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詹陆郎专利>正文

游泳蛙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0134 阅读:4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游泳器材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适于手部使用的游泳蛙掌。该蛙掌适于人手形状设计,主要由掌心部、手指穿戴部及连接不同手指穿戴部之间的薄膜体构成,手指穿戴部由掌心部的前侧朝外延伸成型,而掌心部后端设有可束缚手腕的固定部,在相邻手指穿戴部之间的夹角根部成型为薄膜结构。该蛙掌的结构简单,配带使用方便,成本低,符合人体功学,配带手上可增加手部拨动水的面积,提高摆手时所得的反作用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推进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游泳器材
,特指一种适于手部使用的游泳蛙掌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游泳时需要利用摆动双脚或双手以获得反作用力来推动身体前行。以蛙泳为例,游泳者需要不断做双脚收缩和踢出的循环动作,而且当踢脚的反作用力大于收腿的反作用力时,则该推进效果会更好。由此,在实际游泳中出现利用蛙鞋来辅助游泳的情况,蛙鞋穿在脚上可增加脚部拨水的面积,提高踢脚的反作用力,也就增加推进效果。然而单纯脚部配有蛙鞋来游泳,多少还是有点不足,如能在手部上再配有类似蛙鞋一样的辅助器材,效果也许会更好,这也正是游泳者渴望获得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合手部配带的游泳蛙掌。本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带及使用方便,符合人体功学的游泳蛙掌。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之蛙掌适于人手形状设计,主要由掌心部、手指穿戴部及连接不同手指穿戴部之间的薄膜体构成,手指穿戴部由掌心部的前侧朝外延伸成型,而掌心部后端设有可束缚手腕的固定部;在相邻手指穿戴部之间的夹角根部成型为薄膜结构,手指穿戴部上设有供手指穿设的拱形环扣。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掌心部后端的固定部为带体结构,包括一子带体和一母带体,两带体均有一端与掌心部连为一体,在子带体的活动端上设有扣齿,而母带体的活动端上设有扣孔与扣齿扣合。本技术通过有效地结构设计,制作出符合人体功学的游泳蛙掌,以便于配带手上,增加手部拨动水的面积,提高摆手时所得的反作用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推进效果。本技术再一优点在于该蛙掌的结构简单,配带使用方便,成本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手指穿戴部的局部结构图;附图3为与图1所示之实例成对的另一蛙掌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见图1、2所示,本技术之蛙掌1适于人手形状设计,呈扁平片体,主要由掌心部11、手指穿戴部12及连接不同手指穿戴部12之间的薄膜体13构成。手指穿戴部12由掌心部11的前侧朝外延伸成型,其上设有供手指穿设的拱形环扣121;而掌心部11后端设有可束缚手腕的固定部14。在相邻手指穿戴部12之间的夹角根部成型为薄膜结构15,薄膜结构15及薄膜体13相对于掌心部11及手指穿戴部12更为柔软,以利于手指的活动。掌心部11后端的固定部14为带体结构,包括一子带体141和一母带体142,两带体均有一端与掌心部11连为一体,在子带体141的活动端上设有扣齿1411,而母带体142的活动端上设有扣孔1421与扣齿1411扣合。使用时,手指对应蛙掌1上相应之手指穿戴部12穿设,拱形环扣121套扣手指起到固定连接作用,而薄膜结构15及薄膜体13为柔软体,因而手指依然可灵活动作,避免手指被僵化,也就提高安全性。手指穿戴后,再将固定部14的子带体141和母带体142圈围手腕并互扣,即子带体141活动端上的扣齿1411扣接于母带体142活动端上的扣孔1421,形成一环套,从而将蛙掌1与手部连接一起。子带体141活动端上有距离不一扣齿1411,由此可形成大小不一的环套,使用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合不同手径要求。在游泳时,蛙掌1增加手部拨动水的面积,提高摆手时所得的反作用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推进效果,配合蛙鞋使用,增加游泳的速度及乐趣。图3所示为与图1所示之实例成对的另一蛙掌的示意图,两者形成左右手配套,图中之结构与图1一致,只是为左右对称设计而已,该蛙掌1同样由掌心部11、手指穿戴部12及连接不同手指穿戴部12之间的薄膜体13构成。手指穿戴部12由掌心部11的前侧朝外延伸成型,其上设有供手指穿设的拱形环扣121;而掌心部11后端设有可束缚手腕的固定部14。在相邻手指穿戴部12之间的夹角根部成型为薄膜结构15,薄膜结构15及薄膜体13相对于掌心部11及手指穿戴部12更为柔软,以利于手指的活动。其使用及功能与上述一致,在此也就不再一一赘述。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游泳蛙掌,其特征在于该蛙掌(1)适于人手形状设计,主要由掌心部(11)、手指穿戴部(12)及连接不同手指穿戴部(12)之间的薄膜体(13)构成,手指穿戴部(12)由掌心部(11)的前侧朝外延伸成型,而掌心部(11)后端设有可束缚手腕的固定部(14);在相邻手指穿戴部(12)之间的夹角根部成型为薄膜结构(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泳蛙掌,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穿戴部(12)上设有供手指穿设的拱形环扣(1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泳蛙掌,其特征在于所述掌心部(11)后端的固定部(14)为带体结构,包括一子带体(141)和一母带体(142),两带体均有一端与掌心部(11)连为一体,在子带体(141)的活动端上设有扣齿(1411),而母带体(142)的活动端上设有扣孔(1421)与扣齿(1411)扣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游泳器材
,特指一种适于手部使用的游泳蛙掌。该蛙掌适于人手形状设计,主要由掌心部、手指穿戴部及连接不同手指穿戴部之间的薄膜体构成,手指穿戴部由掌心部的前侧朝外延伸成型,而掌心部后端设有可束缚手腕的固定部,在相邻手指穿戴部之间的夹角根部成型为薄膜结构。该蛙掌的结构简单,配带使用方便,成本低,符合人体功学,配带手上可增加手部拨动水的面积,提高摆手时所得的反作用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推进效果。文档编号A63B31/04GK2827456SQ20052006287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5日专利技术者陈保荣, 詹陆郎 申请人:詹陆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游泳蛙掌,其特征在于:该蛙掌(1)适于人手形状设计,主要由掌心部(11)、手指穿戴部(12)及连接不同手指穿戴部(12)之间的薄膜体(13)构成,手指穿戴部(12)由掌心部(11)的前侧朝外延伸成型,而掌心部(11)后端设有可束缚手腕的固定部(14);在相邻手指穿戴部(12)之间的夹角根部成型为薄膜结构(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保荣詹陆郎
申请(专利权)人:詹陆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