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凯平专利>正文

一种乒乓球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0410 阅读:3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乒乓球拍,球拍的底板具有拍头,拍头为前宽后渐窄状,且拍头上两个最宽点之间的连线位于拍头的前半部分。该乒乓球拍还包括贴附于所述拍头的胶皮面,球拍的球拍重心接近于胶皮面的胶皮面中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球拍重心能有效地接近于其胶皮面中心,即使之进入于较高击球密度区内,从而击出更多高能量球以增加攻击力、减少远处较易漏接球的机会以增加防御力、及减少击球时的震手感以增加良好的触球感。(*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乒乓球拍,特别是指一种让其重心前移至接近于胶皮面中心、使重心能进入较高击球密度区内,而提高其攻击力与防御力,并降低击球震手感的球拍。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的现有乒乓球拍(racket),其拍头(head)12、22的形状不是近似的方形(球拍1)就是近似的圆形(球拍2)。球拍1、2包括底板(blade)11、21及一胶皮面(rubber sheet)14、24,该底板11、21则具有一拍头12、22、一喉部112、212、和一握把13、23,胶皮面14、24则贴附于拍头12、22上。其中,拍头12、22两个最宽点之间的连线(即拍头两侧最宽点之间的连线),大致位于拍头12、22后半部分的前端,而其球拍重心101、201大致位于距胶皮面14、24后端三分之一的位置。由于绝大多数的打击点均位于拍头12、22的前段及中段(即较高击球密度区,位于前面两个L/3处),而在两段处所击打出去的球,由于与球拍重心101、201相距较远,因此,以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将会使球拍1、2产生较大转动能量,并因为此转动能量愈大,震手的感觉愈大,且消耗的击球能量也愈大,因此对于打出高能量的攻击球将必然有所影响,还会失去较好的击球触感和打球乐趣。因此,如何让各球拍1或2的球拍重心101、201能进入较高击球密度区内(例如使之能够更接近于图1所示的胶皮面中心141),成为需要克服并解决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乒乓球拍,使球拍重心能有效地接近于其胶皮面中心,即使之进入于较高击球密度区内,从而击出更多高能量球以增加攻击力、减少远处较易漏接球的机会以增加防御力、及减少击球时的震手感以增加良好的触球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乒乓球拍,所述球拍的底板具有一拍头,其特点在于,所述拍头为前宽后渐窄状,且所述拍头上两个最宽点之间的连线位于所述拍头的前半部分。上述乒乓球拍,其特点在于,所述球拍还包括一贴付于所述拍头的胶皮面,所述球拍的球拍重心接近于所述胶皮面的胶皮面中心。上述乒乓球拍,其特点在于,所述底板还具有一握把。上述乒乓球拍,其特点在于,所述底板的握把为握笔式,所述握笔式握把的后端还形成有一缺凹部。上述乒乓球拍,其特点在于,所述底板的握把为握手式,所述握手式握把还形成有孔体。上述乒乓球拍,其特点在于,所述孔体为轴向孔。上述乒乓球拍,其特点在于,所述孔体为轴向的多口径孔。上述乒乓球拍,其特点在于,所述拍头,其形状大致呈前宽后渐窄的梯形。上述乒乓球拍,其特点在于,所述底板还具有一握把,所述底板的整体形状大致呈前宽后渐窄的三角形。上述乒乓球拍,其特点在于,所述拍头由前端的一宽边、后端的一窄边及两个连接于所述宽、窄边的两端之间呈前宽后渐窄状的侧边构成。本技术的功效如下1)可有效地使球拍重心更接近于胶皮面中心,因为打球者的意识上会以胶皮面中心来击球,所以其附近属于较高击球密度区,以及较高击球数区,换句话说,其球拍重心是位于较高击球密度区、以及较高击球数区内。2)由于其球拍重心前移,因此能增加其挥拍时的力矩。3)由于球拍重心位于较高击球密度区、及较高击球数区内(甚至还增加了挥拍力矩),因此能在球拍重心附近击出更多的高能量球而更具攻击力,可增加打球乐趣,并提高又经济又方便的乒乓球运动风气。4)由于拍头的前半部面积已被扩大,因此不易于漏接离身远处的球而更具防御力。5)由于击球点均能落在球拍重心附近,因此在击球时不容易产生转动,即能减少击球时的震手感。6)球拍前端为宽边,当作扇子所扇出的风比现有方形或圆形的球拍大,因此具有对球员或使用者打球时的扇风解热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方形乒乓球拍的正视图;图2为现有方形乒乓球拍的侧视图;图3为现有圆形乒乓球拍的正视图;图4为现有圆形乒乓球拍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种球拍与现有方形球拍的正视比较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种球拍的正视图;图7为本技术第一种球拍依据图6的侧视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种球拍与现有圆形球拍的正视比较图;图9为本技术第二种球拍的侧视图。其中,附图标记1-球拍,101-球拍重心11-底板,112-喉部,12-拍头,13-握把14-胶皮面,141-胶皮面中心2-球拍,201-球拍重心21-底板,212-喉部,22-拍头23-握把,24-胶皮面3-球拍,301-球拍重心31-底板,312-喉部32-拍头,321-扩大部,322-去除部33-握把,331-缺凹部34-胶皮面,341-球拍重心41-底板,412-喉部42拍头,421-扩大部,422-去除部 43-握把,431-孔体44-胶皮面,441-胶皮面中心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至图9,本技术提供一种乒乓球拍,其中,图5至图7所示为改良自现有方形乒乓球拍的本技术第一种球拍3,而图8至图9所示为改良自现有圆形乒乓球拍的本技术第二种球拍4。请参阅图6、图8所示,本技术的两种球拍3、4包括一底板31、41及一胶皮面34、44,底板31、41则具有一拍头32、42,一喉部312、412和一握把33、43,胶皮面34、44则贴于拍头32、42上,其中,位于拍头32、42与握把33、43之间的部分,即为球拍3、4的喉部302、402。请参阅图5、图8的现有球拍与本技术球拍的比较图,为使球拍3、4的球拍重心301、401能够接近于胶皮面中心341、441,将击球密度极低的拍头32、42后端两侧角落的去除部322、422予以切除,并将易于将离身远处球漏接的拍头32、42前端两侧角落予以加宽成两扩大部321、421(即斜线区域处),因此而使得各拍头32、42的形状似梯形。其中,各拍头32、42的前端形成弧弯状的宽边(如图8),弧弯状或其他状宽边的两个最宽点之间的连线位于拍头32、42的前半部分内,由两个最宽点向后端逐渐缩窄至喉部312、412处,从而形成拍头32、42的两侧边,在拍头32、42后端处则形成窄边;但是,其由宽边至窄边是由宽渐窄的梯形。通过此一方型改良为梯形,或圆形改良为梯形,并让球拍3、4或底板31、41的整体形状大致呈前宽后窄的三角形,因此,能使球拍3、4的球拍重心301、401能接近于胶皮面中心341、441。其次,若能将各球拍3、4的握把33、43予以减轻,则更能达到本技术目的。请参阅图7所示第一种球拍3的握笔式握把33和图8、9所示第二种球拍4的握手式握把43,其在握笔式握把33的尾端处进行局部去除而形成一缺凹部331;另外在握手式握把43的尾端轴向钻出孔体431,孔体431可为单一孔体、或多数的多口径孔。通过上述方法减轻各握把33、43的重量,并使球拍3、4的球拍重心301、401能更接近于胶皮面中心341、441。换句话说,通过将拍头32、42设计为前宽后窄的梯形、将握把33、43的重量减轻的方法,能使各球拍3、4的球拍重心301、401,比现有的球拍重心101、201更接近于胶皮面中心341、441。请参阅图7、图9所示,将拍头32、42(或胶皮面34、44)予以分割成三等分(三个L/3)而区分出前、中、后三段之后可知,本技术两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乒乓球拍,所述球拍的底板具有一拍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拍头为前宽后渐窄状,且所述拍头上两个最宽点之间的连线位于所述拍头的前半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平
申请(专利权)人:王凯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