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构,具体涉及一种调节杆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ZL 200710200619.7公开了一种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第三承载板,第一摇杆,第二摇杆,第一光学元件,若干个不同的第二光学元件及若干个不同的第三光学元件;该第一摇杆的一端与该第二摇杆的一端分别通过枢轴连接在该第一承载板上,该第一摇杆的另一端通过枢轴连接在该第二承载板上,该第二摇杆的另一端通过枢轴连接在该第三承载板上,且该第一摇杆与该第二摇杆能够绕枢轴在垂直于该第一承载板的同一平面内进行摆动;该第一承载板用于承载第一光学元件;该第二承载板与该第三承载板之间通过滑轨配合实现相对滑动;该第二承载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容置通孔用于承载该若干个不同的第二光学元件,该第三承载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容置通孔用于承载该若干个不同的第三光学元件,该第二承载板上的容置通孔与该第三承载板上的容置通孔相应且尺寸大小相同。该调节机构不方便进行移动调节,不方便对灯体进行移动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支撑板可以方便导向管的牢固支撑,移动调节管可以沿着导向管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节杆机构,包括底座(11),其特征在于:底座(11)的底部设有第一移动轮(12)与第二移动轮(13),第一移动轮(12)与第二移动轮(13)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移动轮(12)与第二移动轮(13)均为万向轮;底座(11)上设有导向筒(14),导向筒(14)呈竖直布置,导向筒(14)内套装有旋筒(15),旋筒(15)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导向筒(14)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导向筒(14)与旋筒(15)通过螺纹连接;旋筒(15)的端部设有载物板(16),载物板(16)呈水平布置,载物板(16)的一侧上设有第一支撑板(17),载物板(16)的另一侧上设有第二支撑板(18),第二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杆机构,包括底座(11),其特征在于:底座(11)的底部设有第一移动轮(12)与第二移动轮(13),第一移动轮(12)与第二移动轮(13)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移动轮(12)与第二移动轮(13)均为万向轮;底座(11)上设有导向筒(14),导向筒(14)呈竖直布置,导向筒(14)内套装有旋筒(15),旋筒(15)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导向筒(14)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导向筒(14)与旋筒(15)通过螺纹连接;旋筒(15)的端部设有载物板(16),载物板(16)呈水平布置,载物板(16)的一侧上设有第一支撑板(17),载物板(16)的另一侧上设有第二支撑板(18),第二支撑板(18)与第一支撑板(17)的端部之间设有导向管(21),导向管(21)为管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丰巨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