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玉凤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手术后排便困难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04709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6 0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应用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手术后排便困难的中药。该一种治疗手术后排便困难的中药,以苦瓜,四叶参,黄芩,淡竹叶,芦荟,栀子,红天葵,虎耳草,木芙蓉叶,牡丹皮,酢酱草,功劳木,飞天蠄蟉,三丫苦,土茯苓,绿豆,土党参,白术,大枣,甘草,山麦冬,天冬,南沙参和枸杞子为原料,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混合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手术后排便困难的中药。(二)
技术介绍
手术后的患者一般食用的食品都过精过细,食物中的纤维素和水份不足,对肠道不能形成一定量的刺激,肠蠕动缓慢,不能及时将食物残渣推向直肠,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水份过多吸收而使粪便干燥。进入直肠后的粪便残渣因为量少,不能形成足够的压力去刺激神经感受细胞产生排便反射而引起便秘排便时不仅需要肛门括约肌的舒张,提肛肌向上向外牵拉,而且还需要膈肌下降,腹肌收缩,屏气用力来推动粪便排出。也会因年老体弱,久病卧床,产后等不同原因导致可因膈肌,腹肌,肛门括约肌收缩力减弱,腹压降低而使排便动力不足,使粪便排不干净,粪块残留,发生排便困难。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泻药药效猛烈,患者服用后快速的腹泻,患者在腹泻后极易发生脱水,虚弱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肠出血引起其他类衍生疾病,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温润的助排便中药,药效持久温缓,补虚的同时也能帮助排便,给患者带来诸多的不便。(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一种治疗手术后排便困难的中药。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手术后排便困难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苦瓜10~24克,四叶参9~25克,黄芩11~22克,淡竹叶10~25克,芦荟12~20克,栀子13~21克,红天葵12~22克,虎耳草9~19克,木芙蓉叶15~24克,牡丹皮11~23克,酢酱草9~18克,功劳木16~25克,飞天蠄蟉12~18克,三丫苦14~24克,土茯苓10~20克,绿豆9~25克,土党参12~17克,白术15~24克,大枣16~25克,甘草13~19克,山麦冬13~23克,天冬15~23克,南沙参11~21克,枸杞子9~20克。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为散剂或丸剂,将各种原料清洗干净后,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定量服用。各原料的药用性能如下所示:苦瓜:性寒,味苦。归心经、脾经、肺经。祛暑涤热,明目,解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泻火药。主治暑热烦渴,消渴,赤眼疼痛,痢疾,疮痈肿毒。药理作用是降血糖;抗癌;抗病毒。四叶参:性温,味甘。归脾经、肺经。补血通乳、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解毒药。药理研究具有镇静、抗惊厥、镇痛;改善药物所造成的记忆获得、记忆再现和记忆巩固的障碍;抗疲劳,可使血压下降、兴奋呼吸;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止咳、增强肌体免疫力等作用。黄芩:性寒,味苦。归肺经、胆经、脾经、大肠经、小肠经。功效与作用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临床应用用治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黄芩具有较广的抗菌谱,体外试验,对杆菌、球菌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皮肤真菌亦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病毒性眼病及上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疗效。动物试验表明,水煎剂具有抗炎、免疫促进和镇静解热作用;提取物有抑制HIV-1生长的作用。具有抗微生物、抗变态反应、降血压、利尿、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保肝、保护肾损伤的作用;低剂量促进免疫细胞增殖,高剂量则抑制;延缓白内障发生。淡竹叶:性寒,味甘、淡。归心经、胃经、小肠经。功效与作用是清热除烦、利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泻火药。用治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不可治疗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芦荟:性寒,味苦。归大肠经、胃经、肝经。清肝热、通便、杀虫疗疳。属泻下药下属分类的攻下药。用治便秘、小儿疳积、惊风;外治湿癣。栀子:性寒,味苦。归心经、肺经、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泻火药。药理研究保护消化系统;泻下;降温;增加细胞中DNA和蛋白质合成;抗菌;抗炎;能增强胆汁的分泌而具有利胆、抑制血中胆红素形成的作用;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具镇静、降压、抗惊厥、镇痛的作用;体外实验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临床应用于用治温病热郁心胸,心烦、郁闷、躁扰不宁、睡眠不安;肝胆湿热郁结、黄疸、发热、小便短赤;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跌打损伤、烫伤、烧伤等。红天葵:性凉,味甘、淡。清热凉血、止咳化痰、散瘀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用治中暑发烧、肺热咳嗽、咯血、淋巴结核、血瘀腹痛、扭挫伤、骨折、烧烫伤。虎耳草:性寒,味微苦。归肺经、胃经。具祛风、清热、清血解毒作用。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用治风疹、湿疹、中耳炎、丹毒、咳嗽吐血、肺痈、崩漏、痔疾。木芙蓉叶:性凉,味微辛。归肺经、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用治肺热咳嗽、吐血崩漏、痈肿疮毒、淋巴结炎、阑尾炎等,外用治痈节脓肿,烧伤烫伤等。药理实验表明,叶、花流浸膏具有明显抗菌作用。牡丹皮:性微寒,味苦、辛。归心经、肝经、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用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打伤痛。近年对牡丹皮药理作用研究较多,证明了牡丹皮的临床多方面的应用均有其药理依据,如镇静、解痉、止痛、抗血凝及对子宫的作用等。酢酱草:性寒,味酸。归肝经、肺经、膀胱经。清热利湿、凉血散瘀、解毒消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用治湿热泄泻、痢疾、热淋、血淋、小便不利;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痈肿、疔疮、乳毒、齿龈腐烂、口舌生疮;烫火灼伤、蛇咬伤;脚癣、湿疹。功劳木:性寒,味苦。归肝经、胃经、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用治湿热泻痢、黄疸、目赤肿痛、胃火牙痛、疮疖、痈肿、痢疾、黄疸型肝炎。飞天蠄蟉:性平,味苦、涩。清热止咳、祛风除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燥湿药。用治肺热咳嗽、吐血、风火牙痛、风湿骨痛、腰痛。三丫苦:性寒,味苦。归肝经、肺经、胃经。清热解毒、行气止痛、燥湿止痒。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燥湿药。用治热病高热不退、咽喉肿痛、热毒疮肿、风湿痹痛、湿火骨痛、毒蛇咬伤、胃热痛、跌打肿痛。外用治肤湿热疮、皮肤瘙痒、痔疮。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归胃经、肝经。性平,味甘、淡。归胃经、肝经。用治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现代临床用土茯苓复方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疗效良好;还可用于治疗乙型肝炎、前列腺炎、急性睾丸炎、阴道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治疗痛风、膝关节积液、淋病性尿道炎。绿豆:性寒,味甘。归心经、肝经、胃经。清热,消暑,利水、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主治暑热烦渴,感冒发热,霉乱吐泻,痰热哮喘,头痛目赤,口舌生疮,水肿尿少,疮疡痈肿,风疹丹毒,药物及食物中毒。药理研究表明具有降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保护肝脏与肾脏。土党参:性平,味甘。归脾经、肺经。健脾益气,补肺止咳,下乳。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主治虚劳内伤,气虚乏力,心悸,多汗,脾虚泄泻,白带,乳汁稀少,小儿疳积,遗尿,肺虚咳嗽。白术:性温,味甘、苦。归脾经、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用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等。药理研究有明显且持久的抗利尿作用,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淋巴肉瘤腹水瘤及人109食管癌都有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手术后排便困难的中药,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苦瓜10~24克,四叶参9~25克,黄芩11~22克,淡竹叶10~25克,芦荟12~20克,栀子13~21克,红天葵12~22克,虎耳草9~19克,木芙蓉叶15~24克,牡丹皮11~23克,酢酱草9~18克,功劳木16~25克,飞天蠄蟉12~18克,三丫苦14~24克,土茯苓10~20克,绿豆9~25克,土党参12~17克,白术15~24克,大枣16~25克,甘草13~19克,山麦冬13~23克,天冬15~23克,南沙参11~21克,枸杞子9~20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手术后排便困难的中药,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苦瓜10~24克,四叶参9~25克,黄芩11~22克,淡竹叶10~25克,芦荟12~20克,栀子13~21克,红天葵12~22克,虎耳草9~19克,木芙蓉叶15~24克,牡丹皮11~23克,酢酱草9~18克,功劳木16~25克,飞天蠄蟉12~18克,三丫苦14~24克,土茯苓10~20克,绿豆9~25克,土党参12~17克,白术15~24克,大枣16~25克,甘草13~19克,山麦冬13~23克,天冬15~23克,南沙参11~21克,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凤
申请(专利权)人:王玉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