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锻炼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8182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极拳锻炼器械。属体育器械技术领域。该太极拳辅助锻炼器械包括含有支柱的支架和一装设于支柱上的下列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转盘中至少一种转盘,其中第一转盘大致与地面垂直,第二转盘每两个相互平行且大致与地面平行,第三转盘每两个相互不平行且夹角朝向地面,和第四转盘与地面大致呈45度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帮助太极拳爱好者和学习者辅助练习拳路。(*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极拳锻炼器械                          
本技术涉及一种健身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太极拳锻炼器械。                          
技术介绍
太极拳是我国具有独特运动形式要求的拳术。练太极拳既可练武,又能健身养生。学练太极拳的过程中,有人喜欢先花较少的时间把整套太极拳学一遍,然后再跟着老师或拳友一起锻炼。结果乖谬成型,错误的动作很难纠正。为了较快地取得治病、健身的效果,有人建议太极拳应从单式学习开始,学习一式练习一式。尤其对于身体较弱或有疾病的人学习太极拳,一开始更应练第一、第二两式,重在练习用意运气,有一定效果时,再练单式。学过几个单式并练得达到要求之后,可将几个单式串联起来练。学好第一路的各单式并初步达到要求后,可将其串联成套路练习。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相应的辅助器械可以帮助太极拳爱好者和学习者辅助学习太极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可以帮助太极拳爱好者和学习者辅助学习太极拳的器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太极拳辅助锻炼器械,它包括由两个支柱和连接于两个支柱之间的架杆组成的支架,和一装设于支柱上的下列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转盘中至少一种转盘,其中第一转盘大致与地面垂直,第二转盘每两个相互平行且大致与地面平行,第三转盘每两个相互不平行且夹角朝向地面,和第四转盘与地面大致呈45度夹角。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转盘上形成有若干突起。该支架可包括有底座,该支架也可以部分伸入并固定于地面。其中,该支柱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支柱,该转盘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转盘,该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转盘本别连设于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支柱上。该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转盘大致等距间隔排布于-S形的曲-->线上。该器械还包括可放置于地面上并与各转盘对应的若干踏板。利用本技术的太极拳辅助器械,练习者练习时可以将双手放在转盘上旋转,转盘不同的方向设置刚好对应相应的太极拳招式。如此,使用不同的转盘操练,可以学习和练习不同的太极拳招式。本技术的各转盘还可以以一定的顺序排布于-S形的曲线上。如此,练习者可以借助该辅助器械,将几个招式串联起来练。放置于地面上并与各转盘对应的若干踏板也可以引导练习者学习太极拳的各种步法,演练部分或全套套路。                          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示意图;图2为图1支架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太极拳辅助锻炼器械主要包括支架和支架上的转盘。如图1所示,该辅助锻炼器械的支架包括两个立柱(1)和连接两个立柱(1)之间的水平架杆(2)。该支架可以通过立柱(1)直接埋入地面固定。在该支架的水平架杆(2)上固定有第一支柱(3)和连设于第一支柱(3)的第一转盘(4),第二支柱(5)和连设于第二支柱(5)的两个第二转盘(4),两个第三支柱(6)和分别连设于该第三支柱的两个第三转盘(7),和一第四支柱(8)和一连设于第四支柱(8)的第四转盘(9)。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转盘(4)、(10)、(7)、(9)可相对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支柱(3)、(5)、(6)、(8)旋转。其中,第一转盘(4)大致与地面垂直,即其与地面垂直面的夹角为0-30°。第二转盘(10)每两个相互平行且大致与地面平行,第三转盘(7)每两个相互不平行且夹角朝向地面,第四转盘(9)与地面大致呈45度夹角。该转盘与相应的太极拳招式相对应,例如其中第一转盘(4)与太极拳的起式相对应;第二转盘(10)与左右野马分鬃相对应;第三转盘(7)与白鹤亮翅相对应;第四转盘(9)与左右搂膝拗步相对应等等。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转盘(4)、(10)、(7)、(9)上形成有若干突起,以利于练习者用手按持转动该转盘。-->该转盘一般选用ABS塑料制成。为了提高附着力,可以在ABS塑料原料中结合一些添加剂、助剂等。这样可以使转盘表面形成的漆膜光亮、坚硬耐磨,并具有较好的耐水性,也使本技术的太极拳辅助锻炼器械更适于户外放置。如图2所示,该支架的水平架杆(11)大致为S形。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转盘等距离地间隔排布于该S形的曲线上。且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转盘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为帮助太极拳练习者练习太极拳,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转盘可按顺序排布与水平架杆(11)上。如此设计,可以帮助太极拳练习者练习太极拳在该器械的辅助下完成几个单式的组合套路。或者根据一定的顺序排布相应的转盘可以辅助练习者完成整个太极拳套路。在使用本技术的器械锻炼时,练习者只需脚踏踏板,双手按在相应的转盘上转动,按照套路进行变换使用相应的踏板和转盘即可完成相应的太极拳动作或套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极拳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两个支柱和连接于两个支柱之间的架杆组成的支架和装设于支柱上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转盘中至少一种转盘,其中第一转盘大致与地面垂直,第二转盘每两个相互平行且大致与地面平行,第三转盘每两个相互不平行且夹角朝向地面,和第四转盘与地面大致呈45度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极拳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两个支柱和连接于两个支柱之间的架杆组成的支架和装设于支柱上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转盘中至少一种转盘,其中第一转盘大致与地面垂直,第二转盘每两个相互平行且大致与地面平行,第三转盘每两个相互不平行且夹角朝向地面,和第四转盘与地面大致呈45度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极拳锻炼器械,其特征在于该支柱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支柱,该转盘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转盘,该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萍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