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对练模拟训练人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8200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拳击训练设备。它主要由头部、颈部、胸架、连接臂与胸架的心轴回转机构、上臂、前臂、腰横底板、底座、装在底座上的自导向滚轮和电磁铁、连接腰横底板与底座的支柱、连接胸架与腰横底板的柔件连接件、置于腰部的弹簧、置底座下面的移动装置、控制器和电子测量显示仪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训练运动员捕捉打击目标的灵敏度和击中目标的成功率,提高运动员拳击的力度和身体各部位的专项力,并可监测训练情况。(*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拳击训练设备。在以往的拳击训练中,常采用运动员与运动员对练。运动员在训练中不能达到比赛时的对抗力,对提高运动员的专项力效果小,且对练运动员容易受伤。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拳击对练模拟训练人体,它可以训练运动员捕捉打击目标的灵敏度和击中目标的成功率,提高运动员拳击的力度和身体各部位的专项力,并可监测运动员的训练情况。本技术所述的拳击对练模拟训练人体包括由头部(1)、颈部(2)、胸架(3)、连接臂与胸架的心轴回转机构(4)、上臂(5)、前臂(6)、腰横底板(7)、底座(8)、装在底座上的自导向滚轮(9)和电磁铁(10)、连接腰横底板与底座的支柱(47)、连接胸架与腰横底板的柔性连接件(11)、置于胸架与腰横底板间的弹簧(12)组成的身架,包在身架外面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保护层,由安装在底座下面的导槽(13)、位移滚轮(14)、油缸(15)及其控制器组成的移动机构和由指示灯(16)及其控制电路、压力传感器(17)和电子测量显示仪组成的显示部分。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了看清结构,在图中保护层未画出)。图1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的拳击对练模拟训练人体装配图。头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拳击对练模拟训练人体,由头部(1)、胸架(3)、腰横底板(7)、连接胸架与腰横底板的柔性连接件(11)和置于胸架和腰横底板间的弹簧(12)构成,其特征在于:1)颈部(2)由上端与头部相连,下端与胸架相连的弹簧构成;2)连接臂与胸 架的心轴回转机构(4)由转向轴(19)、转向轴床(20)、定位弹簧(21)、定位钢球(22)、螺钉(33)、(34)、螺母(35)和垫片(26)组成;3)连接件(27)一端与转向轴过渡配合,并用销钉(28)卡紧,另一端与上臂固定联接;4 )上臂(5)由钢套和固定在钢套里的油缸(29)、活塞杆(29)和与活塞杆固定联接的齿条(31)组成;5)前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拳击对练模拟训练人体,由头部(1)、胸架(3)、腰横底板(7)、连接胸架与腰横底板的柔性连接件(11)和置于胸架和腰横底板间的弹簧(12)构成,其特征在于:1)颈部(2)由上端与头部相连,下端与胸架相连的弹簧构成;2)连接臂与胸架的心轴回转机构(4)由转向轴(19)、转向轴床(20)、定位弹簧(21)、定位钢球(22)、螺钉(33)、(34)、螺母(35)和垫片(26)组成;3)连接件(27)一端与转向轴过渡配合,并用销钉(28)卡紧,另一端与上臂固定联接;4)上臂(5)由钢套和固定在钢套里的油缸(29)、活塞杆(29)和与活塞杆固定联接的齿条(31)组成;5)前臂(6)由钢套制成,上臂与前臂用轴(34)相连,半齿轮(35)固定在轴上,半齿轮、轴、前臂连成一体;6)在连接腰横底板(7)与底座(8)的支柱上设有高度调节螺母(36);7)底座(8)的圆周上均布有三个自导向滚轮(9)和三个定位电磁铁(10);8)在底座下面设有三条导槽(13),相邻两导槽间夹角为120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东城区实用技术研究所开发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