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高兴专利>正文

一种棒垒练习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277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棒垒练习球,针对现有棒垒练习球无法大量生产、无法降低成本和无法控制软硬度的缺陷,提供一种棒垒练习球,包括一球心及由内而外依次包覆于球心外部的一第一披覆层及一第二披覆层,其中该球心的直径介于练习球总直径的50%至95%之间,而该第二披覆层的外表面形成一立体车缝纹路。通过在一球心的外部由内而外依次包覆一第一披覆层及一第二披覆层,能有效控制练习球的软硬度,以确保使用安全;通过以复合式发泡材料在一球心的外部由内而外依次发泡成型一第一披覆层及一第二披覆层,能大量生产,以降低加工成本;通过在一第二披覆层的表面形成车缝纹路及形成一涂布层,能仿真比赛用球,以强化练习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棒垒练习球,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棒垒练习球的披覆层。技术背景在各种球类运动中,棒垒球长久以来都是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而以目前 常用的棒垒练习球而言,主要包括一球心及一球皮。上述球心一般是以软木、橡胶或其它硬性材质所制成的空心或实心体,而 球皮则是以真皮或人造皮人工缝合而成,或以橡胶直接成型。然而,以人工缝合球皮的方式并不利于大量生产,相对的将无法降低成本;而以橡胶直接成型 于球心表面,则由于质量不易控制,无法保持一定的弹跳效果,亦不利于大量 生产。而另有一种直接以PU (polyurethane,聚氨酯)塑料材质一体发泡成型球 心及球皮的棒垒球,可直接大量生产,但由于PU塑料材质的发泡特性关系, 棒垒球达到所要求的重量时,会使得棒垒球表面呈硬质性,当以高速碰触人体 时,将会对人体造成相当大的伤害;而当棒垒球表面呈软质性时,则无法达到 所要求的重量,而无法使用。因此,需要一种棒垒练习球,不仅能有效模拟比赛用球,还可大量生产以 降低成本,且可确保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棒垒练习球无法大量生产、 无法降低成本和无法控制软硬度的缺陷,提供一种棒垒练习球。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棒垒练习球,包括 一球心及由内而外依次包覆于球心外部的一第一披覆层及一第二披覆层,其中该球心的直径介于练习球总直径的50%至95%之间,而该第二披覆层的外表面 形成一立体车缝纹路。在本技术所述的棒垒练习球中,该球心为软木。在本技术所述的棒垒练习球中,该球心为橡胶。在本技术所述的棒垒练习球中,该第一披覆层为复合式发泡材料所发 泡成型。在本技术所述的棒垒练习球中,该第二披覆层为复合式发泡材料所发 泡成型。在本技术所述的棒垒练习球中,还包括一涂布层,该涂布层设于第二 披覆层车缝纹路的表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一球心的外部由内而 外依次包覆一第一披覆层及一第二披覆层,能有效控制练习球的软硬度,以确 保使用安全;通过以复合式发泡材料在一球心的外部由内而外依次发泡成型一 第一披覆层及一第二披覆层,能大量生产,以降低加工成本;通过在一第二披 覆层的表面形成车缝纹路及形成一涂布层,能仿真比赛用球,以强化练习效果。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技术棒垒练习球一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棒垒练习球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第1、 2图所示,其为本技术棒垒练习球1的较佳实施例,包 括一球心2、 一第一披覆层3及一第二披覆层4。该球心2为实心的球形软木,其直径最好介于棒垒练习球1总直径之50%至95%之间,以做为主体部份。实施时,所述的球心2亦可为空心的球形软木、 实心或空心的橡胶、或软木与橡胶之组合。该第一披覆层3为PU塑料材质,以直接一体发泡成型于球心2的外表面, 所述的第一披覆层3亦可为其它具有高发泡特性的复合式发泡材料,以快速发 泡成型。该第二披覆层4为另一 PU塑料材质,以直接发泡成型于第一披覆层3的 外表面,所述的第二披覆层4亦可为其它具有高发泡特性的复合式发泡材料。 且该第二披覆层4发泡成型时,同时于其外表面形成一立体车缝纹路41,以 模拟成比赛用棒垒球的外形。另外,该第二披覆层4车缝纹路41表面还以一 定厚度的颜料涂抹,以形成一涂布层42,使该第二披覆层4及车缝纹路41形 成近似真皮或人造皮的球皮质感。实施时,所述的第一、二披覆层(3、 4)之间更可包括至少一复合式发泡 材料所形成的披覆层(图中未示出),以控制棒垒练习球表面的软硬度。因此,本技术介绍的棒垒练习球具有以下优点1、 本技术介绍的棒垒练习球的球心做为棒垒练习球的主体部份,而 第一、二披覆层主要用于控制棒垒练习球表面的软硬度,因此,当第一、二披 覆层的厚度及材料比例依实际需要而弹性调整时,可避免现有棒垒练习球以 PU塑料材质一体发泡成型所产生的表面太硬的缺点,以确保使用安全。2、 本的第一、二披覆层均以可控制硬度的复合式发泡材料所发泡成型, 因此,可大量生产以降低加工成本。3、 本技术介绍的棒垒练习球在第二披覆层发泡成型时,同时在第二 披覆层的表面形成车缝纹路,藉此,可模拟比赛用球的质感,以强化练习效果。综上所述,依上文所揭示的内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确可达到预期目 的,提供一种不仅能有效模拟比赛用球,还可大量生产以降低成本,且可确保 使用安全的棒垒练习球,极具实用之价值。以上所述仅是本创作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并非用于限制本 技术的范围。根据本文的揭露或教导可衍生推导出许多的变更与修正,若 依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等效改变,其所产生的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的实质精神时,均应视为在本技术的技术范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棒垒练习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球心及由内而外依次包覆于球心外部的一第一披覆层及一第二披覆层,其中该球心的直径介于练习球总直径的50%至95%之间,而该第二披覆层的外表面形成一立体车缝纹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垒练习球,其特征在于,该球心为软木。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垒练习球,其特征在于,该球心为橡胶。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垒练习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披覆层为复 合式发泡材料所发泡成型。5、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4所述的棒垒练习球,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披覆层为复合式发泡材料所发泡成型。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棒垒练习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涂布层,该涂布层设于第二披覆层车缝纹路的表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棒垒练习球,针对现有棒垒练习球无法大量生产、无法降低成本和无法控制软硬度的缺陷,提供一种棒垒练习球,包括一球心及由内而外依次包覆于球心外部的一第一披覆层及一第二披覆层,其中该球心的直径介于练习球总直径的50%至95%之间,而该第二披覆层的外表面形成一立体车缝纹路。通过在一球心的外部由内而外依次包覆一第一披覆层及一第二披覆层,能有效控制练习球的软硬度,以确保使用安全;通过以复合式发泡材料在一球心的外部由内而外依次发泡成型一第一披覆层及一第二披覆层,能大量生产,以降低加工成本;通过在一第二披覆层的表面形成车缝纹路及形成一涂布层,能仿真比赛用球,以强化练习效果。文档编号A63B37/14GK201211415SQ20082009247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9日专利技术者吴高兴 申请人:吴高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垒练习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球心及由内而外依次包覆于球心外部的一第一披覆层及一第二披覆层,其中该球心的直径介于练习球总直径的50%至95%之间,而该第二披覆层的外表面形成一立体车缝纹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高兴
申请(专利权)人:吴高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