于该二滑轮。上述游戏桌的操纵杆中,另包含有一调整滑轮装置,具有一滑轮组件与一调整组件,该滑轮组件装设于该外杆内,位于外杆末端,并可沿外杆位移;该调整组件设于该外杆末端,并连接于该滑轮组件;该调整组件可受人手操控,以带动该滑轮组件于该外杆内位移;该索体一端绕设于该滑轮组件。上述游戏桌的操纵杆中,该滑轮组件包括一轮座以及一枢设于该轮座内的滑轮,该轮座可于该外杆内位移;该调整组件包括一端盖及一枢设于该端盖上的螺栓;该调整组件以该端盖盖设于该外杆末端,该螺栓内端螺接于该轮座,而螺栓外端外露于该外杆外。上述游戏桌的操纵杆中,另包含有一固定滑轮装置,具有一轮座以及一枢设于该轮座内的滑轮;该滑轮装置固设于该外杆内,位于外杆前端;该索体一端绕设于该滑轮。上述游戏桌的操纵杆中,该内杆杆身设一轴向的开槽;该内杆穿设于该外杆内时,该固定滑轮装置位于该开槽中。上述游戏桌的操纵杆中,该齿轮组的齿轮包含有一动力输入齿轮以及一动力输出齿轮,该动力输入齿轮传动该动力输出齿轮;该滚轮与该输出齿轮同步转动;该齿条啮接于该输入齿轮。上述游戏桌的操纵杆中,该齿轮组转动时,该输出齿轮的转速大于该输入齿轮的转速。上述游戏桌的操纵杆中,该外杆二端底面各设一开口;该索体二端分别自该二开口穿出该外杆。上述游戏桌的操纵杆中,该外杆底面设一第三开口;该齿轮组包含有一壳座;该等齿轮与该滚轮枢设于该壳座内;该齿轮组自该第三开口装设于该外杆内。上述游戏桌的操纵杆中,该壳座二端各设一缺口;该齿轮自该二缺口穿入该壳座中。上述游戏桌的操纵杆中,该内、外杆为断面呈多边形的中空杆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操纵杆延续申请人在先专利申请的内、外杆的结构设计,同时,不论操纵杆上装设一个或多个人偶,均只须装设一个齿轮组即可,其具有传动确实、顺畅的作用。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以及所达成的功效,以下兹举本专利技术若干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于后。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图1的分解立体图。图3图1的纵向剖面图,并显示装设于游戏桌的状态。图4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齿轮组的立体图。图6显示齿条与齿轮组的啮接状态。图7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图8图7的8-8剖线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图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游戏桌的操纵杆10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其包含有一外杆20与一内杆40,相互穿接,内杆的长度较外杆短。该内杆40可于外杆20内滑移,且内、外杆可同步转动。为达此一作用,内、外杆为中空的杆体,断面呈多边形。该外杆20底面于二端各设一开口22、23,以及于该二开口间适当位置设一第三开口24。二滑轮装置,于本实施例为一固定滑轮装置25及一调整滑轮装置30,该固定滑轮装置于一轮座26内枢设一第一滑轮27,该滑轮装置25以二螺丝螺固于该外杆20内,位于外杆前端,并恰对应于开口22,如图4。该调整滑轮装置30具有一滑轮组件32与一调整组件35,滑轮组件32于一轮座33内装设一第二滑轮34;该调整组件35包括一端盖36以及一枢设于该端盖上的螺栓37,该螺栓37被定位于端盖36中,例如以C形扣扣住,而仅能于端盖上转动无法前后位移。该滑轮组件32装设于外杆20内,如图4,位于外杆末端,并恰位于开口23处,可于外杆内位移。该调整组件35的端盖36盖设于外杆末端,该螺栓37内端螺接于该轮座33,而螺栓外端的旋钮38则外露于外,以供人手转动,以调整滑轮组件的位置。该内杆40于顶底面的方向设一开槽42,开槽42于内杆的轴向具适当长度。当内杆穿设于外杆20内时,该固定滑轮装置25恰位于开槽42中,内杆位移时,开槽二端可碰触于该滑轮装置25,作为内杆位移行程的前、后止点。内杆外端设一把手44,以供抓握。一齿条45,固设于该内杆内端,并沿内杆轴向外凸伸适当长度。齿条45随着内杆而穿设于外杆中。一齿轮组50,于一壳座52内装设若干呈串联啮接的齿轮,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于该壳座52枢设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登録
申请(专利权)人:蔡登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