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乒乓球拍,特别是指一种让其重心前移至接近于胶皮面中心、使重心能进入较高击球密度区内,而提高其攻击力与防御力,并降低击球震手感的球拍。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的现有乒乓球拍(racket),其拍头(head)12、22的形状不是近似的方形(球拍1)就是近似的圆形(球拍2)。球拍1、2包括底板(blade)11、21及一胶皮面(rubber sheet)14、24,该底板11、21则具有一拍头12、22、一喉部112、212、和一握把13、23,胶皮面14、24则贴附于拍头12、22上。其中,拍头12、22两个最宽点之间的连线(即拍头两侧最宽点之间的连线),大致位于拍头12、22后半部分的前端,而其球拍重心101、201大致位于距胶皮面14、24后端三分之一的位置。由于绝大多数的打击点均位于拍头12、22的前段及中段(即较高击球密度区,位于前面两个L/3处),而在两段处所击打出去的球,由于与球拍重心101、201相距较远,因此,以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将会使球拍1、2产生较大转动能量,并因为此转动能量愈大,震手的感觉愈大,且消耗的击球能量也愈大,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乒乓球拍,所述球拍的底板具有一拍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拍头为前宽后渐窄状,且所述拍头上两个最宽点之间的连线位于所述拍头的前半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