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淑芬专利>正文

稻田除草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60251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03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稻田除草剂,属化工领域。该稻田除草剂是由异噻唑啉酮、氯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对苯二胺混合制得的。它对水体污染程度小,对水稻本省没有伤害,效果明显,见效快,对人体没有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稻田除草剂,属化工领域。
技术介绍
直播水稻的稻田中杂草的发生通常具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为播后5 ~ 7天,一般占总出草量的60%左右,第二个高峰期为播后7 ~ 20 天,一般占总出草量的25%左右,这两个杂草发生高峰期是除草的最佳时间,且在这两个时间内,水稻种子已经萌芽或进入初期生长,而杂草种子即将萌芽,未萌芽的杂草种子对一些化学药剂不具备吸收性,也即萌芽的水稻种子对这些化学药剂具有吸收作用,故除草剂可以利用这一由于时间差带来的植物萌芽期的特性,对杂草进行根除。但现有的除草剂往往忽略了这一特性,故而加大要污染性重的药剂的使用,不仅除草效果不显著,而且对水稻具有伤害作用,还会带来恶性的土壤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除草效果佳、对水稻伤害小的除草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除草剂,由有效成份80 ~ 90 份和辅助成份10 ~ 20 份组成,所述有效成分的各组份混合时以重量份计为异丙隆30 ~ 50 份、二氯喹啉酸8 ~ 10 份、氰氟草酯20 ~ 30份,所述辅助成份的各组份混合时以重量份计为分散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稻田除草剂,其特征在于:由有效成份80 ~ 90 份和辅助成份10 ~ 20 份组成,所述有效成分的各组份混合时以重量份计为异丙隆30 ~ 50 份、二氯喹啉酸8 ~ 10 份、氰氟草酯20 ~ 30 份,所述辅助成份的各组份混合时以重量份计为分散剂3 ~ 8 份、洗净剂1 ~ 5份、安全剂8 ~ 15 份:异噻唑啉酮、氯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对苯二胺,异噻唑啉酮10‑15 份氯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15‑20 份对苯二铵5‑10 份水80‑90 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田除草剂,其特征在于:由有效成份80 ~ 90 份和辅助成份10 ~ 20 份组成,所述有效成分的各组份混合时以重量份计为异丙隆30 ~ 50 份、二氯喹啉酸8 ~ 10 份、氰氟草酯20 ~ 30 份,所述辅助成份的各组份混合时以重量份计为分散剂3 ~ 8 份、洗净剂1 ~ 5份、安全剂8 ~ 15 份:异噻唑啉酮、氯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对苯二胺,异噻唑啉酮10-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淑芬
申请(专利权)人:丁淑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