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信息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工程信息交换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缩写BIM),是基于三维建筑模型的信息集成和管理技术,该模型包含建筑所有构件、设备等几何和非几何信息以及之间的关系信息。随着建筑业转型升级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正在变革建筑业的未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从规划立项、设计阶段逐步扩展到施工阶段,从单点应用逐步扩展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应用。但是,由于每个阶段的建模软件不同,信息交换缺乏统一的标准,目前项目管理信息交换一般采用工业基础类标准格式,仅能实现对几何模型的交换,但对项目管理多阶段、多目标、多资源的信息交换的考虑甚少。建筑信息模型分为几何模型和属性信息,几何模型各个建模软件有自己的格式,几何模型之间的交换国际上有通用的交换标准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建筑对象的工业基础类,简称IFC)。但与模型相关的属性信息却暂无标准可言。基于建筑信息进行项目管理,需要多种模型的信息交换,必须先解决信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工程信息交换方法,用于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各阶段项目协同的管理信息与数据的交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从由建模工具产生的用于数据交换的IFC的数据文件的字段中抽取构件编码,以及各构件编码对应的构件名称和构件体积,生成建筑工程信息交换数据库;对应所述的构件编码扩展属性,包括构件分类编码、构件位置、构件工序和/或构件检验批,其中,构件分类编码是指按照构件的专业属性或通用进行分类后所编制的代码,用以识别构件在分类中的层级关系;构件位置是指构件的建筑楼层结合轴网确定的位置;构件工序是指对施工全过程工艺顺序的科学合理的规划;构件检验批是指按同一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建筑工程信息交换方法,用于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各阶段项目协同的管理信息与数据的交换,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从由建模工具产生的用于数据交换的IFC的数据文件的字段中抽取构件编码,以及各构件编码对应的构件名称和构件体积,生成建筑工程信息交换数据库;对应所述的构件编码扩展属性,包括构件分类编码、构件位置、构件工序和/或构件检验批,其中,构件分类编码是指按照构件的专业属性或通用进行分类后所编制的代码,用以识别构件在分类中的层级关系;构件位置是指构件的建筑楼层结合轴网确定的位置;构件工序是指对施工全过程工艺顺序的科学合理的规划;构件检验批是指按同一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进一步对应所述的构件编码扩展属性,包括创建人和创建时间,所述的创建人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琚娟,曾莎洁,陆鑫,周红波,应逸俊,金冠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