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5077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在雪地行走并可在雪地斜坡上滑行的雪鞋,包括一框架,该框架上固设一底衬面,在该框架之两侧固设有橡胶环;该底衬面具有若干连结衬片且分别与框架连结,两橡胶环分别固定在框架之两侧,一支撑架被定位在踏座,而踏座是由踏板、鞋套衬、调整扣带与定位片所组成,该踏板上方两侧具有弧形靠片分别与调整扣带连结,而其底面具有定位槽以供支撑架抵靠定位,且踏板之底面及鞋套衬之底面与定位片锁合固定。(*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雪鞋,尤指一种可以在雪地行走且亦可以在陡度不大之雪地斜坡滑行之雪鞋。目前雪鞋通常是依不同尺寸制成几种规格以提供使用者选购,其主要结构通常是于鞋底设防滑构造,而鞋本体具有保暖功能,但不具备滑雪功能,而另外一般滑雪板则是提供在雪地斜坡滑行,但一般初学者行走起来则较为困难。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雪鞋,可以在雪地行走,也可在雪地之斜坡进行滑雪运动,同时也方便于年纪小或初学者从居家走至附近雪地斜坡上练习滑雪。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雪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框架,是由圆形管体所构成,其前侧向上微仰起一角度,而该框架上固设一底衬面,在该框架之左右两侧前方部位则固设有橡胶环;该底衬面,具有若干连结衬片且分别环绕框架之管体与框架连结固定,且其上方设有一止滑垫,另外其前侧开设有供踏座活动的穿槽孔,而其接近中间下方部位则具有一前宽后窄且两侧具尖齿的形片;两橡胶环,是分别固定在框架之左右两侧且位于底衬面之下方,该两橡胶环供支撑架之两侧钩套;一支撑架,其中间部位呈弯折状,该支撑架被定位在踏座,而其两侧则各伸出踏座两侧而对称成形具有小间隙的钩环,并分别与两橡胶环连结;一踏座,是由踏板、鞋套衬、调整扣带与定位片所组成,其中该踏板上方两侧具有弧形靠片分别与调整扣带之两侧连结,而其底面具有定位槽以供支撑架之中间部位抵靠定位,而该踏板之周缘设有若干槽孔,该鞋套衬之底面罩盖该踏板之底面,鞋套衬之支衬片穿过该踏板之各槽孔,该支衬片穿出踏板之顶面上方,各支衬片具有供调整扣带之带体穿设的穿槽,且前述踏板之底面及鞋套衬之底面藉螺丝、螺帽与四周具尖齿的定位片锁合固定,踏座被支撑在支撑架之中间部位,且踏座形成向前侧仰起一角度。本技术的效果是本技术的雪鞋在使用时,当前进时抬高的一脚连同踏座亦被抬高,且同时令该被抬起的框架以支撑架两侧之钩环所钩套之橡胶环为支点而呈前侧向上跷、后侧向下枢转之状态,相对令踏座之下方的定位片不会碰到雪地,而底衬面所设之前宽后窄且具尖齿的形片则可方便地通过积雪,而此时脚部没有抬起的雪鞋因承受人体的重量,令其踏座下方所设之定位片的尖齿可伸入雪地,而底衬面之下方的形片之尖齿亦因承受人体重量而伸入雪地,具有较佳之抓地效果而不会滑动,如此重覆交互前述的抬脚与踏地动作即可方便地在雪地行走,而又当在居家附近或者具有斜度不是很大之雪地斜坡上方时则可以双脚不抬起,直接利用框架与底衬面进行滑行,并在滑行之同时藉由定位片之各尖齿先排开积雪再配合前宽后窄且具有尖齿的形片以利于通过积雪而滑行。兹配合图式详加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之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仰视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踏座之定位片拆开后之部份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踏座之定位片以及鞋套衬拆卸之部份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踏座之部份侧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撑架之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踏座之部份断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使用状态中脚部抬起的侧视示意图。如图1、2、3所示,本技术的雪鞋A,是包括有一框架1,是由圆形管体所构成,其前侧11是向上微仰起适当角度,而该框架1是可供固设一底衬面2,在该框架1之左右两侧前方预定部位则固设有橡胶环3;一底衬面2,是具有若干适当形状的连结衬片24可分别供环绕框架1之管体后与框架1连结固定,且其上方设有一止滑垫20,另外其前侧开设有一适当面积且可供踏座5活动的穿槽孔21,而其接近中间下方部位则具有一前宽后窄且两侧具尖齿221的形片22(参考图2);两橡胶环3,是分别固定在框架1之左右两侧适当部位且位于底衬面2之下方,令该两橡胶环3可供支撑架4之两侧钩套;一支撑架4,结合参照图6,其中间部位42略呈弯折状,被定位在踏座5,而其两侧则各伸出踏座两侧而对称成形具有小间隙411的钩环41,并可分别与两橡胶环3连结;一踏座5,结合参照图4、5、7,其是由踏板51、鞋套衬52(另参考图3)、调整扣带53与定位片54所组成,其中该踏板51是上方两侧具有弧形靠片513可分别与调整扣带53之两侧连结,而其底面具有定位槽511(另参考图4)以供支撑架4之中间部位42抵靠定位,而该踏板51之周缘设有若干槽孔512,当鞋套衬52之底面521罩盖该踏板51之底面以后可再由鞋套衬52之支衬片522穿过该踏板51之各槽孔512,再令各支衬片522可以穿出踏板51之顶面510上方适当长度,且由于各支衬片522是具有穿槽5221,故可供调整扣带53之带体531的穿设,且前述踏板51之底面在经过鞋套衬之底面521罩盖之后则可藉螺丝55、螺帽56与四周具尖齿541的定位片54锁合固定,进而令整个踏座5被支撑在支撑架4之中间部位52,且令踏座5形成向前侧仰起之适当角度的状态;另外前述之踏座5的定位片54上方也可在未锁合固定前放置适合厚度的薄垫体58;是以,藉由上述构件之组成,使用者之脚部前侧可穿套入踏座5之踏板51两侧弧形靠片513以及鞋套衬52之伸出踏板51之顶面510的支衬片522与调整扣带53之带体531所形成之空间,随即可将调整扣带53之公扣532与母扣533扣紧,且由脚之后侧踏于底衬面2之止滑垫20即可在雪地上行走,当前进时,抬高的一脚6(另参考图8)连同踏座5亦被抬高,且同时令该被抬起的框架1以支撑架4两侧之钩环41所钩套之橡胶环3为支点而呈前侧向上跷、后侧向下枢转之状态,相对令踏座5之下方的定位片54不会碰到雪地,而底衬面2所设之前宽后窄且具尖齿221的形片22则可方便地通过积雪,而此时脚部没有抬起的雪鞋因承受人体的重量,令其踏座5下方所设之定位片54的尖齿541可伸入雪地,而底衬面2之下方形片22之尖齿221亦因承受人体重量而伸入雪地,故具有较佳之抓地效果而不会滑动,如此重覆交互前述的抬脚与踏地动作即可方便地在雪地行走,而又当在居家附近或者具有斜度不是很大的雪地斜坡上方时则可以双脚不抬起,直接利用框架1与底衬面2进行滑行,并在滑行之同时藉由定位片54之各尖齿541先排开积雪再配合前宽后窄且具有尖齿221的形片22以利于通过积雪而滑行。权利要求1.一种雪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框架,是由圆形管体所构成,其前侧向上微仰起一角度,而该框架上固设一底衬面,在该框架之左右两侧前方部位则固设有橡胶环;该底衬面,具有若干连结衬片且分别环绕框架之管体与框架连结固定,且其上方设有一止滑垫,另外其前侧开设有供踏座活动的穿槽孔,而其接近中间下方部位则具有一前宽后窄且两侧具尖齿的形片;两橡胶环,是分别固定在框架之左右两侧且位于底衬面之下方,该两橡胶环供支撑架之两侧钩套;一支撑架,其中间部位呈弯折状,该支撑架被定位在踏座,而其两侧则各伸出踏座两侧而对称成形具有小间隙的钩环,并分别与两橡胶环连结;一踏座,是由踏板、鞋套衬、调整扣带与定位片所组成,其中该踏板上方两侧具有弧形靠片分别与调整扣带之两侧连结,而其底面具有定位槽以供支撑架之中间部位抵靠定位,而该踏板之周缘设有若干槽孔,该鞋套衬之底面罩盖该踏板之底面,鞋套衬之支衬片穿过该踏板之各槽孔,该支衬片穿出踏板之顶面上方,各支衬片具有供调整扣带之带体穿设的穿槽,且前述踏板之底面及鞋套衬之底面藉螺丝、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雪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框架,是由圆形管体所构成,其前侧向上微仰起一角度,而该框架上固设一底衬面,在该框架之左右两侧前方部位则固设有橡胶环;该底衬面,具有若干连结衬片且分别环绕框架之管体与框架连结固定,且其上方设有一止滑垫 ,另外其前侧开设有供踏座活动的穿槽孔,而其接近中间下方部位则具有一前宽后窄且两侧具尖齿的冂形片;两橡胶环,是分别固定在框架之左右两侧且位于底衬面之下方,该两橡胶环供支撑架之两侧钩套;一支撑架,其中间部位呈弯折状,该支撑架被定位在踏座 ,而其两侧则各伸出踏座两侧而对称成形具有小间隙的钩环,并分别与两橡胶环连结;一踏座,是由踏板、鞋套衬、调整扣带与定位片所组成,其中该踏板上方两侧具有弧形靠片分别与调整扣带之两侧连结,而其底面具有定位槽以供支撑架之中间部位抵靠定位,而该踏 板之周缘设有若干槽孔,该鞋套衬之底面罩盖该踏板之底面,鞋套衬之支衬片穿过该踏板之各槽孔,该支衬片穿出踏板之顶面上方,各支衬片具有供调整扣带之带体穿设的穿槽,且前述踏板之底面及鞋套衬之底面藉螺丝、螺帽与四周具尖齿的定位片锁合固定,踏座被支撑在支撑架之中间部位,且踏座形成向前侧仰起一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保罗葛拉德卡曼
申请(专利权)人:保罗葛拉德卡曼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