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并专利>正文

手柄式回力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0498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用于体育用具和娱乐玩具的手柄式回力球,其特征是手柄与球的组合,手柄盖上的线绳与线轮的线绳连接;手柄上脱离键的钩与机座的钩槽在锥形口内啮合,该技术只需按动脱离键即可掌握球抛出的方向和距离,球还可自动回位。(*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作为体育用品和娱乐玩具的手柄式回力球。现有的溜溜球,虽然小巧且只能作玩具,使用时绳子需先用手绕在溜溜球的轴上,牵动线绳产生旋转惯性,当球失去旋转惯性,线绳又要重新绕在溜溜球的轴上,才能使用。本技术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球和手柄用线绳连接,球内装有发条,发条带动线轮上线绳,按动脱离键球即行抛出后,又可自动收回的手柄式回力球。本技术是由球和手柄的组合。球是由1球罩,2橡胶,3硬质海棉或泡沫,4发条,5机座,6钩槽,12环形槽,13固定轴,14半球盖,15线轮组成。第一层1球罩,第二层2橡胶,第三层硬质海棉或泡沫,三层一起包在半球盖14(金属)上用线绳或橡筋固定在机座的环形槽12,机座5内装有发条4(两个)用螺钉或铆钉固定在线轮15的左右两端,再装上固定轴13,固定轴是用热焊固定于机座5。手柄是由7脱离键、8簧片、9手柄把、10手柄盖组成,脱离键7固定在簧片上,装入手柄把内固定,线绳11的头在手柄上打结,线绳的另一头通过手柄的中心当线轮上的孔穿入打结,手柄把上脱离键7的钩与机座5上的钩槽6在锥型口内啮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使用范围”相比,它既可作体育用品,锻炼臂力,也可作玩具用品,从“操作”上相比,该技术的显著进步是,只要按动脱离键即可掌握球抛出后的方向和距离,球又可自动收回。附附图说明图1是手柄式回力球的总装图。图中1球罩,2橡胶层,3硬质海棉或泡沫,4发条(2个),5机座,6勾槽,7脱离键,8簧片,9手柄把,10手柄盖,11线绳,12环形槽,13固定轴,14半球盖,15线绳组成。使用手柄回力球时,按动脱离键7,即掌握球的飞行方向和投距,利用球飞出的力量使球中发条上紧,此时线绳从线轮15拉出,当球的飞行惯性消失后,被上紧的发条松开。带动线轮15收进线绳11,球又自动回位,这时脱离键7的钩又与钩槽6在锥型口内啮合。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体育用具和娱乐玩具的手柄式回力球,其特征是手柄与球的组合,手柄盖上的线绳与线轮的线绳连接,手柄上脱离键的钩与机座的钩槽在锥型口内啮合。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式回力球,其特征在于球的第一层是球罩,第二层是橡胶层,第三层的硬质海棉或泡沫,三层包在半球盖上,机座内装发条安装在线轮左右两端,用固定轴连接。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柄式回力球,其特征在于脱离键用螺钉或热焊固定在簧片上装入手柄把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是用于体育用具和娱乐玩具的手柄式回力球,其特征是手柄与球的组合,手柄盖上的线绳与线轮的线绳连接;手柄上脱离键的钩与机座的钩槽在锥形口内啮合,该技术只需按动脱离键即可掌握球抛出的方向和距离,球还可自动回位。文档编号A63B43/02GK2128890SQ9221468公开日1993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22日专利技术者李并 申请人:李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体育用具和娱乐玩具的手柄式回力球,其特征是手柄与球的组合,手柄盖上的线绳与线轮的线绳连接接;手柄上脱离键的钩与机座的钩槽在锥形口内啮合,该技术只需按动脱离键即可掌握球抛出的方向和距离,球还可自动回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并
申请(专利权)人:李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