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地震剖面定量恢复湖盆最大古水深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78024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1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地震剖面定量恢复湖盆最大古水深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寻找三维地震剖面三角洲前积反射结构,标定顶、底界面时间t1、t2;(2)将顶、底界面时间通过时深转换标尺转换成相应的顶、底界面深度H1、H2;(3)统计三维地震剖面前积层中平均砂岩的厚度h1和平均泥岩的厚度h2(4)采用图解法或实验法分别求取砂岩的压实率K1和泥岩的压实率K2;(5)在压实作用发生以前,砂岩的厚度h10=h1/(1‑K1),泥岩的厚度h20=h2/(1‑K2),压实前的地层总厚度h0=h10+h20;即在三角洲沉积期,湖盆古水深厚度为h0,而此时的湖盆最大古水深h≥h0。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定量恢复地质历史时期陆相湖盆最大古水深,计算结果真实可靠且具有唯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质勘探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利用三维地震剖面定量恢复陆相湖盆地质历史时期最大古水深的方法。
技术介绍
古水深是古海平面恢复和盆地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但目前定量确定古水深还处于摸索阶段。国外学者最初主要运用古生物、地球化学、地震学和数学模拟等方法半定量确定海相碳酸盐岩台地和三角洲古水深,如Chappell等(1991)和Lawrence(1993)通过C14和U-Th法探讨了10000多年来HuonPeninsula珊瑚礁的水深、海平面及冰川融平面变化;Bard等(1996)通过U-Pb测年及C-O同位素研究BarbadosTahiti障壁化及海水深度变化;Juan等(2000)通过野外剖面探讨Sierra del Cuera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斜坡坡度和水深,后来又通过露头研究发现Cantabrian Zone碳酸盐台地边缘斜坡“Sigmoidal”形前积结构并确定斜坡水深500m~550m;Christopher等(2002)通过生物群落潜穴发现Jamaica生物礁最大水深可达30m,之后不少学者也对古水深和海平面变化做过研究。对于陆相湖盆古水深恢复,国内学者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地震剖面定量恢复湖盆最大古水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精细解剖研究区三维地震剖面,寻找三角洲前积反射结构,然后对三角洲前积反射结构顶、底界面进行标注,标定顶、底界面时间t1、t2;(2)根据步骤(1)中标定的三角洲前积反射结构顶、底界面时间,通过时深转换标尺转换成相应的顶、底界面深度H1、H2,三维地震剖面中三角洲前积层厚度H0=H2‑H1;(3)统计三维地震剖面前积层中平均砂岩的厚度h1和平均泥岩的厚度h2,三维地震剖面中三角洲前积层厚度H0=h1+h2;(4)采用图解法或实验法分别求取砂岩的压实率K1和泥岩的压实率K2;(5)对砂岩和泥岩压实前的厚度恢复,在压实作用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地震剖面定量恢复湖盆最大古水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精细解剖研究区三维地震剖面,寻找三角洲前积反射结构,然后对三角洲前积反射结构顶、底界面进行标注,标定顶、底界面时间t1、t2;(2)根据步骤(1)中标定的三角洲前积反射结构顶、底界面时间,通过时深转换标尺转换成相应的顶、底界面深度H1、H2,三维地震剖面中三角洲前积层厚度H0=H2-H1;(3)统计三维地震剖面前积层中平均砂岩的厚度h1和平均泥岩的厚度h2,三维地震剖面中三角洲前积层厚度H0=h1+h2;(4)采用图解法或实验法分别求取砂岩的压实率K1和泥岩的压实率K2;(5)对砂岩和泥岩压实前的厚度恢复,在压实作用发生以前,砂岩的厚度h10=h1/(1-K1),泥岩的厚度h20=h2/(1-K2),压实前的地层总厚度h0=h10+h20;即在三角洲沉积期,湖盆古水深厚度为h0,而此时的湖盆最大古水深h≥h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珠福栾锡武钟建华柳成志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