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石祥专利>正文

一种高尔夫球杆头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3382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尔夫球杆头改良结构,一种高尔夫球杆头改良结构,其包括一底座、一打击面、一颈管及上盖体,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与所述颈管一体铸造的环状连接构件,且所述连接构件的侧边,均向其内侧中部弯折、延伸,形成一连接所述打击面的穹隆形外倾侧面;所述连接构件的内侧边沿,设有一圈用来连接所述上盖体或底座的凸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了一体式连接构件,且在该构件边沿设有连接凸边,其制成的在击球时可及时将击球面所受冲击力迅速分散传递、因而结构坚固、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球杆头,具体的涉及一种高尔夫球杆头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尔夫球目前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民众都可参 加的休闲运动,高尔夫球杆头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各种改良型号也越来 越多。现有技术中, 一般是先将高尔夫球杆头预制成若干分体部件,再用焊 接技术将各部件组合成整体。具体的,比较广泛采用的组合式球杆头结构,参见图1及图2,其是先将高尔夫球杆头以冲模方式预制成一底座A、打击面 B、颈管C及上盖体D等部件,再按照上述部件的顺序予以焊接组合,从而达 到在制造上较为简便快速的目的,这种组合成型的高尔夫球杆头制造上虽然 具有快速、省时、省工的优点,但是由于其底座A、打击面B及上盖体D等 部件均为一薄片状构件,且其焊接处强度较低,在反复使用球杆头、或者经 受大的冲击力时,打击面B经过多次变形或一次变形过大,其与盖体D之间 的焊缝很容易开裂,使球杆头报废;同时,又因为各部件均为一薄片状构件, 预管C在焊接组合时的结合处强度十分有限,而又因为底座A后切向外凸出 成一派面,使预管C与底座A内部仅有一桩小的焊接点,使得底座A与预管 C间无法根牢固的焊接一体,故在使用这种高尔夫球头击打球时,颈管C也 很容易脱落,导致球杆头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组合式高尔夫球杆头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铸造与焊接相结合、可以在击球时及时将击球面所 受冲击力迅速分散传递、因而结构坚固、使用寿命长的一种高尔夫球杆头改 良结构。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尔夫球杆头改良结构,其包括一底座、 一打击面、 一颈管及上盖体,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与所述颈管一体铸造的环状连接构件,且所述 连接构件的侧边,均向其内侧中部弯折、延伸,形成一连接所述打击面的穹隆形外倾侧面;所述连接构件的内侧边沿,设有一圈用来连接所述上盖体或 底座的凸边。所述连接构件的外侧面中部,设有一用来连接所述打击面的通孔;所述 打击面通孔的内侧边沿,也设有一圈用来连接所述打击面的凸边。 所述的凸边为一连续的凸起的裙边,或为若干个断续的条状凸起。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其环状 连接构件是与所述颈管一体铸造,且所述连接构件的外侧边其内侧中部弯折、 延伸,形成一中部设有一通孔的外侧面,实际制造时,将打击面直接焊接在 该连接构件外侧面的通孔内,当打击面受力时,该冲击力通过连接构件中部 弯折部位传递至该连接构件内侧,再通过该内侧面传递给该构件及打击面、 上盖体、底座的焊接部,因传递过程中,该连接构件先发生一定变形缓冲了 一部分冲击力,另外通过该连接构件后,冲击力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是正向 传递至上盖体、底座的焊接部,因而该焊接部受力较小,不容易开裂。而在 本技术提供的改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构件是一与所述颈管、打击 面一体铸造的抛物面状构件,且其内侧边均向其内侧中部弯折、延伸,形成 一用来连接所述底座及上盖体的环形弯折面,其缓冲原理与方案一相同,但 其与打击面结合为一体,减少了前一方案中连接构件与打击面的焊接部,因 而比方案一的缓冲效果更好、结构更为结实、耐用。整体而言,由于本技术采用了一体式连接构件,且在该构件边沿设 有连接凸边,其采用铸造与焊接工艺相结合制造,其连接构件可以在击球时, 可通过自身变形进行一定缓冲,同时又及时将击球面所受冲击力迅速分散传 递,因而大大减少了各焊接部的受力,使高尔夫球杆头结构坚固、使用寿命 长久。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高尔夫球杆头立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装配后的全剖结构示意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4是图3的俯视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实施例2:参见图3、图4, 一种高尔夫球杆头改良结构,其是由钛合金材料制成,其包括一底座、 一打击面4、 一颈管2及上盖体,其 还包括一与所述颈管2、打击面4 一体铸造的抛物面状连接构件1,且所述连 接构件l的内侧边,均向其内侧中部弯折、延伸,形成一用来连接所述底座及上盖体的环形弯折面14,此时打击面4既是其外侧面11;该连接构件1的 内侧边沿,设有一圈用来连接所述上盖体及底座的凸边13;本实施例中,该凸边13为一连续的的凸起的裙边。在其制造时,先铸造本实施例的环形连接构件l,并分别锻造片状的上盖体及底座,然后再依次将上盖体及底座焊接 在连接构件1上,即制得高尔夫球杆头整体。实施例2:参见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尔夫球杆头改良结构,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凸边13为若干个断续的条状凸起o实施例3:参见图6及图7,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尔夫球杆头改良结构, 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或2相同,也包括一底座、 一打击面4、 一颈管2及 上盖体,其还包括一与所述颈管2—体铸造的钛合金环状连接构件1,且所 述连接构件l的外侧边,均向其内侧中部弯折、延伸,形成一外侧面ll,其 不同之处在于,在该外侧面11中部设有一用来连接所述打击面4的一通孔 12;该连接构件l的内侧边沿,沿其内壁,设有一圈用来连接所述上盖体及底座的凸边13;焊接所述上盖体及底座时,将所述上盖体及底座边沿置于该凸边13上,便于定位,由于有一定重叠,其焊接效果好;所述连接构件通孔 12的内侧边沿,也设有一圈用来连接所述打击面4的凸边13,其也是起到定 位作用;制造时,先铸造本实施例提供的环形连接构件l,并分别锻造片状 的上盖体、底座及打击面4,然后再依次将上盖体、底座及打击面焊接在连 接构件1上。本实施例中的凸边13为一连续的凸起的裙边。实施例4:参见图8及图9,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尔夫球杆头改良结 构,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凸边13为若千个 断续的条状凸起。采用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所述,所得到的其他相同或相似的一种 高尔夫球杆头改良结构,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高尔夫球杆头改良结构,其包括一底座、一打击面、一颈管及上盖体,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与所述颈管一体铸造的环状连接构件,且所述连接构件的侧边,均向其内侧中部弯折、延伸,形成一连接所述打击面的穹隆形外倾侧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 构件的内恻边沿,设有一圈用来连接所述上盖体或底座的凸边。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连接构件的外侧面中部,设有一用来连接所述打击面的通孔。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击 面通孔的内侧边沿,也设有一圈用来连接所述打击面的凸边。5、 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凸边为一连续的凸起的裙边。6、 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凸边为若干个断续的条状凸起。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尔夫球杆头改良结构,一种高尔夫球杆头改良结构,其包括一底座、一打击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尔夫球杆头改良结构,其包括一底座、一打击面、一颈管及上盖体,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与所述颈管一体铸造的环状连接构件,且所述连接构件的侧边,均向其内侧中部弯折、延伸,形成一连接所述打击面的穹隆形外倾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石祥
申请(专利权)人:王石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