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金镇专利>正文

兼具滚动及手摇运动的健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0279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兼具滚动及手摇运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该健身器包括二壳体、一中盘、二握持件及一中轴,其中,各壳体对称状分设于该中盘两侧,握持件具有一长形握杆,且各握持件分别设于各壳体外部,中轴枢穿中盘,其两端分别与各握持件轴接,壳体及中盘以中轴为轴旋动;该中盘偏心设置二可使壳体对合而成球状主体的质心偏离其球心的配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单一健身器满足多种不同运动健身的需求,不仅可降低使用者添购健身器的费用,且降低健身器所占用的收纳空间,提高健身器使用及收纳的方便性。(*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健身的辅助器具,特别是一种兼具滚动及手摇运动的健身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一种可辅助进行伏地挺身运动的滚动健身器,其主要系于一杆体中段处轴枢一滚轮,使用者双手可分别持握于该杆体两端,而利用该滚轮得于地面滚转作动,借以辅助伏地挺身运动的遂行,而达到锻链腹肌的目的;另有一种手摇式运动器,其公开揭示台湾专利公告第494776号专利案,此等手摇式运动器主要系于一环状转盘内缘枢设一环体,据使该转盘得与该环体相对旋转作动,该环体内缘固接一握持杆,且该转盘于中空内部容设一荷重轮,使用者可手持该握持杆摇动作画圈转动路径,此时,该转盘受画圈摇动而转动,进而达到锻链手臂肌肉的运动效果。前述两种不同的已知健身器材,其使用方式及运动目的均不相同,使用者依据不同运动健身的需求分别选购,而置备多种健身器材不但所费不赀,且往往造成收纳空间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兼具滚动及手摇运动的健身器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解决了其技术问题一种兼具滚动及手摇运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该健身器包括二壳体、一中盘、二握持件及一中轴,其中,各壳体对称状分设于该中盘两侧,握持件具有一长形握杆,且各握持件分别设于各壳体外部,中轴枢穿中盘,其两端分别与各握持件轴接,壳体及中盘以中轴为轴旋动;该中盘偏心设置二可使壳体对合而成球状主体的质心偏离其球心的配重块。本技术以单一健身器满足多种不同运动健身的需求,不仅可降低使用者添购健身器的费用,且降低健身器所占用的收纳空间,提高健身器使用及收纳的方便性。附图说明图1系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系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系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系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壳体与中盘衔接处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中各元件代表符号说明壳体(10)嵌槽(12)嵌钩(14)中盘(20)套管(22)支持肋(23)内环缘(24) 凹穴(242) 连接部(25)外环缘(26) 握持件(30) 握杆(32)接盘(34)螺栓(36)中轴(40)配重块(50) 滚动环(60) 护边(62)抵持部(64) 控制器(70)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主要包含二壳体(10)、一中盘(20)、二握持件(30)及一中轴(40),其中,该壳体(10)系由可透光材料制得的半球状壳体,该各壳体(10)对称状分设于该中盘(20)两侧,该壳体(10)外缘中央部份分别形成一盘状嵌槽(12),该握持件(30)系由一长形握杆(32)一端形成一接盘(34)所构成,该各握持件(30)分别设于该各壳体(10)外部,该接盘(34)枢嵌于相对的该嵌槽(12),该中盘(20)轴心部份形成一套管(22),该套管(22)两端延伸于该中盘(20)两侧,该中轴(40)轴枢设于该套管(22),其两端分别延伸轴入该握持件(30),且该握持件(30)以螺栓(36)与该中轴(40)固定相接,据以定位该握持件(30),使壳体(10)及中盘(20)以中轴(40)为轴旋动连接。另外,该中盘(20)偏心设置二配重块(50),各配重块(50)分别位于该中盘(20)两侧邻近外缘处,据使该各壳体(10)对合而成球状主体的质心偏离其球心,以供遂行画圈运动以锻链手臂肌肉。再者,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该中盘(20)於外周形成一内环缘(24),该中盘(20)内的套管(22)与该内环缘(24)间设有复数片辐射状支持肋(23),据以撑持强化该内环缘(24),该内环缘(24)外周面於中轴处形成一环状凹穴(242),该中盘(20)的内环缘(24)外部对称状设有二外环缘(26),该各外环缘(26)分别以环状的连接部(25)与该内环缘(24)一体连接,且该各连接部(25)分别与该凹穴(242)两侧相邻,该壳体(10)缘边凸设复数个嵌钩(14),该嵌钩(14)穿过该连接部(25),并与该外环缘(26)相对扣钩,以供结合该中盘(20)与该壳体(10);该中盘(20)外套一滚动环(60),该滚动环(60)两侧分别向内弯延形成环状护边(62)与该各外环缘(26)的外侧邻靠,该滚动环(60)于环状内缘两两成对地凸设数对抵持部(64),成对的该各抵持部(64)彼此对称并分别延伸进入该凹穴(242),以供防护该中盘(20)。另,本技术可进一步于前述该各握杆(32)中任选一握杆嵌设一电子控制器(70),该控制器(70)具有一显示幕(72)及数个按钮(74),以借由该控制器(70)的电子电路设计,计算并显示运动次数,并可在该壳体(10)及该中盘(20)作动时产生声光效果,供提高运动健身的趣味性。本技术使用时,使用者双手可分别持握于该各握杆(32),并使该滚动环(60)于平面(如地面)上往复滚动,此时,该壳体(10)及该中盘(20)即据该中轴(40)为轴心旋转,以供辅助伏地挺身运动的遂行,而达到锻链腹肌的目的,使用者亦可以双手分别持握该各握杆(32),而后双手同步画圈摇动,此时,由于该配重块(50)的设置,使得健身器据该中轴(40)为轴心旋转,进而达到锻链手臂肌肉的运动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兼具滚动及手摇运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该健身器包括二壳体、一中盘、二握持件及一中轴,其中,各壳体对称状分设于该中盘两侧,握持件具有一长形握杆,且各握持件分别设于各壳体外部,中轴枢穿中盘,其两端分别与各握持件轴接,壳体及中盘以中轴为轴旋动;该中盘偏心设置二可使壳体对合而成球状主体的质心偏离其球心的配重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滚动及手摇运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中盘的外周形成一内环缘,该内环缘外部对称状设有二外环缘,该各外环缘分别以环状的连接部与内环缘一体连接,壳体缘边凸设复数个嵌钩,该嵌钩穿过连接部,并与该外环缘相对扣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滚动及手摇运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该中盘外套一滚动环,该滚动环两侧分别向内弯延形成环状护边并与各外环缘外侧邻靠,该滚动环在环状内缘凸设抵持部与内环缘相抵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滚动及手摇运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该内环缘外周面的中轴处形成一环状凹穴,且该抵持部延伸进入该凹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滚动及手摇运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中盘内的套管与内环缘间辐射状设有复数片以撑持强化内环缘的辐射状支持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滚动及手摇运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中盘于轴心形成一可供中轴轴枢穿套的套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滚动及手摇运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握持件以螺栓与中轴固定相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滚动及手摇运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外缘中央部份形成一盘状嵌槽,该握持件握杆的一端形成一接盘,且该接盘枢嵌于该嵌槽。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滚动及手摇运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壳体系由可透光材料制得的半球状壳体。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滚动及手摇运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一握杆设有一可计算、显示运动次数,并产生声光效果,以提高运动健身趣味性的控制器。专利摘要一种兼具滚动及手摇运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该健身器包括二壳体、一中盘、二握持件及一中轴,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兼具滚动及手摇运动的健身器,其特征在于:该健身器包括二壳体、一中盘、二握持件及一中轴,其中,各壳体对称状分设于该中盘两侧,握持件具有一长形握杆,且各握持件分别设于各壳体外部,中轴枢穿中盘,其两端分别与各握持件轴接,壳体及中盘以中轴为轴旋动;该中盘偏心设置二可使壳体对合而成球状主体的质心偏离其球心的配重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金镇
申请(专利权)人:黄金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