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构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外墙水平缝的构造。
技术介绍
施工缝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先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墙应留水平缝,梁、板的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留施工缝。在常见的建筑墙体上,在上墙体与下墙体之间留有水平缝时,考虑到防水和温差变形等问题,需要对水平缝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密封,既要起到防止渗水的作用,又要保证平衡温差变形。常见的建筑外墙水平缝结构不合理,在水平缝中的填充物风化后,雨水会从水平缝中进入室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水平缝的构造,本技术设置有向上的凸起B,凸起B的设置起到了阻隔雨水进入室内的作用,而且该水平缝在施工操作时简单方便。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外墙水平缝的构造,包括上墙体与下墙体,所述上墙体靠近外侧一端设置有凸起A,所述下墙体中部设置有凸起B,所述上墙体与下墙体之间的缝隙,在靠近墙体内侧填充有水泥砂浆,在上墙体与下墙体缝隙
的外侧设置有密封胶。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墙体、下墙体的外侧设置有外墙涂层。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墙体与下墙体之间缝隙,在室外一侧设置有密封条。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条上设置有倒刺部,倒刺部镶嵌在密封胶内。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外墙水平缝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墙体(6)与下墙体(2),所述上墙体(6)靠近外侧一端设置有凸起A(7),所述下墙体(2)中部设置有凸起B(8),所述上墙体(6)与下墙体(2)之间的缝隙,在靠近墙体内侧填充有水泥砂浆(5),在上墙体(6)与下墙体(2)缝隙的外侧设置有密封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水平缝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墙体(6)与下墙体(2),所述上墙体(6)靠近外侧一端设置有凸起A(7),所述下墙体(2)中部设置有凸起B(8),所述上墙体(6)与下墙体(2)之间的缝隙,在靠近墙体内侧填充有水泥砂浆(5),在上墙体(6)与下墙体(2)缝隙的外侧设置有密封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