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明贤专利>正文

可折叠撞球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6586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运动器材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撞球杆。该撞球杆由数段杆体相互衔接构成,杆体间由弹性拉绳贯穿拉持衔接,且于相衔接的两段杆体中,第一杆体的衔接端留有套接口,而第二杆体之衔接端为收束的台阶轴,该台阶轴恰好插入嵌接于第一杆体的套接口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弹性拉绳贯穿拉持衔接,拆装方便、快捷,无需拧螺纹,也不需要加工螺纹,制作成本相对降低;由台阶轴嵌入套接,并在衔接部位设有O形环,紧密性好,不易松动,确保撞球杆的直线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动器材
,特指一种撞球杆。技术背景习知,撞球杆为一端小、 一端大的长杆体,有一体式,也有分段 式, 一体式撞球杆长度较长,不易收存和携带;而分段式撞球杆在不 使用时可拆分多段杆体,从而縮小长度,利于收存和携带。但是,现 有技术中,分段式撞球杆是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组合,拆装较为繁琐, 且连接不够紧密,易出现松动,导致组合后撞球杆直线性差,影响使 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拆装的可折叠撞球杆。 本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制作简便的可 折叠撞球杆。本技术又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稳定,所得撞球杆直线性 好的可折叠撞球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可折叠撞球杆,该撞球杆由数段杆体相互衔接构成,杆体间由弹性拉绳贯穿拉持衔接,且于相衔接的两段杆体中,第一杆体的衔接端 留有套接口,而第二杆体之衔接端为收束的台阶轴,该台阶轴恰好插 入嵌接于第一杆体的套接口内。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改进是于第二杆体之台阶轴周缘上结合有 O形环。拉持于相衔接杆体中的弹性拉绳,其两端部分别系接有横置的卡 销,两卡销分别卡接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内部的台阶;卡销系接弹 性拉绳的部位为拱形,拱形朝向弹性拉绳拉持的方向。为配合卡销的拱形,于第二杆体之台阶轴端部内孔处设有环垫, 组装时环垫恰好支持第一杆体内部之卡销的拱形。本技术所述的撞球杆可为纤维杆、木质杆、塑胶杆或金属杆。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提供的可折叠撞球杆具有如下有益 效果1、 由弹性拉绳贯穿拉持衔接,拆装方便、快捷,无需拧螺纹, 也不需要加工螺纹,制作成本相对降低。2、 衔接稳定,由台阶轴嵌入套接,并在衔接部位设有O形环, 紧密性好,不易松动,确保撞球杆的直线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技术折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见附图1、 2所示为本技术其一实施例,该撞球肝由两段杆体l、 2相互衔接构成,杆体l、 2间由弹性拉绳3贯穿拉持衔接,且 于两段杆体中,第一杆体1的衔接端留有套接口 11,而第二杆体2 之衔接端为收束的台阶轴21,该台阶轴21恰好插入嵌接于第一杆体 1的套接口 11内。台阶轴21具有定位和加强衔接的作用,使两段杆 体衔接轴向衔接更好。弹性拉绳3贯穿拉持衔接,拆装方便、快捷,只需相对拉开两段 杆体1、 2,即可实现衔接端分离而折叠撞球杆,从而缩短撞球杆长 度,方便收存和携带。需要衔接时,放开折叠,使两段杆体1、 2的 衔接端相互对接,台阶轴21恰好插入嵌接于第一杆体1的套接口 11 内,并在弹性拉绳3的作用下,使两段杆体l、 2在轴向上紧密结合, 形成一长杆,即撞球杆。本实施例中,于第二杆体2之台阶轴21周缘上结合有两个O形 环4,利用0形环4,可很好的密接第一杆体l的套接口 11,防止松 动,提高衔接的直线性。0形环4为塑胶材质,在台阶轴21上可设 置一个或多个,使连接更紧密。拉持于相衔接杆体中的弹性拉绳3,其两端部分别系接有横置的 卡销5,两卡销5分别卡接在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内部的台阶12 和22。卡销5系接弹性拉绳3的部位为拱形51,拱形51朝向弹性拉绳3拉持的方向,拱形51可加强弹性拉绳3的稳定性,使其始终在轴向直线拉持,避免发生斜线拉持两段杆体。配合卡销5的拱形51, 于第二杆体2之台阶轴21端部内孔处设有环垫6,组装时环垫6恰 好支持第一杆体1内部之卡销5的拱形51,这样可进一步加强衔接, 提高连接稳固性。附图3所示,相对拉开杆体1、 2,即可折叠,弹性拉绳3提供 折叠的柔性,在相对折叠杆体1、 2之间加入C形环扣7,. C形环扣7 分别夹持杆体l、 2,使杆体l、 2相对固定,即获得撞球杆折叠收存 之状态。'本技术中所述的撞球杆可为纤维杆、木质杆、塑胶杆或金属 杆,满足实际需要。权利要求1、可折叠撞球杆,该撞球杆由数段杆体相互衔接构成,其特征在于杆体间由弹性拉绳贯穿拉持衔接,且于相衔接的两段杆体中,第一杆体的衔接端留有套接口,而第二杆体之衔接端为收束的台阶轴,该台阶轴恰好插入嵌接于第一杆体的套接口内。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撞球杆,其特征在于于第二 杆体之台阶轴周缘上结合有O形环。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撞球杆,其特征在于拉持于 相衔接杆体中的弹性拉绳,其两端部分别系接有横置的卡销,两卡销 分别卡接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内部的台阶。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撞球杆,其特征在于卡销系 接弹性拉绳的部位为拱形,拱形朝向弹性拉绳拉持的方向。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撞球杆,其特征在于配合卡 销的拱形,于第二杆体之台阶轴端部内孔处设有环垫,组装时环垫恰 好支持第一杆体内部之卡销的拱形。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撞球杆,其特征在于该撞球 杆为纤维杆、木质杆、塑胶杆或金属杆。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运动器材
,特指一种撞球杆。该撞球杆由数段杆体相互衔接构成,杆体间由弹性拉绳贯穿拉持衔接,且于相衔接的两段杆体中,第一杆体的衔接端留有套接口,而第二杆体之衔接端为收束的台阶轴,该台阶轴恰好插入嵌接于第一杆体的套接口内。本技术由弹性拉绳贯穿拉持衔接,拆装方便、快捷,无需拧螺纹,也不需要加工螺纹,制作成本相对降低;由台阶轴嵌入套接,并在衔接部位设有O形环,紧密性好,不易松动,确保撞球杆的直线性。文档编号A63D15/08GK201139924SQ20082004280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9日专利技术者李明贤 申请人:李明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可折叠撞球杆,该撞球杆由数段杆体相互衔接构成,其特征在于:杆体间由弹性拉绳贯穿拉持衔接,且于相衔接的两段杆体中,第一杆体的衔接端留有套接口,而第二杆体之衔接端为收束的台阶轴,该台阶轴恰好插入嵌接于第一杆体的套接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贤
申请(专利权)人:李明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