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2495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动器具,它包括:底架、中柱、U状杆、横杆、握杆和插销。中柱向后弯至近上端转向前弯,中柱固定靠背与座垫,中柱在后伸杆上方处以转轴枢接U状杆,U状杆接一横杆,横杆两端各枢接一向下斜伸再转直的握杆,各握杆与横杆间有一插销,U状杆与中柱的一前伸杆间设有一摆杆,以摆杆固定U状杆,握杆上端与横杆后侧所接的一L杆间接一连接片,连接片以一索绳经数滑轮接至配重块,L杆接有一拉绳经数滑轮接至中柱的顶端。(*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器具,特别是指一种能形成手部运动与腰部左右转运动的重量运动器结构。公知的技术有一种手部运动器具,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它具有一底架1a与一中柱2a,中柱2a向后弯至近上端转向前弯,中柱2a中固定一靠背21a与一座垫22a,底架1a前端固定一勾状杆11a,勾状杆11a两端各有一腿部固定件12a,腿部固定件12a为于两侧各有一呈圆筒状的定位筒14a,中柱2a近上端接有一后伸杆,在后伸杆与底架1a间以一对导杆24a固定有数配重块25a,中柱2a在后伸杆上枢接一U状杆3a,U状杆3a接一横杆4a,横杆4a两端各枢接一向下斜伸再转直的握杆5a,握杆5a以索绳经滑轮组接至配重块25a。于是公知技术仅能产生以手握住握杆相向开合的运动,并且以索绳带动配重块的上下移动,达到重量训练的效果;其一部机台仅能产生单项的作用,并不符合经济性的要求,为了要提供更符合实际需求的物品,专利技术人进行了研究开发,以公知的架构为主,解决公知技术仅有单一使用效果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底架、中柱、U状杆、横杆、握杆和插销所组成的运动器具,它除了能产生手握持开阖运动外,还能进行腰部扭动转动的多功能动作,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包括有一底架,其前端固定一勾状杆,勾状杆两端各有腿部固定件;一中柱,其上端转向前弯,中柱中固定一靠背与一座垫,中柱近上端接有一后伸杆,在后伸杆与底架间以一对导杆固定有一叠数配重块,配重块可于导杆上移动;一U状杆,它枢接中柱在后伸杆上方处;一横杆,它枢接于U状杆下方,横杆后侧中间接设一L杆;一对握杆,它分别枢接于横杆的两端,各握杆近上端与横杆的L杆间接有一连接片;及一对插销,插设于横杆与握杆间;当插销插入使握杆无法转动,而使握杆与横杆以枢接点转动。本技术的特点在于除了能产生手握持开阖运动外,还能进行腰部扭动转动的动作,也有脚部的推举、勾拉运动,产生更有效果的运动模式,而且转动中仍具有能激活配重块移动的传动机构,另外,座垫也具有能使单一功能的运动器具,便成具有多功能运动器具。图1为公知技术的前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上半部份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上半部份的局部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上半部份的局部右侧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于左侧向前转时的上视图;图8为本技术于右侧向前转时的上视图;图9为本技术靠背可调倾斜的立体分解图;图10为本技术座垫可旋转的立体分解图。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如图2至图6所示,它为本技术一种运动器具,它具有一如工字状的底架1与一中柱2,中柱2向后弯至近上端转向前弯,中柱2中固定一靠背21与一座垫22,底架1前端固定一勾状杆11,勾状杆11两端各有腿部固定件12,该腿部固定件12为两端各设有一对,分别向两侧有一轴杆13,轴杆13上套入以软质材料制成的筒状定位筒14,定位筒14上方的作为固定膝关节,定位筒14下方的作为固定足底,且定位筒14为呈六角柱状,以方便夹持固定足部。中柱2近上端接有一后伸杆23,在后伸杆23的上横杆231与底架1的下横杆111间,以一对导杆24固定有数个配重块25,中柱2在与后伸杆23相接处上方以一转轴26枢接一U状杆3,转轴26由螺栓与螺帽所组成。U状杆3接一横杆4,横杆4两端各枢接一向下斜伸再转直的握杆5,各握杆5与横杆4间分别设有一插销42,U状杆3与中柱2的摆杆27,摆杆27是枢接在中柱2的一前伸杆28的一对耳片281间,且中柱设有一定位件29,以定位件29固定摆回的摆杆27,定位件29较佳为一磁块;而以摆杆27固定U状杆3,是在U状杆3的横部31直立面32设有一槽33,该槽33让摆杆27嵌入,摆杆27具有一握持头271,以方便手握持使用,当摆杆27嵌卡住槽33时,U状杆3则无法以转轴26转动,即使本技术形成可使用的状态。在U状杆3的横部31水平面34设置有一中心孔35,横杆4具有一贯穿孔43,以一枢轴44由上或下方穿过贯穿孔43、中心孔35,以固定横杆4,枢轴44下端有一轴承45,横杆4前端中一螺孔46锁接入一定位螺杆47,定位螺杆47外端具有一握持头471,且定位螺杆47的螺杆部份穿过枢轴44所设的一穿孔441,当定位螺杆47穿过穿孔441后,顶抵于横杆4内面处,即使横杆4无法转动。横杆4各以两端各设有一枢孔41,枢孔41分别以一螺栓48穿过锁接,而螺栓48的下半为不设置螺牙而直接接在握杆5上端杆内的一固定套51内,而各插销42也是具有一头端,且穿过设于横杆4的一销孔49后插至握杆5所设的一销孔52,销孔52为位于固定套51内方。握杆5的下端的直立部53外为套有一弹性保护套54,并锁接有一向外弯再往上弯的弧杆55。握杆5近上端与横杆4后侧所接的一L杆40间接有一连接片56,连接片56一端固定于握杆5的弯折处,连接片56另一端则能枢接于L杆40直立部的内面,且连接片56与握杆5间有一连接片57,各连接片56近握杆5端的外侧以一第一索绳6分别经一对的滑轮61、62的导引接至配重块25。其中第一滑轮61为接于中柱2的弯折处侧面的接合件60,该接合件60能为一短螺杆,在套入第一索绳6一端的一固定环圈后,再以螺帽锁接;第二滑轮62处为设于近底架1处,使在横杆4两侧握杆5的第一索绳6为单条相连接的形式,也就是第一索绳6由左侧的接合件60经左侧的第一滑轮61转而向下经第二滑轮62处,第一索绳6转而向上经右侧的第一滑轮61至右侧的接合件60。另设有第二索绳7,第二索绳7一端以一第一固定件15固定于勾状杆11下端;第二索绳7的另一端以第二固定件63固定于底架1与中柱2接点后方处一片体处,第二索绳7经一第三滑轮64后,转而向上,绕经第四滑轮65转折向下,至第五滑轮66转折向上,绕过第六滑轮67转折向下,经第七滑轮68再转折向前,穿经中柱2的一底孔,绕过第八滑轮69接于第一固定件15。其中第六滑轮67为与第二滑轮62相连接,而第四滑轮65为还与一第十滑轮72相接,设有一第三索绳70,第三索绳70上端接第九滑轮71的固定端,为将绳70一端绕过滑轮71后使绳端与绳固定接合,且让绳71另一端向下延伸,使第三索绳70穿绕过第十滑轮72转折向上穿过后伸杆23的一前孔,至设于后伸杆23上的第十一滑轮73后,穿过后伸杆23的一后孔,往下延伸至与配重块25相接。L杆40的水平部顶面接有一拉绳8的一端,拉绳8另一端经数滑轮接至中柱2的顶端。其中在中柱2前端面设有一顶固定件81,且中柱2近上端有一顶孔,顶孔处接设有一第十二滑轮82,拉绳8穿过第十二滑轮后斜向下,再穿过于后伸杆23与中柱2相接处的第十三滑轮83,绕经同样设于后伸杆23上的第十四滑轮84,转而向下穿过后伸杆23的另一穿孔后,绕经第九滑轮71转而朝上,至经过设于中柱2的一对耳片88间所枢接的第十五滑轮85,前伸经过中柱2的一中穿孔,在中柱2中穿孔前方两侧左、右处各设有一导轮86,使拉绳8接至L杆40水平部的一底固定件87,底固定件87与接合件60的机构相同或类似,而顶固定件81与第二固定件63是以一圈套固定绳端,第一国定件15是直接定位于耳片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动器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底架,其前端固定一勾状杆,勾状杆两端各有腿部固定件;一中柱,其上端转向前弯,中柱中固定一靠背与一座垫,中柱近上端接有一后伸杆,在后伸杆与底架间以一对导杆固定有一叠数配重块,配重块可于导杆上移动; 一U状杆,它枢接中柱在后伸杆上方处;一横杆,它枢接于U状杆下方,横杆后侧中间接设一L杆;一对握杆,它分别枢接于横杆的两端,各握杆近上端与横杆的L杆间接有一连接片;及一对插销,插设于横杆与握杆间;当插销插入使握杆无法转动,而使握杆 与横杆以枢接点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一井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