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桃及其近缘种植物的根癌病抗性鉴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03902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6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桃及其近缘种植物的根癌病抗性鉴定方法,在桃树旺盛生长季节选取茎粗5~15mm一年生枝条,用锋利的裁纸刀在茎部从上向下刻8~10mm长、5~8mm宽、深及木质部的伤口,继而在伤口内平行切面夹入1~2片蘸有109cfu·mL‑1致病农杆菌菌液的圆滤纸片,随后用封口膜在刻伤上部缠裹,将刻伤复位。进行自来水喷雾30分钟,制造合适的发病环境。接种后30~90天,用游标卡尺调查各接种部位的最大瘤径、接种位点上、下两端茎粗、计算瘤径比。根据瘤径比划分抗性等级,确定材料的根癌病抗性等级。该方法操作简单,利用刻伤皮层复位提高侵染效率,抗性评价考虑了待鉴定材料的种属及生长状态差异,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价桃及其近缘种材料对根癌病的抗性等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病害抗性鉴定方法,具体为一种桃及其近缘种植物的根癌病抗性鉴定方法
技术介绍
桃及其近缘种植物主要为核果类果树,在生产上其根系常常遭受根癌农杆菌引起的根癌病危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包括野生毛桃、李、杏、扁桃等近缘种果树之间普遍可以相互嫁接,从中筛选抗根癌病的材料作为砧木及砧木育种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核果类果树根癌病抗性鉴定,在接种方法上目前多通过根部刺伤或划伤后,饱和接种农杆菌溶液,然后在生长季结束后,挖出根系,调查植株根系发病情况,或者通过刺伤枝条茎部,然后注射农杆菌菌液,湿棉球包裹,创造农杆菌侵染条件等,这些方法存在着操作复杂,伤口或针刺深度及接种量难以控制等缺点;在抗性指标评价方面,主要采用瘤径大小或质量、平均瘤径大小等做为病级划分指标或抗性等级的确定,欠缺对接种前植物材料种属差异、植株生长状态差异的考虑,其结果容易受到植物种属、生长状态差异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桃及其近缘种植物的根癌病抗性鉴定方法,它通过简化接种操作、均一化接种量、制造发病关键期环境条件、采用瘤径生长比作为抗性分级指标,为桃及其近缘种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桃及其近缘种植物的根癌病抗性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待评价材料茎粗5~15mm一年生枝条,用锋利的裁纸刀在茎部从上向下刻8~10mm长、5~8mm宽、深及木质部的伤口,在伤口内平行切面夹入1~2片蘸有109 cfu·mL‑1致病农杆菌菌液的圆滤纸片,然后用封口膜在刻伤上部缠裹,将刻伤复位,每株接种5个位点,若在同一枝条上接种,接种位点间距20mm以上,接种对照为蘸有无菌水的滤纸片;接种后3小时内,对接种植株进行自来水喷雾30分钟,在侵染关键期制造良好环境;接种后30~90天,用游标卡尺调查各接种部位的最大瘤径、接种位点上下两端茎粗、计算瘤径比,根据瘤径比评价材料的根癌病抗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桃及其近缘种植物的根癌病抗性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待评价材料茎粗5~15mm一年生枝条,用锋利的裁纸刀在茎部从上向下刻8~10mm长、5~8mm宽、深及木质部的伤口,在伤口内平行切面夹入1~2片蘸有109 cfu·mL-1致病农杆菌菌液的圆滤纸片,然后用封口膜在刻伤上部缠裹,将刻伤复位,每株接种5个位点,若在同一枝条上接种,接种位点间距20mm以上,接种对照为蘸有无菌水的滤纸片;接种后3小时内,对接种植株进行自来水喷雾30分钟,在侵染关键期制造良好环境;接种后30~90天,用游标卡尺调查各接种部位的最大瘤径、接种位点上下两端茎粗、计算瘤径比,根据瘤径比评价材料的根癌病抗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桃及其近缘种植物的根癌病抗性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具体步骤为:(1)待测材料准备:在田间嫁接或栽培待测试桃及其近缘种材料,如在温室鉴定可栽植在适当容积的花盆中,进行土、肥、水及病虫害防治与管理,利用自然条件或温室光温条件让其快速生长至满足接种条件;(2)根癌农杆菌菌液的培养与标准带菌滤纸片的制备:将农杆菌致病菌株接种于YEB液体培养基中,28℃下,200 rpm/min摇床培养约16h,培养好的菌液在5000 rpm/min条件下离心10分钟,用含0.01%吐温20的灭菌蒸馏水重悬,并调整浓度为1×109cfu·mL-1;将直径5mm的灭菌滤纸片呈单片分散放置在培养皿中,在培养皿中倒入农杆菌菌液浸没滤纸片5分钟,然后用胶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卫郝峰鸽王力荣朱更瑞方伟超陈昌文曹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