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定武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痛风的内服草药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898403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5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痛风的内服草药,它是由13味草药按比例组成,其中,洋姜、蒲儿根、草玉梅、小春花和岩下青为君药,具有清热解毒、舒筋活血的作用,屏风草、金钗股、俞藤和铁牛钻石为臣药,具有消炎截疟、祛风除湿和清浊消肿的功效;虎舌兰、软骨过山龙和巴山藤为佐药,具有润肺祛痰、利尿通淋的作用;角花胡颓子为使药,具有行气通络的作用;烧酒具有提升药效与引药入病灶的作用;最后组成一剂具有行滞化瘀、消肿祛湿和清浊利尿的药剂,从而达到治疗由血热瘀浊湿滞留于关节内所引起痛风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廉、标本兼治、治愈率高、无激素、无药物依赖和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民间草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内服草药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这些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善,患痛风的人群也在不断升高,起初一般以第一跖趾关节肿痛为多见,也有的以踝关节或者其他受过伤的手脚关节出现发肿烫痛的症状。一旦确诊为痛风,如果采用西医药治疗后一般都要终身治疗。西医药起初见效很快,若不控制饮食,一个月后就要复发,然后经常要服用药物来降尿酸,到后期会并发其它病症,对患者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如果采用药膏外敷,可是现在流通的膏药主要以风湿和风寒型为主,反有加重痛苦之例。祖国医学把痛风归纳为痹证范畴,或叫“虎咬风”,属于热性风湿中的一种,通俗地说就是患者体内的血热、瘀湿滞留所致(唇舌都淤红),哪儿流血不畅且活动量大或有伤情就在哪儿发作。本人根据家传验方的治疗经验,把民间草药给患者内服,然后使之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和消肿利尿,从而减轻痛苦和治疗病源所在,并取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在患痛风的病人有医保,首先都到医院用西医药治疗了,可是,为了发掘民间传统医药文化和利用原生植物资源,传承经验,使“简”“便”“验”“廉”的民间技艺来服务于社会,本人决定公开这种家传治疗痛风的草药组方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是一种治疗痛风的内服草药及其使用方法,通过选择最适合的草药及其比例,以达到治疗痛风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痛风的内服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分量的草药组成:洋姜30克,蒲儿根20克,草玉梅20克,小春花15克,金钗股15克,屏风草15克,铁牛钻石15克,岩下青15克,俞藤15克,角花胡颓子根15克,虎舌兰15克,软骨过山龙10克,巴山藤10克。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的内服草药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草药组方及其制备工序:(1)每天称取洋姜30克、蒲儿根和草玉梅各20克、小春花、金钗股、屏风草、铁牛钻石、
岩下青、俞藤、角花胡颓子根和虎舌兰各15克、软骨过山龙和巴山藤各10克一起于砂锅内,加水1200克,浸泡30分钟后再煎,烧沸后再加入烧酒5-10克,随后用文火烧半小时,然后倒500克药液出来;(2)往制备工序(1)所剩下的药渣内加水900克,直接烧开后再加入烧酒5-10克,随后用文火烧半小时,然后倒500克药液出来,最后把两次的药液混合,并分作3次于一天内服完,即为一种治疗痛风的内服药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上述草药组方和制备工序可知,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药物是由13味草药按比例组成,其中,洋姜、蒲儿根、草玉梅、小春花和岩下青为君药,具有清热解毒、舒筋活血的作用,屏风草、金钗股、俞藤和铁牛钻石为臣药,具有消炎截疟、祛风除湿和清浊消肿的功效;虎舌兰、软骨过山龙和巴山藤为佐药,具有润肺祛痰、利尿通淋的作用(起到防止痛风石和嘌呤物的积淀);角花胡颓子为使药,具有行气通络的作用;烧酒作药引子具有提升药效与引药入病灶的作用;最后组成一剂具有行滞化瘀、消肿祛湿和清浊利尿的药剂,从而达到治疗由血热瘀浊湿滞留于关节内所引起痛风的效果。在使用中,上述各种物药的分量为1天的使用量;在治疗中,如果患者为初发期,连续内服5-7天就愈,然后再巩固5天就痊愈,此后控制饮食就可;如果患者为继发性者,而且平时靠打针来控制的,连续内服5-7天后可控制或减少肿痛与降低尿酸,然后继续巩固10天后可愈,防止复发,以后每月陆续内服3-5剂来凉血、化瘀和清湿浊。近几年,在治疗的75位痛风患者中,单独采用本药剂内服治愈(2年内无复发)者达42人,内服结合外敷(天灸)药物而治愈者达25人,另8人为好转但没有控制饮酒饮食而复发。可见,本专利技术为纯天然植物药,具有成本低廉、标本兼治、治愈率高、无激素、无药物依赖和无毒副作用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在实施例1:一种治疗痛风的内服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分量的草药组成:洋姜30克,蒲儿根20克,草玉梅20克,小春花15克,金钗股15克,屏风草15克,铁牛钻石15克,岩下青15克,俞藤15克,角花胡颓子根15克,虎舌兰15克,软骨过山龙10克,巴山藤10克。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的内服草药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草药组方及其制备工序:(1)每天称取洋姜30克、蒲儿根和草玉梅各20克、小春花、金钗股、屏风草、铁牛钻石、岩下青、俞藤、角花胡颓子根和虎舌兰各15克、软骨过山龙和巴山藤各10克一起于砂锅内,加水1200克,浸泡30分钟后再煎,烧沸后再加入烧酒5-10克,随后用文火烧半小时,然后倒500克药液出来;(2)往制备工序(1)所剩下的药渣内加水900克,直接烧开后再加入烧酒5-10克,随后用文火烧半小时,然后倒500克药液出来,最后把两次的药液混合,并分作3次于一天内服完,即为一种治疗痛风的内服药剂。在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的内服草药及其使用方法,其中所组成的药物分析如下:(1)洋姜,又叫菊芋或或鬼子姜,为菊科向日葵属植物,味甘、微苦,性凉,具有清热凉血、消肿利尿和滋阴健脾的功效,用于治疗热病、肠热出血、跌打损伤、骨折肿痛;民间常于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和风湿病等。(2)蒲儿根,又名矮千里光、猫耳朵,味辛、苦,性凉、有小毒,具有活血解毒、清热凉血的功效;用于痈疖肿毒、疮疡、疮毒化脓和金疮等。(3)草玉梅,为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又名土黄芩,味苦,性凉,具有解毒止痢、舒筋活血的功效;用于治疗痢疾、疮疖痈毒和跌打损伤等。(4)小春花,又名散血叶、破天云等,味甘、苦,性凉、微寒,具有清热解毒、平肝熄风、止咳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惊搐、肺热咳嗽、咳血、百日咳、癫狂、痫疾、疮疡肿毒、痨疬、毒蛇咬伤和目赤火眼等;民间还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和风湿骨痛等。(5)金钗股,又名树葱、大树葱、钗子股等,味苦,性平,具有清热解毒、截疟和催吐的功效,用于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恶性疟疾、中耳炎、骨折等。(6)屏风草,又名蓝花地丁、小黄芩,味苦、微辛,性凉,具有消炎退热、解毒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痈疽肿毒、疥疮、体癣和手足癣等。(7)铁牛钻石,又叫铁牛入石、石钻子等,味辛,性温,具有祛风活血、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关节炎、腰痛和慢性咳喘等。(8)岩下青,又名坑兰,味辛、苦,性温,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消肿和解毒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跌打肿痛和毒蛇咬伤等;民间用于治疗乳腺增生、乳腺炎、淋巴结和毒疮等。(9)俞藤,又名粉叶爬山虎,为葡萄科爬山虎属植物,俞藤其根和茎具有破淤血、消肿毒、清凉利尿和驱风除湿的功效;用于治疗无名肿毒、风湿劳伤和关节疼痛等;民间用于治
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与疔疮肿毒等。(10)角花胡颓子,又叫羊母奶子,味微苦、涩,性温,其根皮具有祛风通络、行气止痛和消肿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河豚中毒、狂犬咬伤和跌打肿痛。(11)虎舌兰,味甘、味辛,性平,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和润肺祛痰的功效;民间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咳血,痈肿毒疮、漆疮、跌打肿痛和热性风湿关节炎(痛风)等。(12)软骨过山龙,又名二叶木通、老虎须(详见《全国中草药汇编》第2820条,而网络上称:别名“三叶木通”,可能为误传,其图片也为误载),味苦、辛,性寒,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痛风的内服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分量的草药组成:洋姜30克,蒲儿根20克,草玉梅20克,小春花15克,金钗股15克,屏风草15克,铁牛钻石15克,岩下青15克,俞藤15克,角花胡颓子根15克,虎舌兰15克,软骨过山龙10克,巴山藤10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痛风的内服草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分量的草药组成:洋姜30克,蒲儿根20克,草玉梅20克,小春花15克,金钗股15克,屏风草15克,铁牛钻石15克,岩下青15克,俞藤15克,角花胡颓子根15克,虎舌兰15克,软骨过山龙10克,巴山藤10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的内服草药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草药组方及其制备工序:(1)每天称取洋姜30克、蒲儿根和草玉梅各20克、小春花、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定武
申请(专利权)人:邱定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