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粒径20~60微米氧化钆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6599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9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心粒径20~60微米氧化钆的制备方法,在反应器中加入酸性底水,将调节好酸度的氯化钆料液与草酸采用并流方式按化学计量比逐步加入反应器,控制反应温度50℃~80℃,反应完成后升温至100℃,保温6~10小时,控制母液终点酸度5~8mol/L,过滤洗涤、于850℃~950℃灼烧3小时,得到D50:20~60μm大颗粒氧化钆粉体。此方法具有工艺简单,重现性好,无环保压力,产品非稀土杂质(Fe、Si、Ca、Cl、Na)含量少,能满足不同品位氧化钆对粒度控制的要求,极具工业化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心粒径20~60微米氧化钆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氧化钆广泛应用于催化、陶瓷、玻璃工业、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光材料、抛光材料及核材料等领域。大颗粒氧化钆常用于电解金属钆,大粒度、良好的粒度分布、高松装密度、流动性好可以防止电解过程中的飞溅。氧化钆也可以作为固体燃料电池中的主要成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厂家对氧化钆的物理性能也有更高的要求,但在以往的研究中,对纳米氧化钆的制备及物理性能研究较多,大颗粒氧化钆的制备及相关研究报道较少。目前公开的大颗粒稀土氧化物粉体的制备技术大部分采用碳酸氢铵、碳酸钠作为沉淀剂,有时还要加入晶种或铵盐等其它物质。碳酸氢铵或铵盐会产生大量的氨氮废水,给废水达标带来极大的困难;碳酸钠沉淀则存在非稀土杂质(钠、铁、氯根等)含量高,不能满足高品位氧化钆产品对非稀土杂质的控制要求。同时加入晶种的方法,首先要获得较好的晶种,而晶种的制备难度较大,且沉淀过程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心粒径20~60微米氧化钆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重现性好,产品非稀土杂质(Fe、Si、Ca、Cl、Na)含量少,中心粒径D50为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心粒径20~60微米氧化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器中加入酸性底水,将调节好酸度的氯化钆料液与草酸采用并流方式按化学计量比逐步加入反应器,控制反应温度50℃~80℃,反应完成后升温至100℃,保温6~10小时,控制母液终点酸度5~8mol/L,过滤洗涤、于850℃~950℃灼烧3小时,得到D50:20~60μm大颗粒氧化钆粉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粒径20~60微米氧化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器中加入酸性底水,将调节好酸度的氯化钆料液与草酸采用并流方式按化学计量比逐步加入反应器,控制反应温度50℃~80℃,反应完成后升温至100℃,保温6~10小时,控制母液终点酸度5~8mol/L,过滤洗涤、于850℃~950℃灼烧3小时,得到D50:20~60μm大颗粒氧化钆粉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粒径20~60微米氧化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水酸度为0.5~1.5mol/L,氯化钆料液酸度为3~4.5mol/L,浓度为0.5~0.8mol/L,草酸浓度为120g/L~200g/L。3.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世清周晓宏喻小珍傅志勤曾辉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