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隶沛专利>正文

轮滑辅助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3126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滑辅助车,属于地面滑行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包括上环和底环,以及连接上环、底环的支撑杆,底环下端连接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可以对轮滑者起到很好的安全防护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于初学轮滑者特别适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面滑行辅助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学习轮滑的学步车。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少年儿童包括成人都非常喜欢轮滑运动,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 轮滑也并非易事,稍有不慎,就会立即摔倒,造成身体伤害,因此,迫切需要 一种轮滑的辅助工具,以保证初学者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实践的需要,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 方便,可以对轮滑者起到安全防护作用的轮滑辅助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轮滑辅助车,包括上环和底环,以及连接 上环、底环的支撑杆,底环下端连接万向轮。使用的时候,滑板放置在位于底 环内的地面上,滑行者站在轮滑辅助车内的滑板上滑行,轮滑辅助车随之滑动, 如果人身体倾斜,偏离滑板时,由于轮滑辅助车的支撑作用,滑行者就不会摔 倒,在其调整滑板后,可以继续练习滑行。初学者使用这种轮滑辅助车,就可 以避免滑倒的危险,很快就学会轮滑。所述上环的直径d小于底环的直径D,便于控制轮滑辅助车的重心。支撑杆 可以采用三根或4根,使得上环和底环连接更牢固, 一般来说,支撑杆均匀布 置。所述上环的直径d为50 70cm,底环的直径D为90 110 cm,上环和底环 之间的垂直距离H为90 110 cm。上环、底环的直径及其两者之间的距离均根 据使用者的身高和体型的不同随之变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可以对轮滑者起到很好的安全防护作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附图标记l为上环,2为底环,3为支撑杆,4为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优选的实施例如下如图l、图2所示, 一种轮滑辅助车,包括上环1和底环2,以及连接上环 1、底环2的四根均布的支撑杆3,底环2下端连接万向轮4,上环1的直径d 为50 70cm,底环2的直径D为90 110 cm,上环1和底环2之间的垂直距离 H为90 110 cm。当然,本技术所述的轮滑辅助车,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材质做成, 所述的支撑杆可以做成不同的形状,比如卡通形状,只要能达到需要的强度要 求即可。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实施例已经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结构,但本 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上述实施例中不经过创 造性劳动就可以想到的替换结构,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轮滑辅助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环(1)、底环(2),以及连接上环、底环的支撑杆(3),底环(2)下端连接万向轮(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滑辅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1)的直径d 小于底环(2)的直径D。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滑辅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共有三 根或4根。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轮滑辅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环(1) 的直径d为50 70cm,底环(2)的直径D为90 110 cm,上环(1)和底环(2) 之间的垂直距离H为90 110 c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滑辅助车,属于地面滑行辅助工具
,包括上环和底环,以及连接上环、底环的支撑杆,底环下端连接万向轮;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可以对轮滑者起到很好的安全防护作用;本技术对于初学轮滑者特别适用。文档编号A63B69/00GK201150770SQ200820061850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王隶沛 申请人:王隶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滑辅助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环(1)、底环(2),以及连接上环、底环的支撑杆(3),底环(2)下端连接万向轮(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隶沛
申请(专利权)人:王隶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